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弦学编竹篮的第三天,终于有了个像样的雏形。竹条在她手里不再调皮,弯弯曲曲地凑成个椭圆的筐,虽然边缘还歪歪扭扭,提手处也磨出了毛边,但在她眼里,这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竹篮。
“三叔公你看!”她举着竹篮跑到老槐树下,篮子里还放着两朵刚摘的白槐花,“能装下映山红了吗?”
三叔公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捋着胡须笑道:“能!再编得密些,别说映山红,装鸡蛋都掉不出来。”
沈清弦立刻跑回院子,搬着小板凳坐在石榴树下,继续跟竹条“较劲”。阳光透过石榴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把绒毛都照得清清楚楚,她却浑然不觉,只盯着手里的竹条,时不时用小剪刀修剪多余的枝桠。
萧景琰端着一碗酸梅汤走过来,放在她手边的石桌上:“歇会儿再编,手都勒红了。”
“快好了!”沈清弦头也不抬,指尖灵活地穿梭在竹条间,“等编完了,我们就去山上摘映山红,谢叔叔说山脚下的己经开了零星几朵。”
萧景琰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想起昨日谢临说的话。谢临清晨去灵山探路,回来时衣襟上别着朵映山红,花瓣带着露水,红得像滴血:“山腰的还没全开,但山脚的能摘一把了,够清弦插瓶的。”
他当时笑着应了,心里却盘算着另一件事——沈清弦前日在沈毅夫妇坟前说,要画一幅“映山红绕望岳亭”,他想等山上的花全盛了,带她去望岳亭住几日,让她安安心心把画完成。
正想着,沈清弦忽然欢呼一声:“编好了!”
她举着竹篮原地转了个圈,竹篮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影子,槐花在里面轻轻摇曳。“爹爹你看,是不是很厉害?”
“厉害。”萧景琰拿起竹篮,用指尖着边缘的毛边,心里软得像浸了蜜,“比爹爹小时候编的强多了。”
“那我们现在去摘映山红吧!”沈清弦拉着他的手就往村口跑,竹篮在她身后一晃一晃,像只快乐的小尾巴。
谢临早己备好了竹杖和水壶,看到他们出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空篮子:“我这也有一个,比比谁摘得多。”
灵山的山路比去年好走了些,沈忠叔带着村民们修了石阶,虽然还是有些陡峭,却不用担心踩滑。沈清弦提着竹篮走在最前面,脚步轻快得像小鹿,时不时弯腰捡起路边的野草莓,红彤彤的,往嘴里一塞,甜得眯起眼睛。
“慢点跑,别摔了。”萧景琰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跟着,目光始终没离开她的背影。
“爹爹你看!”沈清弦忽然停在一片灌木丛前,指着上面的小红花,“是映山红!”
那几朵映山红确实开得早,花瓣薄薄的,像蝉翼,沾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透着光泽。沈清弦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插进竹篮里,又怕碰坏了,特意用槐花垫在下面。
“前面还有更多。”谢临用竹杖拨开挡路的枝条,“绕过这个弯,有片坡地,去年我在那儿看到好多。”
果然,转过弯,眼前就出现一片绯红。不算多,却星星点点地缀在绿树间,像撒了把红玛瑙。沈清弦欢呼着跑过去,蹲下身子,一朵一朵地摘,嘴里还念叨着:“这朵给婆婆,这朵给三叔公,这朵给沈忠叔叔……”
萧景琰和谢临站在一旁看着,手里的篮子也渐渐装满了。山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香,夹杂着映山红的微甜,让人心里敞亮。
“你看她,”谢临忽然低声道,“像不像沈夫人?当年沈夫人也爱摘映山红,说插在瓶里能香半个月。”
萧景琰想起沈毅旧物里的画像,画中的女子眉眼温婉,手里正拿着一束映山红,确实和此刻的清弦有几分神似。他点点头,没说话,只是看着女儿的身影,觉得这山间的风,这枝头的花,都成了温柔的见证。
摘到日头偏西,沈清弦的竹篮己经装不下了,她便把映山红别在发间,插在衣襟上,连竹杖上都缠了几朵,活像个从花里走出来的娃娃。
“够了够了,再摘就拿不动了。”萧景琰笑着帮她理了理被花压歪的辫子。
“可是望岳亭的还没摘呢。”沈清弦仰着小脸,眼睛里满是期待,“三叔公说,望岳亭周围的映山红开得最艳。”
“等过几日,它们全开了,爹爹再带你来。”萧景琰蹲下身,与她平视,“到时候我们在亭子里住下,你慢慢画,好不好?”
沈清弦用力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竹篮里拿出一朵最大的映山红,别在萧景琰的衣襟上:“爹爹也戴一朵,好看。”
映山红的红衬着他月白的长衫,竟有种说不出的温润。谢临在一旁看得首笑:“这要是让京城里的兵看到,怕是要惊掉下巴——谁见过端王爷戴花的样子?”
萧景琰无奈地摇摇头,却没把花摘下来。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落在沈清弦沾着泥土的小手上,落在两人衣襟上的映山红上,温暖得像一幅画。
下山时,沈清弦的脚步慢了些,却依旧提着竹篮不肯松手。萧景琰想帮她提着,她却皱着眉头说:“不行,这是我给大家的礼物,要自己拿。”
谢临走在最后,看着前面相携而行的父女俩,看着那晃悠悠的竹篮和满篮的映山红,忽然觉得,这灵山的春色,因为有了他们,才真正活了过来。
回到沈家村时,暮色己经染红了半边天。沈清弦先跑去给婆婆送花,又挨家挨户地分给村民,最后回到院子里,把剩下的映山红插进窗台上的陶罐里,瞬间让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
晚饭时,老婆婆特意做了映山红炒鸡蛋,粉粉的花瓣混着金黄的鸡蛋,好看又好吃。沈清弦吃了满满一碗,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说:“明天还要去摘映山红。”
“傻孩子,”老婆婆笑着给她夹了块豆腐,“等望岳亭的开了,让你爹爹带你去摘个够。”
萧景琰看着女儿满足的笑脸,心里默默想着:是啊,等望岳亭的映山红全开了,他要带着她,在那里画下最红的花,最暖的光,还有他们父女俩,最安稳的时光。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窗台,照在陶罐里的映山红上,仿佛给花瓣镀上了一层银辉。属于他们的故事,在这灵山的夜色里,继续生长着,像山间的藤蔓,缠绕着温暖,也缠绕着希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家福星高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O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