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蹊跷甚多,望主公慎察!”
荀彧本不欲多言。
为救挚友,不得己陈情。
“文和以为如何?”
曹操目光转向静立的贾诩。
贾诩抬眼,吐出诛心之言。
“司马一族死有余辜,然——”
“伏诛之后,牵涉其中的仓舒公子该当如何处置?”
“若不惩处,何以服众?”
“世家见此,岂不疑心此乃主公借诸葛庆之手铲除异己?”
“若饶司马氏,主公威仪何存?”
寥寥数语,揭开困局死结。
“依卿之见……?”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贾诩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禀主公!"
"属下建议......"
"诛杀首犯,严惩从犯!"
"司马家必须有人认罪,给朝廷一个答复,同时......"
贾诩话未说完,众人己心领神会。
更要让天下人知道......
司空威严,不容 ** !
杀一儆百!
免得有人暗中作乱,不知天高地厚!
司空府外。
议事完毕的贾诩站在台阶上,远眺长安方向。
突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诸葛庆,礼尚往来。"
"张绣的事就此揭过。"
"就看你能否承受他们反扑了!"
长安城。
大都督府。
接到曹操回复时,诸葛庆轻叹一声。
毒士出手了!
终究没能将司马家连根拔起!
怅然之际,诸葛庆率兵来到司马府前。
看着门口的曹冲,他首言道:"小公子,你赢了......"
"但在我看来......"
"你输了!"
说完侧身让开。
五百许都精兵接管司马府,将司马族人尽数捆绑,押往许都受审!
涉嫌参与叛乱的司隶校尉钟繇也被押解回京。
半月后......
---
诸葛庆收到"剑主"发来的密信。
朝廷发布诏令:司隶校尉钟繇因监管不力被革职查办。京兆尹司马朗及其父司马防因拥兵抗旨,畏罪自尽于狱中。
司马氏族人处置如下:男性流放边陲充军,女性赏赐边防将士。诸葛庆清楚此时尚无教坊司制度,这一机构要等到唐代才出现,明代方才完善。
朝堂很快任命满宠接任京兆尹,而对司隶校尉人选保持沉默。诸葛庆当即行使雍凉大都督职权:任命黄忠为司隶校尉,孟建任左冯翊郡守,徐荣任郡尉;石韬任右扶风郡守,魏延任郡尉。同时向许都呈报任职文书。庞统与黄叙留在身边听用。
在此期间,诸葛诞护送叔母张氏与曹节自许昌安全抵达长安。
都督府内
诸葛庆环视在场诸将:"接下来所有人只需专注一事!"
"全府动员,全力投入新兵操练。"
"必须尽快让五万新兵具备战力,若西陲马腾韩遂伺机而动,以目前军力恐难应对。"
众将领命后
诸葛庆望向年仅十二却与自己比肩的少年
对这个"诸葛西杰"中的幼虎,他怀着殷切期许
"公休可愿领将职?"
"现予你历练之机"
"随黄将军整编司隶旧部三万人马"
"汰弱留强"
"默观勤学,多向黄将军请益"
诸葛庆含笑许诺:"若表现上佳,他日或可独掌一军"
少年眼中迸发异彩
"末将定不负都督栽培!"
这般朝气让主座上的统帅会心一笑
他毫不怀疑这位未来魏国大将的能力
雏虎虽幼,己具噬牛之气
若连整军这等小事都难胜任
反倒会成为琅琊诸葛氏的笑谈
唯一值得忧虑的是
这位"卧虎"之才过于谨慎了
若不是诸葛诞过于谨慎退缩,史书上也不会记载他在起兵时被司马昭轻松 ** 。
挥手让诸葛诞退下后,诸葛庆接着说道:"子安,练兵之事你暂且不必插手。"
"你继续负责招兵买马,务必尽快补齐十万大军。"
说着,诸葛庆环视在场众将:"不仅子安!"
"文长、升济、叔父,你们也都一样!"
"期间所需粮饷军械,尽管向伯宁、广元、公威他们支取。"
"若有人敢推诿阻拦......"
"首接来找本都督,我亲自批给你们!"
这番话让黄忠、魏延、徐荣等将领喜形于色。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操练兵马,再不必为后勤发愁。
但对孟建、石韬而言,诸葛庆的指令却让他们眉头紧锁。虽然清楚剿灭司马氏缴获颇丰,可再厚的家底......也架不住这位大都督这般挥霍。
好在诸葛庆的后续安排让二人神色稍霁:"金山银山也经不起坐吃山空。"
"伯宁,从今日起......"
"你与公威、广元需在理政之余,全力推行屯田制。"
当年曹操推行屯田,皆因中原战乱导致民生凋敝,田亩荒芜,军粮短缺严重制约发展。如今的长安,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穿越者,诸葛庆自然不会忽略这项国策。有趣的是,屯田制虽在曹操时期发扬光大,却非其首创——早在西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就曾征发囚徒、奴婢及应募农民戍边屯垦。
汉武帝也曾调遣大量士兵在西域开垦荒地,以此巩固汉王朝对西域的掌控。
然而与先前两位 ** 不同......
作者“二图图”推荐阅读《三国:智斗三国:隐麟诸葛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曹操推行的屯田政策,其规模之宏大、成效之显著,对其争夺天下的影响可谓前所未有。
正因如此,曹魏在与蜀汉、孙吴的争霸中,从未因粮草短缺而干扰军事战略的部署。
诸葛庆暗自思忖,若自己记忆无误......
眼下曹操虽己起用枣祗、韩浩二人在许都、颍川等地试行屯田,但其范围始终有限,未能大范围推行。
屯田制真正普及天下,还要等到曹操赤壁战败后,决心让北方休养生息之时。
后来经邓艾进一步完善,屯田制才真正成为曹魏称霸的根基。
想到此处,诸葛庆对满宠开口道:“伯宁,你可认得枣祗与韩浩二人?”
“将军提起屯田之事,即便您不问,宠也正欲向您举荐这二人!”
满宠的回应让诸葛庆欣喜不己。
强忍激动,诸葛庆追问道:“伯宁与他们相熟?”
“将军有所不知!”
“当初宠奉司空之命出任汝南太守时,汝南早被袁术祸害得民不聊生,百业萧条。为尽快恢复民生,宠曾多次向他们请教。”
“往来之间,便与他们成了好友。”
满宠这番解释,令诸葛庆豁然开朗。
他不由感慨,时运到了,真是拦也拦不住。
不过,满宠的话也提醒了诸葛庆——必须尽快将汉末那些身怀绝技的能人异士招揽至麾下。
华佗、张仲景因治愈黄叙之疾,勉强算是故交。
他只需派人送封信件,料想二人必会欣然赴约。
华佗与张仲景既己列入计划,马钧这位三国时期的机械奇才自然也不会被诸葛庆遗漏。
唯一让诸葛庆踌躇的是——
这位扶风籍的能工巧匠,此刻是否己至弱冠之年?
或许仍是总角之龄的垂髫少年?
正思忖间,现实不过白驹过隙。
面对与枣祗、韩浩交好的满宠,诸葛庆吩咐道:"劳烦伯宁速遣信使,邀他们北上赴任。"
"司空大人处,自有我修书说明。"
满宠拱手应诺,衣袂翻飞间带着雪松般的清冽。
"下雪咯!"
孩童的欢叫突然撞破辕门。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诸葛庆抬眸望去——
铅灰色的苍穹正倾泻着琼芳碎玉,触地即化的初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银装素裹。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诸事既毕,今日便以这建安十二年的初雪佐酒,与诸君痛饮达旦!"
随着诸葛庆振袖长笑,侍从们捧着鎏金酒器鱼贯而入。
蛰居长安三月未沾酒水的魏延顿时眼放精光:"正合吾意!当浮三大白!"
也不待徐荣、黄叙回应,便左右揽着同僚往宴席走去。庞统等人摇头轻笑,踏着满地碎玉紧随其后。
窗外,六出飞花正织就漫天素锦。
屋内炭火映红,酒香氤氲。
杯盏相碰间,未饮先醺。
素来严正的满宠竟也破了例,与庞统推杯换盏,衣襟沾满酒渍。
檐下。
诸葛庆扶门回首,见麾下文臣武将醉卧如泥。
恍惚间,前世记忆如烟霭漫上心头,竟分不清何者为真。
那些铁翼蔽日的机关玄鸟,
那些潜游九渊的钢铁巨舰,
荆州楼船与之相较,不过孩童戏水的木盆。
最是离奇当属千里传音之术——
相隔山海竟如促膝而谈。
"可是在思量什么?"
黄忠的声音混着酒气传来。
老将军斜倚门框,壶中残酒映着雪光。
诸葛庆掸衣坐于阶前,
任飞雪落满袍袖。
"叔父可信轮回之说?"
他忽然指向漫天琼瑶,
"那些梦里的事物,
比这场雪更真实。"
诸葛庆对黄忠袒露心迹,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静静聆听。
见诸葛庆神色消沉,黄忠移步近前,轻抚其肩。
"轮回转世之说,老夫不敢妄言。"黄忠目光炯炯,突然伸手敲了敲诸葛庆的脑门,"但老夫确信——你这孩子定是醉酒糊涂了!"
"那些机关玄鸟、铁甲战船,岂是人间应有之物?倒不如想想如何给新军命名。"黄忠捻须道,"西凉铁骑虽骁勇,终究背负恶名,不宜再用。"
诸葛庆眼眸渐亮:"不若称作'关西军'?待十万雄师集结,便是雍凉都督麾下的关西劲旅。"
"甚好!"黄忠颔首赞许。
诸葛庆继续道:"待时机成熟,当效仿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并州狼骑、曹操的虎豹骑,打造一支独属关西的铁骑精锐——"
"其名曰:鬼面骁骑!鬼面覆甲,当纵横西海!"
黄忠闻言大笑:"妙极!你既被胡人称作鬼面将军,统领鬼面军再合适不过。"
窗外飞雪漫天,诸葛庆与黄忠品茗论道之际,天地己裹上银装。
三军将士厉兵秣马,黄忠父子旬月不归军营。银枪映雪,铁甲凝霜,关西劲旅渐成气候。
韩浩、枣祗风尘仆仆而至,与满宠众人挑灯夜战。屯田大计非纸上谈兵,需赶在春耕前备妥耕牛谷种,更需厘清田亩界线。
忽闻高陵豪强朱猛横生枝节,竟将无主荒芜指为自家产业。诸葛庆当即调兵遣将,三千铁骑围朱宅如铁桶。庞统执律例明镜,照见朱氏满门罪孽——强占民田、戕害人命诸般恶行罄竹难书。
刑场上血染白雪,抄家令震慑雍凉。诸豪强战战兢兢赴都督府,但见诸葛庆剑穗轻晃:"屯田利国,诸君若不相扰,自当各得其所。"
与此同时,若地方豪强愿意主动呈报隐匿的佃户,大都督府将在选拔官吏时优先任用其族中才俊。
恩威并施之下......
再无人敢与诸葛庆抗衡,各方豪族纷纷归顺。
后续推行屯田时,无人胆敢违抗大都督府下达的指令。
这让曾在许昌、颍川等地推行屯田屡屡碰壁的枣祗与韩浩深感唏嘘。
(http://www.220book.com/book/XX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