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王斌那句“内部审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虽然没有立刻激起惊涛骇浪,却在每个人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信任是警卫工作的基石,一旦基石松动,整座大厦都将摇摇欲坠。原本协同无间的团队,此刻虽然依旧各司其职,但眼神交汇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和距离。敲击键盘的声音、低声的通话,都似乎带着一种刻意的压抑。
边雪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她作为最先提出潜在内部问题(尽管并未明说)的人,更是处于微妙的风口浪尖。有人看她的目光带着钦佩(因为她精准的预警和彪悍的行动力),也有人带着隐晦的不满(认为她的怀疑打破了团队的和谐与信任)。
王斌的行动很快。他单独进入内间,通过加密线路与上级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沟通。当他再次出来时,脸色更加凝重。
他召集了核心小组人员,包括边雪。
“上级指示,”王斌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鉴于此次袭击事件的严重性及存在的内部泄密可能性,在内部审查程序完成之前,所有参与此次护卫任务的人员,都将接受背景和近期行为的复核。这不是不信任大家,而是必要的程序,为了绝对的安全,也为了还所有人一个清白。”
众人沉默地听着,没有人提出异议。这是规矩,也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
王斌的目光转向边雪,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有些复杂:“边雪同志,你在本次行动中表现出色,立下大功。但鉴于你刚调入警卫局不久,背景复核流程相对独立,且……”他似乎在斟酌用词,“且你在此次事件中多次处于关键冲突点,为了避嫌,也为了让你能更好地配合审查,经研究决定,暂时将你调离卡洛斯总统的核心护卫任务。”
房间里落针可闻。
这个决定,看似合理,实则微妙。边雪是功臣,也是怀疑的提出者,暂时调离核心岗位,确实可以避免可能的干扰,也方便对她自身进行更独立的审查。但另一方面,这无疑是一种冷处理,甚至带着一丝潜在的质疑——她的预警是否过于敏感?她的行动是否真的完全合规?尤其是最后擅自追击狙击手,虽然结果完美,但过程确实违反了“优先确保目标安全”的铁律。
青鸾衔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几名老队员眼神闪烁,小张甚至几不可查地撇了撇嘴,似乎对这个决定有些幸灾乐祸。
边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个寻常的工作调动。她平静地迎上王斌的目光:“我服从组织安排。”
没有辩解,没有不满,只有绝对的服从。
王斌似乎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好。这段时间你先留在指挥中心,协助情报分析组进行袭击事件的后续梳理工作,你的实战经验或许能提供不同视角。同时,配合内审部门完成相关问询。”
“明白。”边雪的回答依旧简短有力。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边雪被一名工作人员引到情报分析组所在的区域,那里堆满了从袭击现场收集回来的物证照片、弹道分析报告、通讯记录等海量数据。
她坐在电脑前,调出高架桥追击战的沿途监控和狙击手尸体的高清照片,目光锐利地扫描着每一个细节,仿佛刚才的人事变动从未发生。
但她心里很清楚,调离核心任务,意味着她被一定程度上边缘化了。那个内鬼,如果真实存在,此刻或许正在暗自庆幸,少了一个最敏锐、最危险的观察者。
这既是保护,也是一种隔离。
她失去了首接接触最高保护目标的机会,也失去了在最前线捕捉内鬼马脚的可能。
边雪微微握紧了鼠标。屏幕的光反射在她漆黑的瞳孔里,冰冷而深邃。
不能在一线,那就从数据海洋里把狐狸尾巴揪出来。
她不相信完美的犯罪,更不相信完美的潜伏。只要行动过,就必然会留下痕迹。无论是那个技术员瞬间切换的屏幕,还是通讯频道里那半秒的干扰,或是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程序偏差……
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杀手那只被子弹击中的手臂特写上,一个模糊的、似乎被刻意磨损过但仍残留些许痕迹的纹身图案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似乎不是常见的图案,更像某种……加密的符号?
内部审查或许明面上是针对所有人,但暗地里,她自己的调查,才刚刚开始。这场无声的战争,从喧嚣的街头,转入了沉寂的数据迷宫。而她,依然是那个最耐心的猎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XV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