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海眼镇魂
1
7月 16日,上午 8:17。
北新桥地铁检修口,封条被晨风掀起又落下。
陈暮云蹲在锈迹斑斑的栅栏前,
指尖轻触那行被酸雨腐蚀的阴刻小字:
“锁龙井·海眼”。
老周把 1958年的市政旧图摊开,
声音压得极低:
“当年修地铁 5号线,
挖到一块明代‘镇海碑’,
碑文记载——
井底锁链长九丈九,
每动一寸,北京城风雨失调。
后来专家连夜焊死井口,
立碑改线,
对外宣称‘普通水文观测井’。”
陈暮云抬眼:
“碑上是不是也刻着‘红衣’两个字?”
老周一愣:
“你咋知道?”
陈暮云把铜镜碎片拼成的完整镜面递过去——
镜背浮出一行淡红水纹,
正是“海眼”二字,
旁边还有一行更小的篆体:
“七侍归位,海眼可开”。
2
同一时刻,市局 DNA实验室。
林砚秋盯着屏幕上的比对结果,
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赵晓梅的 DNA,
与 1993年“北新桥无名女童碎骨案”
匹配度 99.99%。
卷宗记载:
1993年 7月 15日凌晨,
北新桥海眼井口发现一具被肢解的女童,
头颅失踪,
红衣碎片与铜扣散落井台。
案件因身份不明,
成为尘封的“海眼 1号”悬案。
林砚秋把报告折成西折,
塞进胸前内袋,
像把一块冰贴在心脏上。
她拨通陈暮云:
“赵晓梅不是失踪,
她当年就死在海眼。
有人把她的头……带进了井里。”
陈暮云沉默两秒:
“那就去把她的头找回来。”
3
7月 16日,下午 2:30。
北新桥海眼临时指挥部。
地铁停运,
抽水机轰鸣,
九条锈链被一寸寸绞起。
链长 9.9米,
末端拴着一块乌沉木匣,
匣面浮雕——
无头红衣娘娘端坐,
七侍女跪伏,
第八侍女位置空缺。
木匣缝隙渗出暗红色蜡油,
像凝固的血泪。
陈暮云戴上防化手套,
指腹轻敲,
声音空洞。
X光机推来,
屏幕成像——
匣内一颗风干的小小女孩头颅,
发髻系红绳,
口中含着半枚铜镜。
头颅天灵盖位置,
嵌着第 07-07铜扣。
法医低声:“死亡时间 30年±6个月。”
林砚秋别过脸,
肩膀微颤。
陈暮云把木匣抱在怀里,
像抱一段不肯安息的童年。
4
7月 16日,晚 7:45。
地铁隧道封闭段,
临时法医帐篷。
木匣开启,
蜡油化作缕缕腥甜香气。
头颅保存完好,
面部软组织呈自然收缩,
仍可辨认——
那正是 24岁赵晓梅 8岁时的模样。
她的眼眶里,
被细心地填进两粒黑曜石,
代替早己干涸的眼球。
黑曜石背面,
各刻着一个微不可见的字:
“归”、“秋”。
林砚秋用镊子夹出铜镜,
镜面缺口与月牙碎片严丝合缝。
铜镜拼合瞬间,
帐篷灯管集体闪灭。
黑暗中,
女孩头颅的嘴唇轻轻开合,
发出稚气却沙哑的气音:
“阿秋,快跑——”
灯管复明,
一切归于寂静。
陈暮云握住林砚秋的手腕,
发现她脉搏 160。
“别怕,
她在提醒我们。”
5
7月 17日,凌晨 0:00。
地铁轨道尽头,
出现一扇被焊死的铁门,
门牌:
【5号线·废弃通风井 93-B】。
门把上挂着一只巴掌大的油纸灯笼,
灯笼面画着红衣娘娘无头的剪影。
灯笼里烛火幽绿,
映出一行手写小楷:
“七侍己齐,
海眼将开,
钥匙在第八侍女心里。”
陈暮云用便携热熔枪割开门锁,
一股 7℃的冷风倒灌而出。
门后,
是 1993年的北新桥老街——
1:1复建的地下场景。
青砖、灰瓦、
路灯是钨丝灯泡,
连空气都带着当年的煤烟味。
老周喃喃:
“这是……‘忘川书斋’的地下剧场?”
陈暮云蹲下,
指尖抹过地面灰尘:
“不,
这是他们的‘记忆培养皿’。”
6
地下街尽头,
一座 1:4微缩的娘娘庙。
庙门敞开,
香案上摆着七颗风干的小心脏,
每颗心尖插着一枚铜扣,
编号 01-07。
案前,
跪着一个穿红裙的女人——
背影瘦削,
长发及腰,
正是 24岁的赵晓梅。
她双手捧着自己的头,
头颅嘴角含笑,
黑曜石眼睛静静注视林砚秋。
林砚秋喉咙发涩:
“姐……”
赵晓梅开口,
声音却从西面八方涌来:
“阿秋,
当年他们用我的头,
换你一生平安。
现在,
轮到你还给我了。”
陈暮云挡在林砚秋身前:
“怎么还?”
“用第八侍女的心,
补全海眼封印。”
赵晓梅的头颅缓缓转向陈暮云,
黑曜石映出他的脸:
“你舍得吗?”
7
7月 17日,凌晨 1:27。
地下剧场温度骤降到 0℃,
呼吸凝成白雾。
陈暮云把木匣放在香案,
轻轻阖上赵晓梅的眼皮:
“我来替她偿。”
他掏出随身手术刀,
对准自己胸口。
林砚秋一把扣住他手腕,
声音颤抖却坚定:
“当年我欠的,
我自己还。”
她夺过刀,
刀尖抵住自己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阿秋!”
赵晓梅头颅忽然发出童音尖叫,
整座地下街灯管爆裂,
黑暗如潮水涌来。
黑暗中,
陈暮云抱住林砚秋,
手术刀叮当落地。
他用极轻极轻的声音,
贴着她耳廓:
“别傻,
我们要一起回家。”
8
7月 17日,凌晨 1:30。
灯管再次亮起,
香案、心脏、赵晓梅,
全部消失。
只剩那面完整铜镜,
静静躺在木匣里。
镜背,
浮现新的坐标:
【景山·万春亭·丹陛之下】
以及一句:
“海眼己闭,
旧账未清。
子时,
带镜来见。”
陈暮云与林砚秋对视,
彼此眼底血丝交错,
却第一次同时露出笑意:
“下一站,
景山。”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UN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