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裁缝铺夸布巾俏!嫂子眼红藏针线,王婶帮我讨公道

小说: 晓芸的春天   作者:禾稼0717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晓芸的春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XC5/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87年的春分刚过,皖北林家村的田埂上终于冒出点绿——晓芸种的麦种发了芽,嫩生生的绿苗从土里钻出来,风一吹就晃,像无数个小拳头在土里举着。晓芸每天早上都要去地里转一圈,蹲在田埂上数麦苗,看着它们从一寸长到两寸,心里比缝好十双布鞋还踏实。

但她没敢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地里。王婶帮她搭线的“李记裁缝铺”,上周说要一批带花纹的布巾,给镇上的供销社供货,一块布巾能换五分钱,要是做得好,以后还能长期合作。晓芸算了算,缝五十块布巾就能换两斤半玉米面,够她吃半个月,还能省出点钱给麦种买肥料。

每天天不亮,她就先去地里看麦苗,回来吃过早饭,就坐在娘以前的小板凳上缝布巾。布是王婶从镇上捎来的细棉布,浅灰色的,比她之前用的粗布软多了。她按照针线谱里的花样,在布巾的角上绣小太阳——红色的线做太阳边,黄色的线做光芒,虽然绣得慢,却一针一线都扎实,铜顶针在食指上磨得发亮,针脚密得能挡住风。

“芸儿,你这布巾绣得真好看,比城里卖的还俏!”王婶来送新布时,拿起一块刚绣好的布巾,翻来覆去地看,“李老板要是见了,肯定高兴,说不定还能给你涨价钱。”

晓芸笑了笑,把布巾叠好放进竹篮里:“婶,我就想赶紧缝完,别耽误了供销社的货期。”她心里盼着这笔钱,不仅能买肥料,还能把摔破的铁皮桶补好——那桶还在柴房里放着,她总想着修好了还能用。

可这天下午,她准备缝布巾时,却发现针线笸箩里的线少了大半,连最常用的红色和黄色线都没了踪影。她翻遍了卧房的木箱、灶间的抽屉,甚至柴房的角落,都没找到那些线。

“线呢?我昨天明明放在笸箩里的!”晓芸心里一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嫂子张玉梅。这些天她缝布巾时,张玉梅总在门口探头探脑,眼神里满是眼红,还跟邻居说“一个丫头片子缝块破布也能换钱,真是走了狗屎运”。

她走到东厢房门口,听见里面传来张玉梅跟邻居的说话声:“……我看她那线也值不了几个钱,就是觉得她太得意了,凭啥她能靠缝布换钱,我就得在家带娃?”

晓芸推开门,首接问:“我的线是不是你藏起来了?”

张玉梅吓了一跳,随即又摆出刻薄的样子:“你胡说啥?谁见你的破线了?自己弄丢了还赖别人,真是没教养!”

“我昨天晚上还用过,今天就没了,不是你藏的是谁?”晓芸往前走了一步,盯着张玉梅的眼睛,“你把线还给我,我还要缝布巾交货,耽误了货期,你赔得起吗?”

“我赔?我凭啥赔?”张玉梅站起来,伸手就要推晓芸,“你再跟我闹,我就把你的布都扔了,让你连一块布巾都缝不成!”

“你敢!”晓芸躲开她的手,心里又急又气——货期还有三天,要是找不到线,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失信于李老板,以后再也没合作的机会了。

就在这时,王婶提着篮子走进来,看见屋里的架势,一下子就明白了。“玉梅,你是不是藏了芸儿的线?”王婶把篮子放在桌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芸儿缝布巾是为了换钱买肥料,种好那半亩地,又没碍着你啥,你为啥要跟一个孩子过不去?”

“王婶,这是我们家的家事,你别多管闲事!”张玉梅梗着脖子,却没敢看王婶的眼睛。

“家事?”王婶冷笑一声,“你把人家的针线藏起来,耽误人家交货,这就不是家事,是欺负人!今天你要是不把线拿出来,我就跟你去村委会评理,让全村人都看看你是啥样的人!”

邻居们听见动静,都围在门口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玉梅这事做得不对,人家芸儿多可怜啊”“就是,凭本事缝布换钱,碍着她啥了”“赶紧把线拿出来吧,别丢人现眼了”。

张玉梅被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看着门口的邻居,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晓芸的春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又看看王婶坚定的眼神,终于怂了。她跺了跺脚,转身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拖出个布包,扔在晓芸面前:“线都在这儿,真是晦气!”

晓芸赶紧打开布包,里面的线一根不少,红色和黄色的线还好好地缠在线轴上。她松了口气,抱着布包,给王婶鞠了个躬:“谢谢婶。”

“谢啥,跟婶客气啥。”王婶拍了拍她的肩,又看向张玉梅,“玉梅,我跟你说句实话,芸儿这孩子不容易,你要是还把她当一家人,就别再刁难她;要是不把她当一家人,也别做得太绝,给自己留条后路。”

张玉梅没说话,转身进了里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邻居们看没热闹了,也都散了。

晓芸抱着针线回到卧房,赶紧坐下缝布巾。阳光从窗纸透进来,照在布巾上的太阳图案上,亮得晃眼。她的手指还有点抖——刚才要是没有王婶,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不定真的会耽误货期。

“芸儿,别跟她置气,赶紧缝布巾,婶帮你看着,别再让她捣乱。”王婶坐在她旁边,帮她理线,“等明天缝完了,婶陪你一起去镇上送布巾,顺便跟李老板说说,让他以后首接把布和线给你送过来,省得再出幺蛾子。”

晓芸点点头,手里的针走得更快了。那天晚上,她熬夜缝完了最后一块布巾,竹篮里堆得满满的,五十块布巾,每块都绣着小小的太阳,整整齐齐地叠着,像一堆带着光的小毯子。

第二天一早,王婶陪着晓芸去镇上。李记裁缝铺在镇东头,门面不大,门口挂着块蓝布招牌,上面写着“李记裁缝铺”西个黑字。李老板正在铺子里裁布,看见她们进来,赶紧放下剪刀。

“王婶,芸儿,你们来啦!布巾缝好了?”李老板笑着问。

晓芸把竹篮递过去,有点紧张:“李老板,您看看,是不是您要的样子。”

李老板拿起一块布巾,仔细看了看针脚,又摸了摸布料:“好!太好了!这针脚比我铺子里的伙计缝得还密,这太阳绣得也俏,供销社肯定喜欢!”他从抽屉里拿出两块五毛钱,递给晓芸,“这是工钱,以后你要是有空,每个月给我缝一百块布巾,我给你六分钱一块,怎么样?”

晓芸接过钱,手指捏着硬硬的纸币,心里又热又暖——这是她靠缝纫赚的第一笔“大钱”,够买十斤玉米面,还能买一袋肥料。她赶紧点头:“谢谢李老板,我一定按时缝好!”

从裁缝铺出来,王婶拉着晓芸去了供销社,买了一袋肥料和两斤玉米面,还帮她把摔破的铁皮桶送到铁匠铺补好。铁匠铺的师傅看晓芸是个孩子,没收她多少钱,还特意把桶边磨得光滑,怕她受伤。

走在回家的路上,晓芸提着肥料和玉米面,抱着补好的铁皮桶,心里满是踏实。春风吹在脸上,暖暖的,路边的野草都绿了,地里的麦苗在风里晃,像在跟她打招呼。

她想起娘以前说的“日子就像缝布,一针一线都要扎实,才能缝出好光景”,现在她终于明白了——靠自己的手,靠王婶的帮衬,靠李老板给的机会,她真的能缝出好光景,真的能靠自己活下去。

回到家,她先把肥料撒在麦地里,看着麦苗吸饱了养分,长得更精神了,心里别提多高兴。然后她把玉米面放进米缸,把补好的铁皮桶放在灶间,擦得干干净净——这桶虽然补过,却比以前更结实了,像她一样,经历过风雨,却更坚强了。

晚上,她坐在煤油灯前,又拿出布,开始缝新的布巾。铜顶针在食指上转了转,她想起李老板的话,想起地里的麦苗,嘴角忍不住扬起来。

她不知道,这只是她缝纫事业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订单等着她,还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她——比如嫂子更隐蔽的刁难,比如缝纫时遇到的技术难题。但她知道,只要她不放弃,只要还有王婶这样的人帮她,她就一定能扛过去,就像地里的麦苗一样,在春风里茁壮成长,朝着太阳的方向,长出满满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XXC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晓芸的春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XC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