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己深,长孙府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长孙无忌端坐于案前,却久久没有落笔。他面前的灯芯结了一朵长长的灯花,火光跳动,将他脸上的疲惫与内心深处的挣扎,映照得淋漓尽致。案上摊开的,正是关于侯君集谋逆案的最终卷宗,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眼睛,也烫着他的心。
他想起当年在太原起兵时,那个跟在他身后,一脸稚气却眼神坚毅的年轻人;想起战场上,那个身先士卒、为李家王朝浴血奋战的猛将;想起高昌城下,那个运筹帷幄、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元帅。这些画面,与卷宗上那个“谋逆”的罪名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与痛苦。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长孙瑾端着一盏刚沏好的清茶,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茶叶在滚水中舒展,散发着淡淡的安神香气,却无法驱散这满室的凝重。
“父亲,夜深了,该歇息了。”她将茶杯轻轻放在案边。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着女儿那双清澈得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苦笑了一下:“你是想……为侯君集之事而来吧?”
“是。”长孙瑾没有回避,坦然地点了点头,“父亲因念及侯君集昔日战功,不忍在朝堂上力主处死他,女儿心中明白,也感同身受。毕竟,他曾是父亲的同袍,也是大唐的功臣。”
她先是表达了理解,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静而锐利:“但父亲可曾想过,若陛下今日因侯君集之功而赦免其死罪,日后再有功臣手握重兵,心生异志,陛下当如何处置?国法的威严,又将置于何地?”
她向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国法如堤,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最惧蚁穴。今日陛下因侯君集之功而开一寸豁口,明日便有百个功臣效仿,想凿开一丈的缺口。届时,堤溃岸塌,洪水滔天,我大唐的法度与秩序,将荡然无存。父亲,这绝非危言耸听。”
长孙无忌的眉头紧紧锁起,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情感上的羁绊,让他难以做出决断。
长孙瑾看出了父亲的犹豫,她继续说道:“此次谋逆,牵连甚广,虽己平定,但朝堂之下,暗流依旧。那些太子余党,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此刻都在看,都在等。等陛下的决断。若陛下心软,他们便会心存侥幸,以为谋逆之罪,尚有转圜余地。今日不斩草除根,他日必生祸端!处死侯君集,不仅仅是依法惩治一个罪人,更是向全天下宣告:大唐的国法,不容挑衅!无论你曾立下何等功劳,一旦触犯国本,必遭严惩!这,才能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长孙瑾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精准地敲在长孙无忌内心最矛盾的地方。他沉默了许久,书房里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因疲惫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属于一代贤相的、锐利而坚定的光芒。
“你说得对……”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中,有释然,也有决绝,“为父……险些因一己之私念,误了国事,误了陛下。明日朝会,为父定当力主依法处置,绝不再有半分迟疑!”
看着父亲眼中重新燃起的坚定,长孙瑾心中那块悬了多日的巨石,终于缓缓落地。她知道,父亲终究是以国事为重的贤臣。而这场关于国法与人情的艰难抉择,也让她更加明白,在这权力的巅峰之上,任何一丝软弱,都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她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定,更加理智,才能守护好她所珍视的一切。
作者“爱吃龙虎汤的林默”推荐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