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界碑旁的红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钢铁与炊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1985年的春天,陆建军被调到边境哨所担任副所长。哨所建在海拔三千米的山坳里,西周除了光秃秃的石头,就是贴地生长的红柳。他第一次带着战士们去擦拭界碑时,发现碑旁长着一簇特别粗壮的红柳,根须紧紧扒着石缝,枝干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倔强的生命力。

“这红柳有年头了。”老所长蹲在旁边,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树干,“我刚来的时候它就这么粗,十几年了,风刮雪埋的,愣是没枯死。”

陆建军伸手摸了摸,树皮皴裂得像老父亲陆振国的手掌。他想起父亲回忆录里写的,当年在长津湖,战友们冻僵的手指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就像这红柳,死了也不肯弯下腰。

“所长,这红柳能活这么久,是不是因为扎根深?”一个新兵好奇地问。

“不光是根深,”陆建军接过话头,目光落在界碑上,“还因为它知道自己该站在哪。”

擦拭界碑是个细致活。要用软布蘸着温水一点点擦,不能用劲太猛,怕磨掉上面的字;缝隙里的泥垢得用竹签挑,稍不留神就会戳到石头上的“中国”二字。陆建军蹲在碑前,擦得格外认真,指腹蹭过冰凉的石头,像是在跟什么人对话。

他想起父亲说过,1953年春天,他第一次来这里巡逻,界碑还是块没打磨的粗石,上面的字是用刺刀刻的,歪歪扭扭却力透石背。那时候没有路,他们踩着乱石爬坡,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喝融化的雪水,却没人喊累——因为心里都清楚,这碑往这一站,身后的家就稳了。

“排长,你看这红柳根,都长进碑底的缝里了。”新兵指着红柳的根系,语气里带着惊奇。

陆建军凑过去看,果然,几条粗壮的根须像手臂似的,紧紧抱着界碑的基座,仿佛生怕它被风刮倒。他突然想起母亲林秀兰种的菠菜,无论风沙多大,总能从石缝里钻出来,把根扎得牢牢的。

“这叫守着根。”陆建军说,声音有点哑,“红柳守着界碑,咱守着红柳和界碑,都是一个理。”

从那天起,每次巡逻回来,陆建军都会去看看那簇红柳。下雨时给它培培土,怕雨水冲垮根部;下雪后给它抖抖积雪,怕压断枝干。战士们笑他把红柳当宝贝,他却不恼,说:“这红柳比咱来得早,是哨所的老兵。”

夏天的时候,哨所接到通知,要在界碑旁建一个观测站。施工队来了,说那簇红柳碍事,想挖掉。陆建军急了,跟施工队的人吵了起来:“挖不得!这红柳在这儿长了十几年,比界碑还先扎根!”

“一棵破树,有啥挖不得的?”施工队的领头人不耐烦地挥手,“耽误了工期你负责?”

“我负责!”陆建军梗着脖子,“观测站往旁边挪三米,多费不了多少事,但这红柳不能动。”他指着红柳缠绕界碑的根须,“你们看,它把界碑当成家了,咱不能把它赶出去。”

施工队的人拗不过他,只好把观测站的位置挪了三米。陆建军看着安然无恙的红柳,心里松了口气,就像护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那天晚上,他给家里写信,特意提到了那簇红柳:“妈,界碑旁的红柳跟您种的菠菜一样倔,石缝里都能扎根。爸说的‘心里画界’,我好像从红柳身上看懂了——不是站得多首,是扎得多深。”

林秀兰收到信时,正和陆振国在菜园子里摘黄瓜。陆振国凑过来看信,看到红柳那段,突然笑了:“这小子,比我会琢磨。”他放下手里的黄瓜,蹲在菜园边,看着石缝里钻出来的野草,“你看,不管是人还是草木,想在这戈壁滩上活,就得有股子认死理的劲。”

林秀兰把信折好,放进那个装家书的搪瓷缸里。缸里的军功章闪着光,映着信纸上“红柳”两个字,她突然觉得,这红柳就像陆振国那代人,不声不响,却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守着界,也守着家。

秋天的时候,陆建军回家探亲。他特意带了一张红柳的照片,照片上,红柳的枝干在风中舒展,背景是那块醒目的界碑。

“爸,你看这红柳,”陆建军把照片递过去,“跟您当年守的哨所像不像?”

陆振国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照片,手指在红柳的枝干上着,半天没说话。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眼眶有点红:“像,太像了。我当年在烽火台守着,就像这红柳守着界碑,风里雪里,就认一个地方。”

林秀兰端来刚熬好的小米粥,放在桌上:“你们爷俩,说的都是一个理。”她看着照片,突然想起陆振国刚转业时,总爱在砖房的院子里种红柳,说“这玩意儿皮实,能挡沙”。现在院子里的红柳己经长得比房檐还高,枝繁叶茂的,像个沉默的守护者。

“建建,下次回去,给红柳浇点水。”陆振国把照片还给儿子,语气郑重,“就像给老战友捎瓶酒,心里踏实。”

陆建军点点头,把照片小心地夹进父亲的回忆录里。他知道,父亲说的“老战友”,不只是红柳,还有那些埋在戈壁滩下的、没能回家的英魂。

归队那天,陆振国去送他。站台上,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了句和当年送他去军校时一样的话:“守好岗,别惦记家。”

陆建军立正敬礼:“爸,您放心。”

火车开动时,他看到父亲站在月台上,背有点驼,却像棵红柳似的,站得笔首。阳光照在父亲花白的头发上,闪着银光,像红柳枝头凝结的霜。

回到哨所,陆建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红柳。经过一个秋天的生长,它又抽出了不少新枝,根须在界碑的石缝里扎得更深了。他蹲在红柳旁,从背包里拿出母亲给的一包菜籽——是菠菜籽,母亲说“撒在界碑旁,让它也沾沾家的气”。

他小心地把菜籽撒在红柳周围的土里,浇上些水。看着水珠渗进泥土,他仿佛看到来年春天,这里不仅有红柳的新绿,还会冒出菠菜的嫩芽,像个小小的家,守着界碑,也守着远方的牵挂。

哨所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风刮过红柳枝干的沙沙声。陆建军坐在观测站里,看着界碑旁的红柳在月光下的影子,突然拿起笔,给父亲写了封信:“爸,我好像明白您为啥总写回忆录了。那些牺牲的战友,就像这红柳的根,埋在土里看不见,却撑着咱往上长。我会守好这界碑,守好这红柳,就像您当年守着烽火台一样。”

信寄出去后,陆建军每天都会去红柳旁看看。他知道,不管风沙多大,不管冬天多冷,这红柳都会陪着他,陪着界碑,在这片土地上站下去。就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像无数个守着国、守着家的中国人,把根扎在土里,把心放在家国上,一代代,不挪窝,不后退。

因为他们都知道,界碑在,家就在;红柳在,根就在。而他们,就是那簇红柳,是界碑旁最坚韧的守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