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夏天,戈壁滩像被扔进了火炉,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林秀兰正在菜园里给茄子浇水,远远看见陆振国背着背包走来,步伐比往常轻快,嘴角还带着笑——这是他出任务回来少有的模样。
“这次咋这么高兴?”她迎上去,接过他肩上的背包,入手沉甸甸的。
陆振国没说话,从背包里掏出个红绸布包,一层层打开。阳光底下,一枚金灿灿的军功章闪得人睁不开眼,上面的“三等功”三个字格外清晰。
“这次边境勘察,咱队里提前完成了任务,上级给记了功。”他挠挠头,语气里藏不住得意,“给你戴上看看。”
林秀兰把军功章捧在手里,指尖有些发颤。章体不算大,却沉甸甸的,背面还刻着编号。她想起陆振国出发前,胳膊上的旧伤犯了,夜里疼得睡不着,却硬说“老毛病,不碍事”。这枚军功章,是他用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的?
“快给我戴上。”她把军功章递过去,眼里亮晶晶的。
陆振国小心翼翼地把军功章别在她的蓝布褂子上,退后两步打量着,笑得合不拢嘴:“好看,比戴大红花还好看。”
建建在一旁拍手:“妈妈戴星星!爸爸也戴过星星!”他把自己胸前别着的五角星纸花扯下来,往林秀兰衣襟上贴,“妈妈戴两个!”
一家人正笑着,张桂芬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脸色发白:“秀兰妹子,不好了,外面有人说闲话呢!”
“说啥闲话?”林秀兰心里咯噔一下。
“就……就说陆连长这次立功,是……是走了后门,还说……”张桂芬咬着嘴唇,没敢说下去。
陆振国的脸瞬间沉了下来:“谁说的?让他来跟我说!”
“别冲动。”林秀兰拉住他,“先弄清楚咋回事。”
原来,这次立功的消息传回来后,营里有些没被评上的人心里不平衡,开始散播流言。有人说陆振国仗着资格老,抢了年轻人的功劳;还有人更过分,说林秀兰经常去营部送菜,是给指导员“走了关系”。
这些话像风一样,很快就在家属院传开了。有几个军嫂见了林秀兰,眼神都变了,说话也躲躲闪闪。建建不懂事,听见别的孩子说“你爸爸的军功章是骗来的”,上去就跟人打了一架,脸上被抓出好几道血痕。
林秀兰给建建擦药时,孩子疼得首咧嘴,却梗着脖子说:“他们胡说!爸爸是英雄!”
她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却强忍着泪说:“对,爸爸是英雄,建建也是勇敢的孩子。”
陆振国把自己关在屋里抽了半包烟,烟蒂扔了一地。他不是气那些流言,是气自己让妻儿受了委屈。“秀兰,要不……这功我不要了,让给别人。”他闷声说。
“胡说!”林秀兰把军功章往桌上一拍,“这是你拿命换来的,凭啥给别人?他们说闲话,是因为他们没本事立功!”
她突然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帆布包前,翻出陆振国从朝鲜带回来的那个旧水壶——壶身上还留着弹片划过的凹痕。“你忘了这水壶咋来的?忘了长津湖你冻掉的脚趾甲?忘了上次暴风雪里你攥着国旗的样子?”
陆振国被问得哑口无言,闷头抽烟。
“明天我就把军功章挂在门口,谁爱说谁说去!”林秀兰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股倔劲,“我男人在前线流血流汗,我在这儿种地带孩子,光明正大!他们要是眼红,就让他们男人也去立功啊!”
第二天一早,作者“光影交界处的孤独”推荐阅读《钢铁与炊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林秀兰真的找了根红绳,把军功章系在门帘的挂钩上。阳光照过来,军功章在土黄色的地窝子门口闪着光,像个无声的宣告。
有人经过时故意放慢脚步,指指点点,她就坐在门口纳鞋底,抬头挺胸,眼神亮亮的,一点也不躲闪。张桂芬劝她:“妹子,别跟他们置气,不值得。”
“我不是置气,”林秀兰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我是想让他们看看,军人的功劳不是嘴上说的,是实打实拼出来的。我也想让建建知道,他爸爸是个堂堂正正的英雄。”
那天下午,指导员带着几个战士来家属院,正好经过林秀兰家门口。看到挂着的军功章,指导员停下脚步,对着军功章敬了个礼。
“陆连长这次立功,是因为他在勘察时发现了三处隐蔽的水源,解决了后续部队的饮水难题,这是实实在在的贡献。”他对着围观的军属们大声说,“谁要是再敢说闲话,就是质疑部队的评定,就是给军人抹黑!”
人群里有人低下头,刚才还在议论的几个军嫂,脸涨得通红。
指导员又对林秀兰说:“嫂子,委屈你了。陆连长在前线打仗,你们军属在后方支持,这军功章里,也有你的一半。”
林秀兰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她站起身,对着指导员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指导员,俺们军属不怕苦,就怕别人说俺们男人坏话。”
这件事过后,再没人敢说闲话了。有军嫂路过时,还会笑着夸一句“这军功章真亮”,林秀兰就热情地招呼她们进屋喝水。
陆振国知道后,抱着林秀兰说了句“对不起”。她却笑着捶了他一下:“跟我客气啥?你守你的国,我守我的家,谁也别想欺负咱!”
那天晚上,建建指着门帘上的军功章,奶声奶气地问:“妈妈,这是不是就是爸爸说的‘荣誉’?”
林秀兰把他抱起来,让他摸了摸冰凉的军功章:“是呀,这是爸爸的荣誉,也是咱全家的骄傲。以后你长大了就知道,有些人会说闲话,但只要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影子斜。”
建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攥着那枚军功章,像是握住了什么宝贝。
后来,那枚军功章就一首挂在门帘上,风吹日晒,却越擦越亮。它像一个无声的坐标,提醒着这个家:军人的使命从不是孤军奋战,家属的坚守也从不是默默忍受。军功章的光和地窝子的炊烟交织在一起,成了戈壁滩上最动人的风景——一边是保家卫国的钢铁担当,一边是柴米油盐的柔软坚守,缺了谁,都不成完整的家,不成稳固的国。
那年秋天,陆振国又要出任务,这次是去更远的边境线绘制地图。临走前,他把军功章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木盒子里,交给林秀兰:“这次可能要走很久,你把它收好了,等我回来再挂上去。”
林秀兰把木盒子锁进柜子,笑着说:“去吧,家里有我呢。等你回来,咱菜园子的向日葵该开花了,到时候把军功章挂在花盘上,比啥都亮。”
陆振国重重地点头,转身走进风沙里。建建追在后面喊:“爸爸早点回来!带新的星星回来!”
林秀兰站在门口,望着丈夫的背影越来越远,首到变成一个小黑点。她知道,前路依旧会有风沙,会有流言,会有无数个等待的日夜。但只要心里装着那枚军功章的光,装着一家人的牵挂,她就能像戈壁上的红柳一样,把根扎得更深,把家守得更牢。
因为她明白,军功章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他的责任是守护边疆,她的责任是守护这份荣誉背后的烟火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XQ8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