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酱的误会澄清后,江晚晚家的院门几乎天天有人来——不是张婆婆来问“虾酱发酵好了没”,就是李大叔探头探脑“晚丫头,下次做虾酱能不能叫上我,我帮你捣鱼虾”。村民们尝过虾酱炒野菜的鲜,再吃自家寡淡的咸鱼粥,总觉得少了点滋味,对虾酱的期待越来越高。
江晚晚干脆多做了几罐虾酱,还试着用海边捡的新鲜牡蛎,熬制起了蚝油——把牡蛎洗净下锅,加少量水慢慢熬煮,撇去浮沫,熬到汤汁浓稠,再加盐调味,最后过滤装罐。熬好的蚝油呈深褐色,闻着有浓郁的海鲜鲜气,比虾酱更醇厚,拌菜、拌面都合适。
“晚丫头,这就是你说的蚝油?”张婆婆拿着个空陶罐来换虾酱,看到桌上的蚝油罐,好奇地问。
江晚晚舀了一勺蚝油,拌进刚煮好的野菜里,递过去:“婆婆您尝尝,这个比虾酱更鲜,拌粥特别香。”
张婆婆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哎哟!这味儿绝了!比我年轻时吃的鱼露还鲜!晚丫头,我不用虾酱了,给我换一罐蚝油成不?我家里还有半袋去年的小米,都给你!”
消息传得飞快,没过两天,来换虾酱和蚝油的村民排起了队。江晚晚早有准备,在院角摆了张木桌,桌上放着笔墨(用炭笔代替)和一张粗糙的麻纸,记录着谁用什么换了多少——张婆婆用半袋小米换了一罐蚝油,李大叔用一把磨钝的旧锄头换了两罐虾酱,村里的木匠用几块松木换了一罐虾酱和一罐蚝油……
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多,江晚晚把换来的粮食分类装在陶罐里,足够小队吃上好一阵子;换来的旧工具,陆北辰能打磨翻新,继续用;最实用的是松木——渔村多的是渔船,木材却不算富裕,这些松木正好能用来修缮房屋。
“这些木材够加固门框和窗框了。”陆北辰把换来的松木搬到院角,用尺子(用竹片自制的)量着尺寸,声音平淡却带着条理,“再做个简易的灶台,以后做饭更方便。”
他从不说多余的话,却总能把事情安排得妥帖。当天傍晚,等江晚晚和小鱼洗漱完,就见陆北辰己经拿起斧头,在院角劈起了木柴——他要趁着天还没黑,把松木劈成合适的木料,明天一早就动工修房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灵泉空间:荒年俏厨娘种田忙》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江晚晚端了碗温水走过去,递到他手里:“歇会儿再劈吧,天黑了伤到手。”
陆北辰接过碗,仰头喝了一口,黑眸在暮色里映着微弱的天光,看向她时,多了几分柔和:“尽快修好,下雨不会漏。”
他没说“你和小鱼不用淋雨”,却把所有的关心都藏在行动里——之前修缮屋顶只是临时补救,这次他要彻底加固门框,给窗户装上木栏,再在屋里搭个能放杂物的架子,让这个“家”更像样。
小鱼也凑过来,踮着脚尖想帮陆北辰递木柴,却够不着,只能抱着一根小木条,放在他脚边:“叔叔,这个给你!”
陆北辰低头看着小鱼认真的模样,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轻轻“嗯”了一声,把小木条放在一边——等修完房子,他还要给小鱼做个小矮桌,让她能在桌上写字(江晚晚教她认简单的字)。
夜色渐深,江晚晚坐在屋门口,看着陆北辰劈柴的身影——他动作利落,每一次挥斧都精准有力,木屑在月光下轻轻飘落。她想起穿越过来的日子,从最初的颠沛流离,到现在有了安稳的小院,有能依靠的人,心里满是踏实。
“姐姐,叔叔真好。”小鱼靠在江晚晚怀里,小声说,“他会一首和我们在一起吗?”
江晚晚摸了摸她的头,看向陆北辰的方向,轻声道:“会的,我们会一首在一起。”
陆北辰似乎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劈柴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朝她们看了一眼,黑眸里满是坚定——他或许不记得自己是谁,却清楚地知道,他要守着这两个人,守着这个家。
第二天一早,陆北辰就动工了。他先用木楔加固了松动的门框,又给窗户装上了细木栏,防止夜里有小动物闯进来;中午休息时,他还在屋角搭了个小小的杂物架,把江晚晚换来的粮食和工具整齐地放上去。
江晚晚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心里暖暖的——陆北辰从不说“我为你做什么”,却用最实在的行动,把这个简陋的茅草屋,一点点变成了真正的“家”。而虾酱和蚝油带来的物物交换,不仅解决了生存的急需,更让他们在渔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X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