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山西的税,我说了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我的古镜能穿梭现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XU54/ 章节无错乱精修!
 

孙传庭呆立在原地。

江晟的每一句话,都颠覆了他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

饿殍遍地的惨状和朝堂诸公的嘴脸在他脑海里交织。

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看到的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灾民。

想起了那些跪在路边,只为求一口吃的,连尊严都不要了的人。

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自诩为国为民。

可当灾难来临时,自己想到的,竟然还是朝廷的法度,皇上的雷霆之怒。

谁对?谁错?

答案,己经不言而喻。

孙传庭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然后,对着江晟,深深地,深深地躬下身子,行了一个大礼。

“将军……”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决然。

“属下……知罪!”

“属下明白了!”

“从今往后,孙传庭,愿为将军马前卒!”

“将军剑锋所指,属下万死不辞!”

见江晟和孙传庭谈完事情。

亲兵队长周虎迎了上来,眼神里带着询问。

江晟摆摆手。

“没事,跟几个老古董聊了聊人生理想。”

“他们好像不太同意我的看法。”

“不过没关系。”

“他们同不同意,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山西的百姓同意。”

他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传我将令!”

“六千弟兄,即刻出发!”

“目标,山西全境,所有州府县城!”

周虎神情一肃,大声应诺:“是!”

三天后。

整个山西都炸了锅。

无数百姓围在各县的告示栏前。

对着那张盖着“大同总兵关防”大红印章的白纸,议论纷纷。

告示的内容简单粗暴,全是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

“我,大同总兵江晟。从今天起,山西的税,我说了算!”

“不管以前你们交多少。”

“现在,都给我记住了,就一个数:十税一!”

“收成一百斤粮食,交十斤上来。”

“多一粒米,你们就指着我大同军的鼻子骂!”

“什么火耗,什么加派,什么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统统给老子废掉!”

“谁敢再多收你们一个铜板。”

“你们就来大同军的驻地告诉我,我亲自带兵去抄他的家!”

“最后一条,从即日起,山西一切军政事务,由我江晟总揽。”

“布政使司那帮人说的话,你们可以当个屁放了!”

这份告示,就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山西这潭死水里,激起了滔天巨浪。

“我的乖乖,十税一?真的假的?”

一个老农使劲揉着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字。

旁边一个读过几年私塾的年轻人,激动得满脸通红。

“是真的!千真万确!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而且这可是大同军贴出来的!”

“大同军……就是那个江将军的兵?”

“可不就是嘛!我三舅家的二表哥就在大同府做生意。”

“他说江将军来了以后,大同的老百姓顿顿都能吃上饱饭。”

“逢年过节还能见着肉腥!”

这话一出,人群彻底沸腾了。

吃饱饭!

这三个字,对这些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力。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我的古镜能穿梭现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管他什么布政使按察使,能让我们吃饱饭的就是青天大老爷!”

“没错!谁给我饭吃,我就听谁的!”

“江将军万岁!我们愿意听江将军的!”

民心,就是这么简单。

他们不在乎谁的官大,谁的权力更“正统”。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肚子。

江晟深谙此道。

他知道,所谓的“三十税一”的官方税率,在层层加码和盘剥之下。

到了百姓头上,变成“十税三”“十税五”都是常态。

他现在喊出的“十税一”,看似比朝廷税率高。

但实际上,是给百姓卸下了千斤重担。

更重要的是,这“十税一”收上来的粮食。

足够他养活一支十万人的精锐大军,还能有大量的结余。

民心可用,军粮不愁。

这盘棋,活了。

就在百姓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之际,江晟的第二步棋,紧随而至。

春耕在即。

上万名大同士兵,押送着一车又一车沉甸甸的麻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山西的各个县城。

“开仓!放粮……不对,放种子!”

士兵们扯着嗓子大喊。

麻袋被解开,露出里面从未见过的东西。

黄澄澄的玉米粒,圆滚溜溜的土豆,还有长得奇形怪状的红薯。

“乡亲们,都过来领种子!”

“江将军有令,这些神仙才能种出来的高产作物,免费发给大家!”

“不要钱!一文钱都不要!”

百姓们蜂拥而上,看着这些新奇的种子,既好奇又有些犹豫。

“这玩意儿……真能吃?”一个大婶捏着一个土豆,翻来覆去地看。

“这叫土豆,也叫洋芋!”

一个穿着短褂,看起来精明干练的汉子站了出来。

他正是江晟派来的新作物讲解员。

“大婶,别小看这玩意儿。它耐旱耐贫。”

“你们家那片种啥啥不长的破山坡地,种它最合适!”

“一亩地,伺候好了,收个几千斤跟玩儿似的!”

他又拿起一把玉米粒。

“这个,叫玉米。得种在平整的好地里。”

“那杆子能长一人多高,结出来的棒子,磨成面,做成窝窝头,香得很!”

“还有这个,红薯!跟土豆差不多,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的地。”

“把它埋下去,秋天就能挖出来一大窝!”

讲解员们被分散到各个村落,手把手地教百姓如何辨认土地,如何种植这些新作物。

“记住将军的话!”

“平地种玉米,坡地种红薯,犄角旮旯种土豆!”

“还有南瓜、花生,能长东西的地方,都别给老子闲着!”

百姓们的热情被彻底调动起来。

但还是有老成持重的人提出了疑问。

“军爷,不是我们不肯种。可那些荒地,要真是开了荒。”

“种出了粮食,衙门里的书吏就要来量地,就要加税啊!”

“到时候,辛辛苦苦一年,全给官府做了嫁衣,我们还不是白忙活?”

这话一出,许多人都沉默了。

这是他们心中最深的痛。

不是他们懒,而是他们被盘剥怕了。

宁愿让土地荒着长草,也不愿多开垦一分地,多给官府一个收税的由头。

讲解员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拍了拍那个老农的肩膀,声音提得更高了。

“老乡,你这个问题,我们江将军早就想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U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我的古镜能穿梭现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XU5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