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兰把那张海关截获的零件清单放在桌上时,曲令颐正用铅笔在笔记本上画缝纫机传动结构。她扫了一眼署名“明珠”的发货单,笔尖顿了顿,随即划掉一个参数,重新计算齿轮回转比。
“翻倍收。”她说,“让马掌柜去办,顺便问问他,有没有渠道进电动机。”
林秀兰没动,“厂子还没捐出去,人先闹起来了。”
曲令颐合上本子,“谁?”
“纺织厂那批女工。王桂芬带头,说你把厂送国家,她们就得喝西北风。”
窗外传来脚步声,杂乱而急促。赵铁柱从门外进来,军装改的工作服沾着灰,手里还拎着半截断绳,“门口围了三十多个,扛着梭子、剪刀,还有人抱着布卷当盾牌,嚷着要讨说法。”
周予墨推了推眼镜,红蓝双色笔在记录本上标出人群可能的聚集点位,“情绪激动,但没过线。她们不是冲你来的,是怕没了饭碗。”
曲令颐站起身,袖口校徽暗纹在光线下闪了一下。她拿起桌上的图纸夹,径首往外走。
科研所铁门前己挤满人。女工们站在石阶下,脸色涨红,有人攥着布条高喊:“机器一换,我们全得滚蛋!”旁边一个瘦脸女人挥着手里的账本:“我干了十二年,连个正式工名都没有,你现在说捐就捐,拿我们当啥了!”
王桂芬站在最前头,粗手指指着办公楼,“曲小姐,你要爱国,咱们敬你。可你也得讲良心,五十多号人,家家等着这活计吃饭!”
曲令颐走到台阶最高处,没说话,先把图纸夹打开,往风里一展。
白纸黑线,一台带皮带轮的缝纫机结构图清晰可见。
底下声音小了些。
“这不是老式脚踏机。”她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楚,“这是电动缝纫机,省力三成,效率翻倍。你们担心失业,是因为只见过一种机器——靠人蹬的。可要是机器能帮人干活,为啥不能留下来?”
有人嘀咕:“说得轻巧,谁教我们用新玩意儿?”
“我教。”她说,“三个月培训,学会操作、保养、简单维修,合格的全部返岗,工资按新标准算。不想干流水线的,可以去技术组学装配,将来修机器、改设计,都算正式编制。”
王桂芬皱眉,“真能行?”
“不信?”曲令颐从夹层抽出另一张纸,“这是第一批学员名单,优先考虑原厂老职工。明天开始报名,考两道题:一道认图纸,一道算布料损耗。不会的,现场教。”
林秀兰走上前,手里拿着登记册,“现在就能填表,提供伙食补贴,孩子上学有托管班,村里协调。”
人群骚动起来。几个年轻女工互相看了看,往前挪了半步。
“那……要是学不会呢?”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小声问。
曲令颐看着她,“学不会不怪你,怪教的人没本事。赵铁柱,你说是不是?”
赵铁柱咧嘴一笑,“我在部队学开坦克,班长说‘人笨不算事,心热才能成’。后来我成了全连唯一能把履带拆了再装回去的兵。”
有人笑了。紧绷的气氛松了一扣。
王桂芬盯着图纸看了好一会儿,忽然伸手,“让我瞧瞧这个‘自动送料’是咋回事。”
曲令颐递过去。她蹲在地上,手指顺着线条走,嘴里念叨:“这边送布,那边针动,不用手推……省劲是省劲,可卡线咋办?”
“加个感应器。”曲令颐蹲下,用铅笔在边上补了个小方块,“线一紧就停,跟拖拉机离合一个道理。”
“那你得给我们配够零件。”王桂芬抬头,“别到时候机器坏了,等半年不来货。”
“零件自己造。”她说,“我己经跟农科院打了招呼,明年上小型冲压机。你们谁有兴趣,还能学模具。”
王桂芬没再说话,慢慢站起身,把图纸还给她。
“我报个名。”她说,“第一个。”
掌声是从后排响起来的。一个扎辫子的姑娘跳着喊:“我也报!我要学修机器!”
登记桌很快支了起来。林秀兰发纸,赵铁柱搬来几条长凳,周予墨默默记下每个人的姓名和特长。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问能不能晚两天来,说要先安顿孙子上学,曲令颐点头,在备注栏写了“延期待定”。
太阳偏西时,人还没散完。曲令颐站在铁门边,挨个回答问题。有人问培训期间有没有补贴,她说有;问机器坏了谁负责,她说责任到人;问将来会不会再裁员,她答:“只要有人想学,工厂就不会关。”
最后只剩王桂芬没走。她从布包里掏出个旧工作证,递给曲令颐。
“这是我第一年进厂发的。”她说,“那时候厂主是你爹,他见了面都不带叫名字,只喊‘三十七号’。你今天站这儿,一句一句答,我没听懂一半,可我知道——你是真想让我们活下去。”
曲令颐接过证件,轻轻放进图纸夹。
远处炊烟升起,风吹着铁门发出轻响。她的耳垂微微发热,像有细流穿过。
周予墨走过来,低声说:“杨书记刚来电话,说公社支持这个培训计划,还愿意出两间教室。”
“挺好。”她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电动机到位时间待定,需催马掌柜。
王桂芬临走前回头问:“曲小姐,以后我们还能叫你老板吗?”
“别叫老板。”她说,“叫老师就行。”
“那不行。”王桂芬摇头,“老师是教书的。你是带我们往前走的人,得换个叫法。”
人群外传来狗剩的声音:“叫厂长啊!她是厂长!”
“不对。”赵铁柱插嘴,“她是造厂的人。叫——创厂人!”
有人跟着喊:“创厂人!创厂人!”
曲令颐没笑,也没推辞,只是把图纸夹了些。
林秀兰小跑过来,手里挥着电报,“青爷那批走私货清点了,轴承型号全对得上,还多了五台首流电机!马掌柜说,对方急着脱手,价格压得很低。”
“全要。”她说,“明天就把合同拟好。”
周予墨看着她,“你不担心里面有诈?”
“诈也是机会。”她转身往回走,“电机到了,培训就能提前启动。”
狗剩追上来,举着一片铜片,“你让我捡的那个东西,我洗好了!”
她接过铜片,对着夕阳看了看。边缘有些磨损,但导电性还在。
“留着。”她说,“下一批传感器,还得用。”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科研女神在五零修拖拉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Q1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