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渐渐浸染了北平城的天空。沈怀瑾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沈府,连日来的奔波让他眉宇间刻满了深深的倦意。日本商社的代表步步紧逼,部里的拨款迟迟不见踪影,工厂新引进的锅炉又出了故障,这一桩桩一件件,像无数条绳索紧紧缠绕着他,几乎要让他窒息。
他推开沉重的朱漆大门,老仆沈福立即迎了上来,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和外衣,低声道:"老爷,您回来了。"
"夫人呢?"沈怀瑾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夫人......"沈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夫人说今日身子不适,早早歇下了。"
沈怀瑾点了点头,没有多想。他穿过庭院,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经过卧房时,他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己经歇下的妻子。
然而,就在他准备转身去书房时,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让他顿住了脚步。这不是林素云平日用的玫瑰露,而是一种陌生的、带着异域风情的香水味。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推开卧房的门,室内只点着一盏昏黄的床头灯。林素云确实己经睡下,但梳妆台上却显得有些凌乱。他的目光被一个精致的丝绒盒子吸引——那绝不是他送的东西。
他走近梳妆台,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镶嵌着蓝宝石的琉璃耳坠,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耳坠样式新颖,工艺精湛,一看便知价格不菲,绝非北平老字号的手艺。
沈怀瑾的心猛地一沉。他拿起盒子,发现底下还压着一张洒金笺。展开一看,上面是熟悉的、略带潦草的字迹:
"前日于六国饭店舞会,见夫人对此坠注目,知是心头所好。宝剑赠英雄,明珠配佳人,望夫人笑纳。世清谨上。"
"世清"二字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狠狠刺进他的心脏。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那张洒金笺在他手中微微颤抖。
他忽然想起近来林素云的种种异常。她身上时不时飘来的陌生古龙水气味,她梳妆台上多出来的几件价值不菲的新式首饰,还有她近来总是心不在焉的神情。更可疑的是,她外出的次数明显增多,每次问起,都只含糊说是"与李小姐听戏"或"陪孙小姐逛百货公司"。
前日他因公务路过六国饭店,分明看见赵世清那辆醒目的黑色轿车停在门口。当时他并未多想,只当是巧合。此刻回忆起来,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升,让他浑身发冷。
他轻轻放下盒子和信笺,退出卧房,轻轻带上门。走到庭院中,他立即叫来贴身老仆沈福。
"夫人近来常去何处?"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福面露难色,在他逼视下终于吞吐道:"老爷......夫人近来确实常出去。多是去东交民巷的咖啡馆,有时一坐就是一下午。多是......多是那位《平报》的赵先生作陪。前日也确实去了六国饭店,很晚才回......"
民国贵妇的觉醒:从沙龙到善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民国贵妇的觉醒:从沙龙到善堂最新章节随便看!沈福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沈怀瑾的心上。所有的猜测都在这一刻被证实。他挥了挥手,示意沈福退下,独自站在庭院中,任由晚风吹拂着他发烫的脸颊。
愤怒像岩浆一样在胸腔里翻涌,他几乎要立即冲进卧房,将那个不知廉耻的女人从床上拖起来质问。他的拳头紧紧握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但最终,他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向书房。
推开书房的门,他没有立即开灯,而是就着月光在扶手椅上坐下。黑暗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月光慢慢爬进窗棂,照亮了他紧绷的侧脸。墙上的中国地图在月色下泛着冷白的光,那些他精心标注的铁路线、工厂位置,此刻都显得如此遥远而不真实。
这张地图承载着他多年的梦想。他还记得当年留学归来时立下的誓言:要用自己的所学振兴国家的工业,要让中国不再受制于人。这些年来,他呕心沥血,在工厂与部委间奔波周旋,与狡猾的日本商社代表斗智斗勇,在机器轰鸣声中与工人们同吃同住。
可是现在,他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像个笑话。
他在这里殚精竭虑,谋划着国家的未来,而他的妻子,他名义上最亲密的人,却在他身后,将他的尊严与家庭践踏在脚下。那些他在沙龙里不屑一顾的流言蜚语,那些他在报端嗤之以鼻的风月闲谈,原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桌上的工厂报表还摊开着,上面记录着这个月又亏损了三千大洋。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他不得不动用自己的积蓄,甚至向朋友举债。而他那出身江南富商之家的妻子,却戴着别的男人送的蓝宝石耳坠,在六国饭店的舞池里翩跹。
一种深切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是何等可笑。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坚守着所谓的理想与责任,换来的却是众叛亲离。
夜深了,远处传来打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沈怀瑾终于动了动僵硬的身子,点亮书桌上的台灯。
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他铺开信纸,拿起钢笔,开始写信。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写得很慢,很重。
"慕瑾吾兄:见字如晤。日前所谈防疫一事,弟思之再三,深感责任重大......"
他的笔迹一如既往地工整有力,但若细看,便能发现某些笔划带着轻微的颤抖。写到某些段落时,他会不自觉地停顿,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复杂难明。
信写完了,他仔细封好,在信封上写下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然后将它放在书桌正中。做完这一切,他整了整有些发皱的长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一夜,沈府的书房灯火通明,首到天明。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时,沈怀瑾依然坐在书桌前。他的面前摊开着一份崭新的《平报》,赵世清的文章赫然在目,标题刺眼——《论实业救国之虚妄与精神启蒙之迫切》。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如潭。
(http://www.220book.com/book/XR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