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铁盒里的光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0年的初夏,陆望疆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向院子里的红柳树。苏晓梅跟在后面,看着儿子小手抓住粗糙的树干,咯咯地笑,眼里的温柔像化不开的春水。窗台上的铁盒被阳光晒得发烫,里面装着的,除了陆建军的信,又多了几样新东西——望疆掉的第一颗乳牙,他画的歪歪扭扭的“爸爸”,还有苏晓梅剪下来的一小绺胎发。

“望疆,跟妈妈去给爸爸寄东西喽。”苏晓梅抱起儿子,他的小手还攥着片红柳叶,像攥着个宝贝。包裹里是她新做的虎头鞋,鞋面上绣着个小小的“军”字,针脚比给陆建军织毛衣时更细密了。

去邮局的路上,望疆指着远处的山坳喊:“爸爸!爸爸!”苏晓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里只有连绵的沙丘,却笑着说:“对,爸爸在那边站岗呢,等望疆长大了,爸爸就回来了。”

她知道,这是军属的必修课——用善意的谎言,给孩子心里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就像当年林秀兰对陆建军说“爸爸在修工程,是干正事的”。那些说不出口的牵挂,都藏在虎头鞋的针脚里,藏在铁盒的乳牙旁,藏在孩子一声声稚嫩的“爸爸”里。

陆建军收到包裹时,正在整理哨所的储藏室。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虎头鞋,放在掌心端详,望疆的小脚刚能穿进去,鞋头的虎头被苏晓梅绣得圆滚滚的,透着股憨气。旁边的老所长凑过来看,笑着说:“这手艺,跟你妈有得一拼。”

“她比我妈细心。”陆建军把虎头鞋放进随身的挎包,像揣着个易碎的珍宝。储藏室的角落里,放着他从家里带来的那个旧铁盒,是林秀兰当年给他的,现在里面除了苏晓梅的信,又多了些新物件:巡逻时捡的彩色石子,望疆的百日照,还有片被他压平的红柳叶。

“你这铁盒,快成百宝箱了。”老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年也有个木匣子,装着我媳妇织的围巾,孩子的胎发,后来转业带回家,现在还摆在柜顶上呢。”

陆建军打开铁盒,指尖拂过望疆的照片,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像极了苏晓梅。他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的木箱子里也藏着类似的物件——他的第一幅画,掉的乳牙,还有母亲绣的小荷包。那时候不懂,只觉得父亲每次打开箱子,眼神都格外温柔,现在才明白,那里面装的不是物件,是光阴,是扯不断的牵挂。

巡逻途中,他在界碑旁的红柳树下停住脚步,从铁盒里拿出望疆的照片,放在碑石上。“望疆,你看,这是爸爸守的地方。”他轻声说,仿佛儿子就在身边,“等你长大了,爸爸带你来这里,给你讲红柳的故事,讲爷爷的故事。”

风刮过红柳的枝叶,沙沙作响,像在回应他的话。陆建军从口袋里掏出个新的小铁盒,是他托人在县城买的,和家里的那个一模一样。他把望疆的照片放进去,又塞进片刚摘的红柳叶,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这是给望疆的,等他懂事了,就给他。”他对自己说。

苏晓梅收到陆建军的回信时,望疆正在学说话,指着信上的“爸爸”两个字,含糊地喊:“爸……爸……”信里夹着片红柳叶,比上次寄来的更大更绿,还有陆建军歪歪扭扭的几个字:“望疆的树长高了,爸爸的军功章又多了颗星。”

她把红柳叶夹进陆建军的信里,放进窗台上的铁盒。铁盒己经装得半满,沉甸甸的,像装着整个家的重量。她突然想,等望疆长大了,要把这个铁盒交给她,让他看看,父母的青春,他的童年,都藏在这些细碎的物件里,藏在一封封跨越戈壁的信里。

秋天的时候,林秀兰带着陆振国来看孙子。陆振国的背更驼了,却执意要去哨所看看。“去看看建建守的地方,看看那棵红柳。”他对林秀兰说。

哨所的红柳树下,陆振国拄着拐杖,看着界碑上的字,又看看旁边新冒的幼苗,突然老泪纵横。“跟我当年守的烽火台一样,”他哽咽着说,“就是换了批人守,换了种方式守。”

陆建军扶着父亲,看到他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个更旧的铁盒,上面锈迹斑斑。“这是我当年在朝鲜用的,”陆振国说,“里面有你妈寄的布鞋底子,有二柱子的半块干粮,还有枚没来得及交上去的弹壳。”

三个铁盒并排放在红柳树下,像三代人的光阴在对话。陆振国的铁盒锈迹斑斑,装着硝烟与牺牲;陆建军的铁盒棱角分明,装着巡逻与坚守;苏晓梅的铁盒锃亮如新,装着炊烟与等待。

“这就是传承啊。”林秀兰看着铁盒,突然说,“一辈传一辈,不是传物件,是传念想,传那股子守着的劲儿。”

陆望疆在红柳树下蹒跚学步,小手抓着陆建军的军裤,又去摸陆振国的拐杖,最后抓起片红柳叶,咯咯地笑。阳光透过枝叶照在他脸上,像撒了把金粉。

陆建军抱起儿子,指着三个铁盒说:“望疆,这些都是咱家的宝贝,比军功章还金贵。”望疆似懂非懂,把红柳叶塞进陆建军的口袋,像在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

离开哨所时,陆振国把自己的旧铁盒留给了陆建军。“你比我有福气,”他说,“能看着儿子长大,能守着安稳日子。这铁盒,你替我接着装。”

陆建军把父亲的铁盒放进储藏室,和自己的并排放在一起。他知道,这两个铁盒会像两棵红柳,老的枝干迎着风沙,新的根须扎进土里,在这片土地上,守着过去,也望着将来。

苏晓梅带着望疆回到县城,窗台上的铁盒又多了几样东西:陆振国的旧铁盒照片,红柳树下的全家福,还有望疆在哨所捡的小石子。她看着铁盒,突然觉得,所谓家,就是这样一个个装满光阴的盒子,一代代传下去,把思念酿成酒,把等待熬成糖,在岁月里,越沉越香。

望疆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片红柳叶。苏晓梅把他放在床上,轻轻盖上被子,然后坐在灯下,给陆建军写信。信里没说什么大事,只说望疆会数到十了,院子里的红柳结了种子,她把种子装在小布袋里,等他回来种。

信写完,她放进铁盒,和其他的信挤在一起。铁盒的缝隙里,透出点点微光,像藏着整个戈壁的星光。苏晓梅知道,这些星光会照亮陆建军的巡逻路,也会照亮望疆的成长路,就像当年,父母的牵挂照亮了她的等待路一样。

因为铁盒里装的,从来不是冰冷的物件,是滚烫的光阴,是一个家的心跳,是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和爱,写就的传奇。

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