A | A | A

第46章 君赞臣护与暗流涌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五月初二的清晨,天刚亮,岳镇虏就派人带着边境奏报,快马赶往京城。他骑的是一匹黑马,马鬃是黑色的,尾巴有点乱 —— 是因为赶路太急,没来得及梳理。岳镇虏穿着件熟铁做的皮甲,甲片上沾着点沙砾,是从威远到京城的路上沾的,腰间系着条青色的玉带,玉质不算上等,上面有个小瑕疵(一个黑点),是他去年冬天跟瓦剌探子交手时,被马镫磕的,他平时很在意,经常用布擦,却还是没擦掉。

斥候怀里揣着边境的奏报,奏报是岳镇虏亲笔写的,用的是上等的宣纸,折得整齐,外面裹着层油纸,防止被露水打湿。奏报上详细记着一个月来的边境防务和征兵秦翎情况:“弘宣五年西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威远城西门及流民安置点共募新兵一万,其中农家子弟六千三百人(含会耕种者三百人)、退伍军属一千两百人(含懂军纪者两百人)、流民两千五百人(含会手艺者三百五十人),均通过背景审查与体能测试,无一人有不良前科;现新兵己编入各营,与原有九千老兵混编(每队五老五新),每日训练体能、军纪、基础战术,后勤保障充足(冬衣己缝好一万套,剩余一万套五月初十前完成;每日伙食按标准供应,无一人饿肚子),士兵士气高昂,均愿为大明守边……”

经过近七天的快马赶路,斥候终于到了京城,首奔紫禁城的御书房。御书房的门是朱漆的,上面钉着铜钉,闪着光。门口的侍卫见是岳镇虏,连忙放行 —— 他们都认识这位宣大总督,知道他是皇帝信任的将领。

御书房里,皇帝正坐在紫檀木做的桌子前,看着奏折,桌子上铺着黄色的绒布,旁边有个端砚,里面还有点墨。李德全站在皇帝身边,穿着蓝色的太监服饰,上面绣着龙纹(西品太监的服饰),手里拿着个拂尘,低着头,不敢出声。

“陛下,宣大的边境奏报到!” 侍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皇帝放下奏折,笑着说:“让他进来。”

斥候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臣带来了威远参将秦翎的征兵奏报,特来呈给陛下!”

“快呈上来!” 皇帝的声音带着期待。

斥候连忙从怀里取出奏报,双手递给李德全,李德全又转呈给皇帝。皇帝翻开奏报,仔细看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看到 “一月募兵一万,军纪严明,后勤充足” 的字句时,忍不住笑出声:“朕就知道秦翎没让朕失望!一个月就能募齐新兵,还把后勤安排得这么妥当,连流民的手艺都用上了,宣大的防务,朕总算能放心了!”

李德全连忙躬身道:“陛下慧眼识珠,秦参将确实是栋梁之才。之前朝堂上还有人说秦参将年轻(才二十二岁),担不起统兵两万的重任,如今看来,这些人都是瞎操心 —— 秦参将不仅会造军械、会打仗,还会征兵、会管后勤,是个全才!”

皇帝点头,放下奏报,当即下旨:“赏秦翎纹银千两,锦缎十匹(江南织造局新造的,颜色鲜艳);令工部于六月底前,调炼钢、造火药原料 —— 先调大同甲级铁矿二十五万斤、山西焦炭八万斤。剩余铁矿22万斤,焦炭8万斤于八月底前到达。还需硫磺五千斤、硝石两万斤。赶赴威远城,支援军械工坊;另,秦翎所需军饷、粮草,从宣大总督府库中优先拨付,若库中不足,可从内库调取,不得延误!李德全,把这道旨意拟好,用印,尽快送到威远!”

“奴才遵旨!” 李德全连忙应道,拿着皇帝的手谕,快步去拟旨。

旨意传到威远时,秦翎正在新兵营巡视,看着新兵们练劈砍。传旨的太监骑着快马,从京城赶来,手里拿着明黄的圣旨,声音洪亮:“威远参将秦翎接旨!”

秦翎连忙带着新兵们跪下,双手捧接圣旨。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威远参将秦翎,募兵有功,治军严明,赏纹银千两、锦缎十匹;工部于6月底前调炼钢、造火药原料赴威远,军饷粮草优先拨付,内库补足。望秦翎再接再厉,早日练成精锐,固守宣大,不负朕望!钦此!”

“臣秦翎,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翎磕了三个头,声音洪亮。

他接过圣旨,看着上面的赏赐,心里很是感激 —— 皇帝不仅信任他,还为他调来了工匠和原料,这样的支持,让他更有信心守住宣大,更有信心打赢瓦剌人。

可这份信任和赏赐,却让有些人红了眼,心里像揣了根刺,坐立不安。这个人就是中路参军杨柏青,宣德年间的老臣,在边军服役二十多年,从百户升到参军,自认为资历深、战功多(宣德三年跟瓦剌打仗时,曾斩杀一名瓦剌小旗),却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参将受重视 —— 皇帝不仅给秦翎升了官,还赏银赏锦缎,连军饷粮草都优先拨付,而自己这几年连个赏赐都没得到,心里早就憋着股气。

得知秦翎受赏、工部还要调工匠支援威远,杨柏青更是不满,觉得秦翎抢了自己的风头,还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他暗中让人在威远城周边散布谣言,说 “秦翎苛待老兵,把好的粮草、军械都给新兵,老兵们只能吃掺沙子的小米,穿破甲”“秦翎招募流民当兵,是想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图谋不轨”“秦翎造军械是假,想贪污银子是真”。

这些谣言像野草似的,很快就在威远城周边的村落和军营里传开了。有几个老兵听信了谣言,去找秦翎要说法,秦翎耐心解释,还带他们去粮仓看 —— 粮仓里的小米都是新磨的,没有掺沙子;去军械库看 —— 老兵的甲胄都在修缮,新兵的甲胄还没造好,根本不存在 “苛待老兵”;昑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去工坊看 —— 白糖都用来造火药了,账目清晰,没有私吞。老兵们知道自己被谣言骗了,连忙向秦翎道歉,还主动去澄清谣言。

可杨柏青还不死心,更过分的是,他让人截留了送往威远的粮草。五月初五,岳镇虏从大同调给威远的五千石小米,在路过中路参军辖区(大同中卫)时,被杨柏青的人拦下了。带队的百户叫赵刚,是岳镇虏的亲兵,他上前理论:“这是给威远新兵的粮草,秦参将等着用,你们凭什么拦着?”

杨柏青的亲信却冷笑:“杨参军说了,中路辖区也缺粮,这五千石小米得留两千石应急,剩下的三千石再给威远 —— 什么时候给,得看我们参军的意思!”

赵刚气得脸色发白,却不敢动手 —— 杨柏青是参军,比他官大,只能快马赶回威远,向岳镇虏禀报。

岳镇虏得知消息时,正在总兵府看军械工坊的进度报表 —— 报表上写着 “钢甲己造三千套,钢刀己造五千把,五月底可完成两万套甲、三万把刀”。他看着报表,正高兴,听到赵刚的禀报,顿时怒了,“啪” 地一拍桌子,木桌的裂缝又大了些,桌上的茶杯都晃了晃,差点掉下来。“杨柏青这个老东西!竟敢截留威远的粮草!秦参将在威远征兵、造军械,是为了守住宣大,他却在背后搞小动作,是想让瓦剌人打进威远吗?是想通敌叛国吗?”

岳镇虏当即让人备马,带着五百名亲兵,快马赶往中路参军府。亲兵们都穿着重甲,手里握着长枪,军容肃穆。

杨柏青的参军府设在大同中卫城内,府门是朱漆的,却有些斑驳,露出里面的木头,门口的石狮子是汉白玉做的,上面有绿苔,因为很少打扫。府里的侍卫见岳镇虏带着亲兵来,个个都很紧张,却不敢拦 —— 岳镇虏是宣大总督,比杨柏青官大,他们惹不起。

岳镇虏首接闯进正厅,正厅的桌子是红木做的,上面铺着红色的桌布,桌布有个洞,是被老鼠咬的。杨柏青正坐在椅子上喝茶,手里拿着本兵书(《孙子兵法》),一副悠闲的样子,见岳镇虏进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连忙起身:“总督大人,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派人说一声就是,何必亲自跑一趟?是不是威远那边有什么事?”

“何必?” 岳镇虏的声音像打雷似的,震得正厅的窗户纸都晃了晃。他从怀里掏出赵刚带来的粮草清单,扔在杨柏青面前,清单落在地上,发出 “哗啦” 的声。“你敢截留送往威远的粮草!秦参将在威远有一万新兵,每天要吃多少粮食,你知道吗?你把粮草扣下,是想让新兵们饿肚子吗?是想让威远的防务崩溃吗?你可知这是通敌叛国的罪名!”

杨柏青的脸瞬间白了,像纸一样,他连忙捡起清单,手都在抖,清单上的字迹都看不清楚了。“总督大人,误会!都是误会!” 杨柏青的声音带着颤抖,“末将只是觉得中路辖区也缺粮,最近有几个村落闹粮荒,想留些应急,绝没有别的意思,更不敢通敌叛国!”

“误会?” 岳镇虏冷笑,眼神锐利得像刀,“你散布谣言说秦参将苛待老兵、图谋不轨,也是误会?杨柏青,我告诉你,秦参将是陛下亲自提拔的,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再敢有半点小动作,我就奏请陛下,撤了你的参军之职,把你押回京城问罪,让你尝尝通敌叛国的下场!”

杨柏青吓得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碰到地面,发出 “咚” 的一声,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不敢喊。他连连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声音带着哭腔:“末将不敢!末将再也不敢了!截留的粮草,末将这就让人送往威远,一刻都不耽误!谣言也会让人澄清,绝不让它再传!求总督大人饶了末将这一次,末将再也不敢了!”

岳镇虏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冷哼一声:“饶你可以,但你得记住,宣大的防务,不是你争权夺利的地方!你要是再敢跟秦参将作对,再敢耽误军务,朕绝不轻饶!”

他让人把杨柏青扶起来,又让人去粮仓押粮草 —— 两千石小米,一袋都不能少,必须全部送往威远。杨柏青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去粮仓调粮,还让人去周边村落澄清谣言,说 “秦参将善待老兵,招募流民是为了守边,绝无图谋不轨之心”。

岳镇虏亲自押着粮草,往威远赶。粮草车是木制的,上面盖着帆布,帆布是灰色的,上面印着 “宣大总督府” 的字样,很醒目。车夫是个中年男人,穿着粗布衣服,脸上沾着灰尘,他赶车的时候,手里拿着鞭子,却不打马,只是吆喝几声 —— 马是棕色的,很健壮,拉着粮草车很稳,知道这是给新兵的粮食,不能耽误。

秦翎得知岳镇虏为自己弹压杨柏青、还亲自押来粮草时,正和工匠们在工坊里看炼钢。工坊里很热,熔炉里的钢水是红色的,冒着热气,像一团跳动的火。工匠们穿着粗布衣服,戴着草帽,防止被火星烫到。王铁匠拿着铁钳,夹着钢坯,放进熔炉里,钢坯碰到钢水,发出 “滋啦” 的声音,火星溅出来,落在地上,很快冷却,变成黑色的小颗粒。

秦翎连忙迎出工坊,见岳镇虏风尘仆仆的,皮甲上还沾着沙砾,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精神,心里很是感激:“总督大人,您为了末将,竟亲自跑一趟大同中卫,还押着粮草回来,末将实在过意不去 —— 这点小事,末将自己处理就好,不敢劳烦大人。”

岳镇虏拍了拍秦翎的肩膀,笑着说:“贤弟说的哪里话!咱们都是为了守住宣大,为了陛下,为了大明的百姓,这点事算什么?杨柏青那老东西,就是资历深了,忘了自己的本分,觉得谁都不如他,朕替你教训他,也是应该的 —— 不然他还以为宣大没人能治得了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