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暮春,皖北林家村的麦苗己经长到膝盖高,风一吹就掀起绿浪,带着青涩的麦香。晓芸坐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缝布巾,竹篮里己经叠了二十多块,每块角上都绣着小小的太阳——再过两天就要给李记裁缝铺送货,她得赶在交货前缝完剩下的三十块。
铜顶针在食指上磨得发亮,针穿过细棉布时,发出轻微的“嗤啦”声。她刚缝完一块,就听见村口传来王婶的喊声:“芸儿!快出来看看!你爹的老战友来了!”
晓芸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针差点掉在布上。爹的老战友?她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记得是个高个子的叔叔,叫赵建军,当年和爹一起在部队待过,后来转业去了外地,再也没联系过。他怎么会来?
她赶紧放下布巾,往村口跑,心跳得飞快。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就看见王婶陪着一个穿着军绿色外套的男人站在那里,男人手里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头发己经有些花白,眼角有深深的皱纹,却还是能看出年轻时的硬朗。
“你就是芸儿吧?”男人看见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我是你赵叔,赵建军,跟你爹是老战友。听说你爹走了,我特意从外地来看看你。”
晓芸看着赵叔,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哽咽着说:“赵叔……”她想起小时候,赵叔来家里做客,爹抱着她,赵叔给她塞糖,还说要带她去城里玩,可后来因为路远,再也没见过。
“这是给你带的玉米面和红薯干,还有点粮票,你一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拿着补贴补贴家用。”赵叔把布包递过来,布包沉甸甸的,还带着路上的风尘味。
晓芸刚要伸手接,就听见身后传来尖利的骂声:“你是谁啊?在这儿装什么好人!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
她回头一看,张玉梅抱着侄子,叉着腰站在不远处,脸上满是凶相。赵叔愣了一下,皱着眉问:“你是?”
“我是她嫂子!”张玉梅快步走过来,一把推开晓芸,指着赵叔的鼻子骂,“你是不是来骗钱的?我家芸儿小,好欺负,你就想来占她便宜?我告诉你,没门!赶紧拿着你的东西滚,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你怎么说话呢?”赵叔的脸色沉了下来,“我是芸儿爹的老战友,来看望孩子,给她带点东西,怎么就成骗钱的了?”
“不是骗钱是什么?”张玉梅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哭起来,“我们家穷,养不起闲人,你要是真心想帮,就给我家娃买两身新衣服,给我买两斤猪肉!不然就是假好心,想让芸儿以后跟你走,占我们林家的便宜!”
村口的人越聚越多,都围着看热闹,有人小声议论:“玉梅这也太过分了,人家好心来帮忙,怎么还骂上了”“就是,芸儿多可怜啊,有个人帮衬多好”“玉梅就是怕芸儿有了靠山,以后不听她的了”。
晓芸急得满脸通红,想拉张玉梅起来,却被她甩开:“你别碰我!今天他不留下好处,就别想走!”
赵叔看着张玉梅撒泼的样子,又看了看晓芸委屈的眼神,叹了口气:“这位嫂子,我是真心想帮芸儿,不是来吵架的。这些东西你要是不放心,就让王婶转交,总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王婶?王婶也不是什么好人!”张玉梅瞪着王婶,“你们俩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想把芸儿的东西骗走?我告诉你,没门!芸儿是我们林家的人,她的事就得听我的!”
王婶气得脸都白了,指着张玉梅说:“玉梅,你别太过分!芸儿爹的老战友好心来看她,你不感恩就算了,还在这儿撒泼打滚,你就不怕你家娃以后学你?”
“我家娃学不学跟你没关系!禾稼0717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张玉梅还在闹,侄子被她吓得哭了起来,她却不管不顾,只顾着骂。
赵叔摇了摇头,把布包递给王婶:“王婶,麻烦你把这些东西交给芸儿,我还有事,先走了。以后要是芸儿有困难,让她给我写信,地址我写在这张纸上了。”
王婶接过布包,赶紧说:“赵叔,你别跟她一般见识,以后有空再来。”
赵叔点了点头,又看了晓芸一眼,眼神里满是心疼:“芸儿,好好照顾自己,有困难就给赵叔写信。”说完,他转身就走了,背影在尘土里越来越远。
晓芸站在原地,眼泪掉个不停,手里攥着赵叔留下的地址,纸上的字迹刚劲有力,像爹的字一样。她想喊住赵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看着他走,心里又委屈又感激——赵叔千里迢迢来帮她,却被嫂子骂走,连口热水都没喝上。
“哭什么哭?人家走了正好,省得骗你的东西!”张玉梅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抱着侄子就往村里走,还不忘回头瞪晓芸一眼,“你别以为有人帮你就了不起,你要是敢跟外人串通,我就把你赶出去!”
晓芸没理她,跟着王婶回了家。王婶把布包打开,里面有十斤玉米面、五斤红薯干,还有十块钱的粮票,都是那个年代最金贵的东西。
“芸儿,你别跟你嫂子置气,她就是眼红,怕你有了靠山,以后不听她的了。”王婶把粮票递给晓芸,“这些东西你收好了,玉米面留着自己吃,红薯干可以拿到镇上换点钱,粮票买东西方便。”
晓芸接过粮票,指尖捏着硬硬的纸片,眼泪又掉了下来:“婶,赵叔好不容易来一趟,却被嫂子骂走了,我对不起他。”
“傻孩子,这不怪你,是你嫂子太过分。”王婶拍了拍她的肩,“以后赵叔还会来的,等你嫂子想通了,就不会再这么闹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种地,好好缝布巾,把日子过好,才对得起你爹和赵叔的心意。”
晓芸点了点头,把玉米面倒进米缸,红薯干放进木箱,粮票贴身藏好——这是赵叔的心意,是爹的老战友对她的牵挂,她不能辜负。
当天晚上,她坐在煤油灯前,给赵叔写了一封信,告诉赵叔东西收到了,谢谢他的帮助,还跟他说地里的麦苗长得很好,布巾也缝得很顺利,让他放心。她把信叠好,放进信封,准备明天让去镇上的王婶帮忙寄出去。
写完信,她又拿起布巾,继续缝。铜顶针在食指上转了转,她想起赵叔的话,想起爹的样子,想起王婶的帮助,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嫂子的刁难虽然让她委屈,却不能让她放弃——她要靠自己的手,靠这些帮助她的人,把日子过好,让爹在天上放心,让赵叔知道,他没有白帮她。
她不知道,赵叔的出现,不仅给她带来了物资上的帮助,还为她后续的生活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以后当她遇到更大的困难,比如麦子受灾、缝纫订单出问题时,赵叔会再次伸出援手,给她寄来种子和钱,帮她渡过难关。而嫂子这次的撒泼,也让村里更多人看清了她的真面目,以后再遇到矛盾,大家都会站在晓芸这边,为她说话。
夜深了,煤油灯的光摇摇晃晃,照在布巾上的太阳图案上,亮得像真的太阳一样。晓芸缝完最后一块布巾,把它叠好放进竹篮里,心里满是期待——明天把布巾送到裁缝铺,拿到工钱,就能给麦地里再施点肥,说不定秋收能有个好收成。
她躺在床上,摸着贴身的粮票,想起赵叔的笑容,想起王婶的关心,想起地里的麦苗,嘴角忍不住扬起来。虽然日子还有很多困难,但她知道,只要她不放弃,只要还有人愿意帮她,她就一定能扛过去,就像地里的麦苗一样,在风雨里成长,在阳光下收获。
(http://www.220book.com/book/XXC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