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陈慕飞心中的紧迫感却与日俱增。周文沛的提醒言犹在耳,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仅靠护商队的武力威慑和码头的一亩三分地,还远不足以在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稳住船舵。他需要更快的资本积累,更需要一双能穿透迷雾的眼睛。
这一日,他在翻阅秦墨儒整理来的各地商情简报时,目光被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吸引:“近日,东洋‘磷寸’倾销日盛,价廉而易引火,本地土制火镰、火石生意大受影响。”
磷寸?火柴?陈慕飞心中猛地一动。
这个时代,取火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仍是件麻烦事。火镰、火石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受潮天气几乎无法使用。洋火的出现,无疑是革命性的。但其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虽比早期有所下降,对底层民众来说仍是稍显奢侈的舶来品。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为何不自己办一个火柴厂?
他知道火柴制造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原料是木材、硫磺、氯酸钾或赤磷,此时安全火柴技术己出现,但普及不广和玻璃粉。重庆本地有丰富的木材和硫磺资源,关键的技术在于药头的配方和机械化生产。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火柴是绝对的日用必需品,市场需求巨大且稳定,一旦形成规模,简首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更重要的是,这能将陈家的产业从传统的航运、土产贸易,导向更具潜力和主动性的近代工业。
他没有立刻声张,而是私下找来秦墨儒。
“秦先生,您见识广博,可知这‘磷寸’制作,难在何处?若我等自行设厂制造,可行性几何?”陈慕飞开门见山。
秦墨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沉吟道:“少爷竟对此物有兴趣?老夫略知一二。此物原理不难,难在配方精确,以及能实现量产之机械。听闻上海、天津等地,己有华人尝试设厂,但多因技术不精、成本高昂,难与洋货竞争。且其中涉及易燃之物,安全亦是大事。”
“技术可以摸索,机械可以仿制甚至改进。”陈慕飞目光坚定,“关键在于,此事若成,利润丰厚,更能夺洋人之利,于国于民,亦非坏事。我想请先生暗中留意,能否寻访到通晓此道的人才,无论是曾在外洋工厂做过工的,还是对化学、机械有所研习的,皆可。待遇从优。”
秦墨儒看着陈慕飞眼中闪烁的光芒,心知这位少爷又要有大动作了。他捋须点头:“少爷既有此雄心,老夫定当尽力寻访。只是此事需隐秘进行,不宜过早泄露,以免引来觊觎。”
“先生所言极是。”陈慕飞深以为然。
就在陈慕飞暗中筹划火柴厂的同时,另一件关乎未来安危的大事也提上了日程。
那日与赵奎商议护商队后续训练时,陈慕飞状似无意地问道:“赵奎,如今码头上,乃至这重庆城内,三教九流的消息,你通过手下的兄弟,能听到多少?”
赵奎想了想,道:“回少爷,码头上力夫、船工来往,消息还算灵通,市井间的传闻也能听到一些。但再往深了,比如官老爷府里的动静,或者那些洋行、大商号内部的勾当,就难了。”
陈慕飞点点头,这和他预料的差不多。赵奎的渠道,更多是底层和江湖层面,对于上层和核心圈子的情报,几乎无能为力。
“光靠耳朵听,不够。”陈慕飞缓缓道,“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专门负责打探消息。不仅仅是市井流言,更要紧的是官场的动向、洋行的意图、其他商号的谋划,甚至……那些潜伏着的,诸如‘哥老会’等会党的活动。”
赵奎倒吸一口凉气,他明白陈慕飞的意思了。这是要建立一个秘密的情报网络!这可比护商队要敏感和危险得多。
“少爷,这……这可是犯忌讳的事……”赵奎有些犹豫。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乱世将至,信息比黄金更珍贵。”陈慕飞目光深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不想害人,但也不能被人所害。这件事,必须做,而且要做得隐秘。”
他看着赵奎:“你手下,或者你认识的人里,有没有那种机灵、可靠、嘴巴严,而且善于察言观色、与人打交道的?不一定非要能打,但要足够聪明。”
赵奎沉思良久,眼睛一亮:“倒是有一个人选。有个叫‘小泥鳅’的,原是个在茶馆跑堂的,后来因为机灵,被一个说书先生收做徒弟,帮着打理些杂事。此人年纪不大,但极会来事,三教九流都能搭上话,消息特别灵通,而且滑不溜手,从不惹祸上身。就是……出身低微,也没甚武力。”
“就是他了!”陈慕飞一拍桌子,“要的就是这种善于钻营、不引人注目的。你去找他,不要声张,就说我这边有个差事,需要个伶俐人帮忙打听些市面上的消息,待遇优厚。先看看他的本事和心性。”
“是,少爷!”赵奎领命而去。
数日后,赵奎带着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身材瘦小、眼睛却滴溜溜乱转透着股精明劲的少年来到陈慕飞面前。这便是“小泥鳅”,本名吕哲。
陈慕飞没有在他面前暴露真实意图,只是随意问了些市面上的物价、最近茶馆里流传的趣闻轶事,以及他对几家大商号掌柜的看法。
吕哲对答如流,不仅信息准确,还能说出些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虽然浅显,却显示出不错的洞察力。尤其让陈慕飞注意的是,他提到怡和洋行的钱买办最近常去城西一家新开的“百花楼”喝花酒,似乎与某个山西票号的掌柜过从甚密。
这条信息看似平常,却让陈慕飞心中一动。钱仲安与票号的人密切接触,是为了资金周转,还是另有图谋?
“你很不错。”陈慕飞满意地点点头,取出一锭五两的银子递给吕哲,“这是给你的赏钱。往后,你不必再做其他营生,每月到我这里领一份例钱,专门负责替我打听些我感兴趣的消息。具体要打听什么,我会让赵头告诉你。记住,嘴巴要严,做事要巧,不该问的别问。”
吕哲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又惊又喜,连忙跪下磕头:“谢少爷赏识!小泥鳅……不,吕哲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负少爷所托!”
看着吕哲千恩万谢地跟着赵奎离开,陈慕飞知道,他编织暗网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吕哲就是第一根线头,未来,这张网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一边是能带来巨额利润和产业升级的“金母鸡”,一边是能洞察先机、防患于未然的“暗网”,陈慕飞的双线布局悄然展开。
他站在码头上,看着眼前熙攘的景象,心中却己飞向了更远的未来。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只是明面上的刀光剑影,更是财力、智力与情报的全方位博弈。
这1891年的夏天,重庆城闷热难当,而陈慕飞的心中,却燃烧着比烈日更炽热的野火。他的目光,己经越过了川江,投向了那风云激荡的广阔天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XKS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