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红柳种子的旅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2年的春天,陆望疆背着小小的帆布包,跟在苏晓梅身后,踩着戈壁滩的碎石往哨所走。包里装着他攒了半年的“宝贝”——三颗光滑的鹅卵石,一片自己画的红柳,还有苏晓梅给他缝的布老虎。这是他第一次去看爸爸,小脸蛋被风吹得通红,却紧紧攥着包带,生怕里面的东西掉出来。

“望疆,累不累?”苏晓梅蹲下来,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小家伙摇摇头,指着远处的山影说:“妈妈,爸爸在那里吗?像红柳一样站着?”

苏晓梅笑了,点点头:“对,爸爸像最首的那棵红柳,守着界碑呢。”她想起陆建军信里说的,今年春天,界碑旁又冒出了好几株红柳幼苗,都是去年埋下的种子发的芽。“我们带的种子,也要种在爸爸身边。”

包里的红柳种子是去年秋天收的,来自院子里那棵从哨所移植的红柳。苏晓梅小心翼翼地用棉纸包着,像捧着易碎的希望。林秀兰教她的,说红柳种子得带点家乡的土才好发芽,她特意从菜地里装了一小袋黑土,和种子一起放进包里。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哨所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陆望疆突然挣脱苏晓梅的手,往前跑了几步,又停住,回头看着她,眼里闪着怯生生的光。“爸爸……会认不出我吗?”

“傻孩子,爸爸天天看你的照片呢。”苏晓梅抱起他,指着哨所门口的身影,“你看,那不是爸爸吗?”

陆建军穿着军装,站在门口,背挺得笔首,像棵迎着风的红柳。看到他们,他快步迎上来,接过苏晓梅手里的包,目光却牢牢粘在望疆身上,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

“爸爸!”望疆愣了一下,突然伸出小手,抱住陆建军的脖子。这个称呼在心里练了无数遍,此刻喊出来,带着点委屈,又带着点雀跃。

陆建军的手僵在半空,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搂住儿子,声音沙哑得厉害:“哎……爸爸在。”他的手掌粗糙,带着枪茧,却小心翼翼地护着怀里的小家伙,像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哨所的战士们都围了过来,笑着打趣:“陆所长,你儿子跟你一个模子刻的,尤其是这倔脾气。”望疆却不怕生,从陆建军怀里探出头,把帆布包里的鹅卵石分给大家,奶声奶气地说:“这是我捡的星星,给叔叔们。”

那天下午,陆建军带着他们去看界碑。红柳树下,新冒的幼苗己经长到半尺高,叶片嫩嫩的,透着勃勃生机。陆望疆蹲在幼苗旁,小手轻轻碰了碰叶片,抬头问:“爸爸,这些是望疆的树吗?”

“是,都是望疆的树。”陆建军蹲下来,和儿子并排看着幼苗,“等它们长大了,就和爸爸一起守着界碑。”

苏晓梅拿出种子和土,陆建军找来小铲子,在老红柳旁边挖了个小坑。望疆踮着脚尖,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坑里,又撒上带来的家乡土,最后学着爸爸的样子,用小手把土拍实。“要多喝水,像妈妈浇院子里的树一样。”他对着小坑说,认真得可爱。

陆建军看着儿子的动作,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也是这样教他种菜的。在地窝子的菜园里,陆振国握着他的小手,把菠菜籽撒进土里,说:“种子要埋深点,根扎得牢,才不怕风沙。”原来,有些动作,有些话,真的会刻在骨子里,代代相传。

晚饭时,望疆坐在陆建军腿上,拿着个小勺子,笨拙地给爸爸喂饭。“爸爸吃,像妈妈喂望疆一样。”他把一块土豆递到陆建军嘴边,眼里满是期待。陆建军张开嘴,觉得那土豆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苏晓梅看着他们,突然想起林秀兰说的,陆振国刚转业那阵子,陆建军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亲近,递块馒头,递杯水,慢慢才把二十多年的隔阂捂热。原来,亲情从来不需要刻意讨好,几句笨拙的话,几个生涩的动作,就足以把心连在一起。

夜里,望疆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陆建军给的红柳哨子——是用界碑旁的红柳枝做的,吹起来呜呜响。陆建军坐在灯下,看着儿子的睡颜,又看看苏晓梅,突然说:“等这批新兵上手了,我申请调回县城附近的哨所,能多陪陪你们。”

苏晓梅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别,这里更需要你。”她握住他的手,“就像红柳,长在界碑旁才最有意义。我们没事,望疆也懂事,会等你回家。”

陆建军的眼眶有点热,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家——妻子懂他的坚守,儿子承他的念想,就像界碑旁的红柳,根连着根,心靠着心,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

临走前,望疆把布老虎留在了哨所,说要陪爸爸站岗。“等望疆长大了,就来换布老虎回家。”他拍着小胸脯,像在许下一个庄严的承诺。

陆建军送他们到山口,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苏晓梅:“这是今年新收的红柳种子,你带回去种在院子里。等明年,让望疆看看,哨所的种子,在咱家也能发芽。”

苏晓梅接过布包,里面的种子小小的,却沉甸甸的。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种子,是思念的延续,是坚守的见证,是从界碑旁出发,奔向家的方向的旅程。

回到县城,苏晓梅把种子种在了院子里的红柳树下。望疆每天都去浇水,嘴里念叨着:“快快长,像爸爸一样高。”苏晓梅看着儿子的背影,又看看哨所的方向,突然觉得,红柳的种子就像他们的牵挂,在界碑旁扎下根,也在家门口发了芽,用绿色的枝叶,在天地间搭起一座看不见的桥。

秋天的时候,院子里果然冒出了几株红柳幼苗。望疆高兴地拍手,说这是“爸爸的树”。苏晓梅给陆建军写信,说种子发芽了,望疆每天都要数一遍新叶,还说等放假了,要带着新收的种子去看他。

陆建军收到信时,正在给界碑旁的红柳浇水。新栽的幼苗己经长得和望疆一般高,叶片在风中舒展,像在向远方招手。他把信读给战士们听,大家都笑了,说这红柳种子,比信鸽还管用,能把家的消息,一站站传到哨所。

他回信时,在信封里夹了片红柳叶,上面用钢笔写着:“望疆的树长高了,爸爸的巡逻路,也走得更稳了。”

苏晓梅把柳叶夹进相册,和望疆的照片放在一起。相册里,有界碑旁的红柳,有院子里的幼苗,有陆建军的军装,有望疆的笑脸,还有她和林秀兰在菜园里的合影。每一页,都像红柳的年轮,刻着光阴的故事,也刻着“家”与“国”的分量。

望疆常常趴在相册上,听妈妈讲红柳的故事,讲爸爸的巡逻路,讲爷爷的军功章。他还不太懂“坚守”“传承”这些词的意思,却知道,爸爸守的地方,有和家里一样的红柳;爷爷的木箱子里,藏着比糖果还珍贵的宝贝;妈妈的眼泪,一半是想爸爸,一半是为爸爸骄傲。

就像那些红柳种子,带着界碑的土,带着家的风,在岁月里慢慢生长,把根扎进这片土地,也把“守”与“望”的基因,刻进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里。

旅程还在继续,种子还在发芽。而戈壁滩上的风,会带着红柳的气息,把家的牵挂,送到每一个需要坚守的地方。

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铁与炊烟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