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一声长鸣中缓缓驶入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林素云透过模糊的车窗,第一次打量这座号称"九河下梢"的北方重镇。
月台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拖着大包小包的难民,穿着制服的各国士兵,吆喝着搬运货物的苦力,还有穿着体面、行色匆匆的洋行职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汗味、烟草味、消毒药水味,还有海河吹来的咸腥气息。
沈怀瑾率先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到了,下车吧。"
他的语气依然平淡,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出差。林素云默默跟在他身后,踩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走下火车。月台的地面有些潮湿,她的鞋跟不时陷进木板缝隙里,让她走得很不自在。
一出车站,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怔住了。
车站前的广场上,挤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他们或坐或卧,眼神麻木,身旁堆着破旧的行李。几个戴着口罩的巡警正在驱赶他们,呵斥声、哭喊声、咳嗽声混杂在一起。不远处,几个慈善机构的人正在施粥,排起的长队蜿蜒曲折。
"这些都是从河北逃难来的,"沈怀瑾淡淡解释,"时疫加上兵灾,活不下去就只能往租界跑。"
林素云下意识地用丝帕掩住口鼻,那刺鼻的气味让她几欲作呕。
沈家的汽车早己在车站外等候。车子驶过老城区,林素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狭窄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平房,墙面斑驳,窗户破损。街边的排水沟散发着恶臭,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正在垃圾堆里翻找着什么。偶尔能看到门上贴着官府的防疫告示,红色的叉形标记格外刺眼。
"这里......就是天津?"林素云忍不住问。
"这是华界。"沈怀瑾的目光始终望着前方,"待会儿到了租界,你会看到另一个天津。"
果然,当汽车驶过一座铁桥,进入英租界时,眼前的景象骤然一变。
宽阔整洁的马路两旁,矗立着一栋栋西式洋楼,红砖尖顶,带着精致的小花园。穿着体面的洋人挽着女伴悠闲地散步,偶尔有汽车鸣着喇叭驶过。路边的咖啡馆里飘出悠扬的钢琴声,橱窗里陈列着最新款的巴黎时装。
这里仿佛与刚才那个破败的世界隔绝开来,空气中弥漫着香水与咖啡的香气,听不到难民的哭喊,看不到防疫的告示。只有巡逻的印度巡警,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外国人的领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民国贵妇的觉醒:从沙龙到善堂》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我们在戈登堂附近的公寓,"沈怀瑾指了指不远处一栋气派的建筑,"那里是英租界的中心。"
汽车在一栋三层公寓楼前停下。这栋楼有着漂亮的雕花铁门和大理石台阶,门口站着身穿制服的印度门童。公寓内部装修奢华,柚木地板光可鉴人,水晶吊灯熠熠生辉,客厅里还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
"你暂时住在这里,"沈怀瑾放下行李,"我大部分时间会在分厂那边,那边有宿舍。"
林素云站在宽敞的客厅中央,忽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这里的奢华与舒适,与刚才在华界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太过强烈的对比。她走到窗前,望着楼下街道上悠闲走过的洋人,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音乐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涌上心头。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既不属于那个破败的华界,也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奢华的租界。丈夫对她冷若冰霜,情人将她弃如敝履,她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华丽的牢笼里,无人问津。
傍晚时分,沈怀瑾果然如他所说,提着公文包准备离开。
"分厂在塘沽,离这里有一段距离,"他站在门口,语气依然平淡,"有什么事情可以找管家,他会说英语。"
"你......什么时候回来?"林素云忍不住问。
沈怀瑾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不见底:"等工厂的事情处理完。对了,"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最近尽量不要去华界,那边的时疫越来越严重了。"
说完,他转身离去,关门的声音在空旷的公寓里回荡。
林素云独自站在客厅里,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隐约传来教堂的钟声,悠扬而遥远。她走到钢琴前,轻轻按下一个琴键,清脆的音符在空荡的房间里跳跃,更添了几分寂寥。
夜幕降临,租界的灯火次第亮起。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海河对岸的劝业场霓虹闪烁,歌舞升平。而在这片畸形的繁华背后,她仿佛能听到华界传来的哭泣与呻吟。
这一夜,林素云躺在柔软的西式大床上,却辗转难眠。窗外的车马声、音乐声、人们的谈笑声,都像是在另一个世界。而她的心,却沉在无边的黑暗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割裂与自己的孤独。
天津,这座九河汇流之城,就这样以一种矛盾而残酷的姿态,闯入了她的生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XR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