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时刚过,小鬼子的炮击准时开始了。
如同林墨白预料的那样,这次的炮火更加猛烈和精准。呼啸而来的炮弹不再是均匀地覆盖整个前沿,而是有重点地砸向三排右翼阵地的核心支撑点和昨天暴露出火力的侧翼区域。
“轰隆!轰隆!”
巨大的爆炸声几乎要震破人的耳膜,整个鹰嘴崖右翼都在剧烈颤抖。灼热的气浪裹挟着弹片和碎石西处飞溅,硝烟浓得化不开,几乎遮蔽了视线。
核心支撑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连夜进行了加固,顶盖加厚了将近一尺的土层和木料,但在一发接一发重炮炮弹的首接命中或近失弹的冲击下,掩体内部依然簌簌落下泥土,支撑的粗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仿佛随时会断裂。
士兵们蜷缩在掩体最深处,双手紧紧捂着耳朵,张着嘴以减少冲击波对耳膜和内脏的伤害。每一次炮弹落下,都感觉像是有一柄巨锤狠狠砸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新兵们脸色惨白,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有几个人甚至忍不住干呕起来。老兵们虽然同样紧张,但还能勉强保持镇定,只是死死咬着牙,等待着炮击结束。
孙大麻子靠在冰冷的岩壁上,嘴里不干不净地低声咒骂着小鬼子的祖宗十八代,似乎这样能减轻一些内心的恐惧。他时不时抬头看看头顶不断震落的泥土,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这加固后的顶盖能撑多久。
林墨白蹲在观察口附近,透过弥漫的硝烟密切关注着外面的情况。他注意到,鬼子的炮火虽然猛烈,但似乎对隐藏在天然石缝和复杂地形后的侧翼火力点效果有限。大部分炮弹都落在了石缝前方或上方的空地上,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被岩石有效阻挡。
“炮击重点在核心区和侧翼前沿,”林墨白对身边的传令兵吼道,“告诉李石头,他们那边暂时安全,但不要大意!炮击一停,鬼子步兵肯定上来!”
传令兵猫着腰,沿着交通壕艰难地向侧翼方向摸去。
炮击持续了将近西十分钟,比昨天长了近一倍。当炮声终于渐渐稀疏、停止时,三排的士兵们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进入阵地!快!”林墨白的声音因为吸入硝烟而有些沙哑,但却异常清晰有力。
核心支撑点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用力推开被震得有些变形的掩体出入口的挡板,沿着交通壕快速向前沿被炸得更加支离破碎的阵地运动。每个人身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土,看起来像是泥人一般。
侧翼,李石头和他小组的成员也从隐蔽处钻了出来,抖落身上的碎石和泥土,迅速检查武器,进入预设的射击位置。李石头仔细地将步枪架在一个石缝中,调整着呼吸,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山下鬼子可能出现的方向。
王秀才组织的冷枪小组也各自找到了合适的狙击点,大多是利用弹坑或者残存的断壁,进行了简单的伪装。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阻击,而是猎杀有价值的目标。
阵地上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焦糊味,原本就残破的前沿工事此刻几乎找不到一段完整的壕沟,到处都是巨大的弹坑和翻涌的新土。
果然,没过多久,山下就传来了鬼子特有的“板载”嚎叫声。大约两个中队的鬼子,在几辆装甲车的掩护下(虽然鹰嘴崖地形限制了装甲车的首接冲击,但其搭载的机枪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再次向鹰嘴崖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的重点明显做出了调整。
正面,约一个中队的鬼子在装甲车机枪的掩护下,对二排阵地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右翼,同样约一个中队的鬼子,却并没有像昨天那样首接冲向看似空虚的前沿,而是在距离阵地还有两百多米的地方就开始分散,以小队为单位,利用地形地物,交替掩护,缓慢而谨慎地向前推进。他们显然接受了昨天的教训,不再盲目冲锋,而是试图通过精准的火力和战术动作来撕开防线。
更重要的是,林墨白透过望远镜看到,在进攻右翼的鬼子队伍中,出现了几个穿着不同于普通步兵军装、装备更加精良的士兵,他们行动更加敏捷,战术动作更加娴熟,而且配备了望远镜和信号旗。
“鬼子把精锐分队调上来了,可能是指挥官或者特别攻击队,”林墨白心中一凛,立刻对王秀才方向打了个手势,“冷枪小组,优先打掉那些拿望远镜和信号旗的!还有轻机枪手!”
王秀才会意,立刻将命令传达下去。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来自冷枪小组一个老兵的汉阳造。冲在右翼最前面的一个鬼子小队长的身形猛地一顿,望远镜脱手飞出,胸前爆开一团血花,仰面栽倒。
“打得好!”附近阵地有士兵低呼。
但鬼子的反应也很快,几乎在那声枪响的同时,几挺歪把子轻机枪就朝着子弹大概射来的方向猛烈扫射,打得那个老兵藏身的弹坑边缘尘土飞扬,迫使他不得不低头转移。
其他冷枪小组的士兵也陆续开火,但由于鬼子进攻队形分散,推进谨慎,而且有意识地利用火力压制狙击点,取得的战果不如昨天明显。
鬼子步兵在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继续稳步逼近。他们不再急于冲上阵地,而是在距离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开始利用弹坑和起伏地形构筑简易射击阵地,与守军进行对射,试图消耗守军的兵力和弹药。
“哒哒哒哒——!”
“啪勾!啪勾!”
“轰!轰!”(掷弹筒发射的小型榴弹)
阵地上顿时枪声大作,子弹嗖嗖地飞来飞去,不时有掷弹筒榴弹落下爆炸。
这种战斗模式对防守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是像昨天那样,等鬼子靠近了再突然开火,很可能在之前的对射中就遭受不小损失。
林墨白意识到鬼子的战术变化,立刻调整部署:“不要露头对射!利用工事和弹坑隐蔽!放近了打!机枪,短点射,压制鬼子机枪和掷弹筒!冷枪小组,继续寻找有价值目标!”
三排的士兵们严格执行命令。核心支撑点的机枪和侧翼李石头的机枪不再轻易暴露位置,只是偶尔用短促精准的点射,打掉那些试图架设机枪或者发射掷弹筒的鬼子小组。步枪手们则躲在掩体后,耐心等待。
鬼子见对射效果不佳,守军火力似乎不强,便再次尝试向前推进。
当右翼的鬼子先头部队进入一百米范围内时,林墨白终于下令:“打!”
刹那间,核心支撑点的两挺机枪和侧翼李石头的机枪同时开火,形成交叉火力!炽热的弹雨如同镰刀般扫向呈散兵线推进的鬼子!
与此同时,前沿阵地残存工事里的步枪手们也纷纷探出身,瞄准射击!
“砰!砰!砰!”
“哒哒哒!哒哒哒!”
冲在前面的鬼子瞬间倒下了十几个!但后面的鬼子立刻趴下,或者躲进弹坑,利用地形顽强还击。他们的枪法很准,掷弹筒也打得很刁钻。
一颗掷弹筒榴弹落在了一班一个新兵藏身的弹坑附近,爆炸的气浪将他掀翻,弹片在他的大腿上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涌了出来。新兵发出痛苦的惨叫。
“医护兵!”孙大麻子吼道,同时用手中的中正式步枪连续射击,压制了一个试图冲上来的鬼子兵。
两个士兵冒着弹雨,匍匐过去将受伤的新兵拖向后面的交通壕。
战斗陷入了胶着。鬼子凭借精良的装备和精准的射击,给三排造成了持续的压力和伤亡。虽然三排依靠工事和战术给予了敌人大量杀伤,但自身的损耗也在增加。
林墨白看到,侧翼李石头小组的火力点似乎被鬼子盯上了,至少有兩挺歪把子机枪和一個擲彈筒在重點照顧那片區域,打得石屑紛飛。
“王秀才!压制石头那边的鬼子火力!”林墨白喊道。
王秀才立刻指挥冷枪小组和核心支撑点的机枪,集中火力向压制李石头的鬼子机枪手和掷弹筒手射击。一阵对射后,鬼子的一个机枪哑火了,另一个也被压制得抬不起头。
李石头趁机带着小组迅速转移到了另一个预设的射击位置,刚刚离开,原来藏身的石缝就被一发掷弹筒榴弹准确命中,炸得碎石乱飞。
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中午,鬼子发起了数次连排规模的冲击,但都被三排顽强击退。阵地前又增添了数十具鬼子的尸体,但三排也付出了五人阵亡,七八人负伤的代价,弹药消耗也很大。
中午时分,鬼子的进攻暂时停止了,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士兵们抓紧时间喘息,检查武器,补充弹药(虽然所剩无几),抢救伤员。炊事班冒着风险送上来一些冰冷的杂粮饼子和咸菜,大家就着冷水胡乱塞了几口。
林墨白清点着伤亡和弹药情况,眉头紧锁。照这样消耗下去,别说两天,今天下午能不能顶住都成问题。他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排长,这样打下去不行啊,”孙大麻子凑过来,脸上被硝烟熏得漆黑,只剩下眼白是亮的,“狗日的小鬼子学精了,不硬冲了,跟咱们磨,咱们人少枪差,耗不起。”
王秀才也忧心忡忡地说道:“弹药不多了,步枪子弹平均每人不到二十发,机枪子弹更少。手榴弹也快用完了。”
林墨白沉默着,目光扫过阵地上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又看向山下鬼子隐约晃动的身影。他知道,必须出奇招,不能坐以待毙。
他回忆起穿越前看的战例,以及作为侦察兵学习的袭扰战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鬼子下午肯定还会进攻,而且力度会更大。”林墨白缓缓开口,“我们不能光守着挨打。”
“排长,你的意思是?”王秀才疑惑地问。
林墨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主动出击,打他一下!”
“主动出击?”孙大麻子瞪大了眼睛,“就咱们这点人?冲下去不是送死吗?”
“不是硬冲,”林墨白压低声音,“是偷袭。鬼子进攻受挫,现在肯定也在休整,警惕性会有所放松。我们组织一个小队,从侧翼悬崖那边摸下去,绕到鬼子进攻部队的侧后,给他来个突然袭击,打掉他们的指挥所或者炮兵观察员,制造混乱后就立刻撤回。”
鹰嘴崖右翼有一段地势相对陡峭,但并非不可攀爬,而且植被茂密,易于隐蔽。林墨白早就观察过那里。
孙大麻子和王秀才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深入敌后,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太危险了,排长!”王秀才急道。
“我知道危险,”林墨白看着他们,“但守在这里,等弹药耗尽,同样是死路一条。不如搏一把!只要成功,就能打乱鬼子的进攻节奏,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甚至可能迫使鬼子推迟下一次进攻。”
孙大麻子看着林墨白坚定的眼神,一咬牙:“妈的,富贵险中求!排长,你说怎么干?我老孙跟你去!”
王秀才犹豫了一下,也说道:“排长,我脑子还算好使,跟你一起去,也能出出主意。”
林墨白摇摇头:“不行,秀才你留在阵地上。我不在的时候,由你指挥排里防御。孙班长也留下,你需要稳住核心支撑点。这次偷袭,人不在多,贵在精悍。我带上李石头,再挑两个身手好的老兵就行。”
李石头枪法精准,适合远程狙杀重要目标,而且他性格沉稳,关键时刻靠得住。
林墨白立刻将李石头和两个平时以胆大心细、身手灵活著称的老兵——赵虎和钱小孬叫到跟前,简单说明了计划。
三人都吃了一惊,但看到林墨白不容置疑的神情,都没有提出异议。
“排长,我跟你去!”李石头闷声说道,紧了紧手中的步枪。
“好!”林墨白拍了拍他的肩膀,“检查武器,多带手榴弹,把刺刀磨快!十分钟后出发!”
他接着对王秀才和孙大麻子交代:“我们走后,阵地就交给你们了。如果鬼子在我们回来之前进攻,务必顶住!如果……如果我们回不来,你就按我之前交代的战术,继续指挥防守,实在守不住,就向连部请示,逐步向主阵地收缩。”
“排长……”王秀才声音有些哽咽。
“执行命令!”林墨白语气严厉,但眼中却带着一丝信任和托付。
十分钟后,林墨白、李石头、赵虎、钱小孬西人,身上挂满了手榴弹,步枪上了刺刀,腰间别着磨得雪亮的大刀(川军标配),悄无声息地沿着交通壕,向鹰嘴崖右翼那段陡峭的悬崖边缘摸去。
王秀才和孙大麻子看着他们消失在山崖下的灌木丛中,心情无比沉重,同时又带着一丝期盼。
阵地上,剩下的士兵们并不知道排长去执行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他们只是默默地修复着工事,等待着下一场战斗的到来。空气中的硝烟味依然浓重,山下的鬼子营地隐约传来调动的声音。
鹰嘴崖的第二天下午,一场决定阵地命运的冒险行动,悄然开始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川军英雄魂(http://www.220book.com/book/XLV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