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安远侯府,沈疏影的心绪仍停留在墨香斋那排高大的书架之间,停留在谢不逾那双深邃探究的眼眸里。她坐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着那本他最后推荐的《守城录》,书页间似乎还萦绕着那股清冷的松木气息。春桃端了茶点进来,见她出神,忍不住小声问道:“小姐,您自打从书肆回来,就一首在笑。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
沈疏影回过神,摸了摸自己的嘴角,才发现那里确实噙着一抹不自觉的弧度。她敛了敛神色,轻声道:“不过是读到一本好书,心有所得罢了。”
这“心有所得”,几分在书,几分在人,只有她自己清楚。
接下来的几日,沈疏影潜心研读那本《守城录》。这书并非简单的城防工事记录,更多是论述守城之道中的人心、物资、应变之策,其中一些思想,竟与现代的危机管理和系统工程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她一边读,一边用现代的思维加以注解和理解,收获颇丰。
她深知,上一次的“偶遇”只是投石问路,下一次的“交锋”,必须更有分量,才能真正在他心中留下印记。而“兵法是谢不逾的铠甲,也是通往他内心的一条小径。”
机会比她预想的来得更快。
五日后,安远侯府收到一份颇为意外的帖子——七皇子萧煜在府中设小型清谈会,邀约几位年轻子弟探讨时政兵法,帖子上竟也署了沈疏影的名字。沈疏影略一思忖,便明了这大概是谢不逾那日书肆一遇后,某种默许下的推动。萧煜与谢不逾交好,此举既是对她的一种试探,也可能是一种接纳的信号。
清谈会那日,沈疏影选了一身月白云纹的襦裙,妆容清雅,气质沉静,与从前原主那般艳俗张扬的模样判若两人。她到得不早不晚,萧煜亲自在门口迎客,见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沈小姐肯赏光,蓬荜生辉。”萧煜笑容爽朗,姿态随意,并无太多皇室架子。
“七殿下相邀,是疏影的荣幸。”沈疏影落落大方地回礼,目光掠过花厅,果然在靠窗的位置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谢不逾依旧是一身墨色常服,独自坐在那里,指尖轻扣桌面,仿佛与周遭的热闹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他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抬眼望来,目光相接的瞬间,沈疏影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眼中并无波澜,只是极轻微地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清谈开始,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近日边境的小规模摩擦。在座的多是勋贵子弟,有的慷慨激昂主战,有的老成持重主和,但言论大多流于表面,或基于家族立场,少有真知灼见。
萧煜适时将话题抛给了沉默的谢不逾:“不逾,你久在军中,对此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谢不逾放下茶盏,声音平静无波:“边境之患,非一日之寒。单凭一战之功,难解根本。需练兵、屯田、抚民三者并行,方是长久之计。”言简意赅,却首指核心。
有人追问:“谢兄此言有理,但屯田抚民耗时日久,眼下冲突又当如何?”
谢不逾淡淡道:“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当前应以巩固边防、清除内奸为首要,避免贸然出击,落入圈套。”
这时,一个略带挑衅的声音响起,出自一位与谢不争交好的子弟:“谢公子此言,未免过于保守怯战了吧?莫非是‘玉面修罗’的威名,只在自家府内好用?”话音落下,厅内响起几声压抑的窃笑。
谢不逾眼皮都未抬,仿佛没听见这拙劣的挑衅,周身气息却骤然冷了几分。
沈疏影心中微叹,这些人永远只看到他表面的冷硬和狠厉,却不懂他每一步决策背后的审慎与远见。她放下茶盏,声音清越,不高却足以让每个人都听清: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谢公子所言‘先为不可胜’,正是伐谋之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善之善者。盲目主战,逞一时之勇,若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计,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书后,我靠宠反派逆天改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损兵折将,动摇国本,岂非因小失大?”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刚才发声那人,继续道:“更何况,谢公子在军中凭的是实打实的军功,是麾下将士的信服,而非口舌之争或家族荫庇。这位公子若对其策略有疑,不妨也去边境历练一番,拿出比‘巩固边防、清除内奸’更高明的方略来?”
她语速平缓,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从容。厅内瞬间安静下来,先前挑衅那人面红耳赤,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萧煜眼中闪过激赏,抚掌笑道:“好一个‘上兵伐谋’!沈小姐见解精深,令人佩服。”
沈疏影微微欠身:“殿下过奖,不过是平日喜读杂书,偶有所得,在谢公子和各位面前班门弄斧了。”她巧妙地将功劳归于“杂书”,既解释了自身知识的来源,又不显得过于突兀。
自始至终,谢不逾都没有说话。但沈疏影能感觉到,他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专注,带着一种全新的、近乎锐利的审视。那目光不再是纯粹的探究和怀疑,而是掺入了一丝真正的、对等交流的意味。
清谈会后,众人移步花园用些茶点。沈疏影故意落后几步,在一处紫藤花架下驻足。不过片刻,身后便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她转过身,对上谢不逾深不见底的眼眸。
“沈小姐对兵法,似乎不止是‘偶有所得’。”他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沈疏影心中微紧,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校开始了。她抬起头,坦然迎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疏影深知纸上谈兵终是浅薄,不及谢公子亲身历练来得深刻。只是觉得,前人智慧与今时局势结合,或能有些许启发。”
“哦?何种启发?”他向前一步,两人距离拉近,紫藤花的阴影笼罩下来,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沈疏影深吸一口气,将这几日研读《守城录》的心得,结合现代一些关于资源管理、信息战和心理战的模糊概念,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阐述出来:“譬如守城,固守城墙固然重要,但城内民心向背、粮草调配、信息传递,乃至利用地形天气制造假象迷惑敌军,或许比单纯的城墙高度更为关键。用兵之道,亦同此理,有时攻心为上,瓦解敌人士气,可比正面歼敌更有效率。”
她尽量说得含蓄,但核心思想己然超出这个时代普遍的军事认知。
谢不逾静静地听着,眸色越来越深。她的话语,像一颗石子投入他沉寂的心湖,激荡起层层涟漪。许多他曾在实战中模糊感知、却未能系统总结的规律,竟被她用如此清晰的语言道出。这个女子,一次又一次地颠覆他的认知。
“攻心为上……”他低声重复着这西个字,目光落在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上,“你可知,这番话若传出去,会引来多少非议?”
“疏影只对值得论道之人言说。”沈疏影微微一笑,意有所指。
一阵微风拂过,吹落几片紫藤花瓣,落在她的发间肩头。谢不逾看着她站在花架下的身影,沉静,聪慧,带着一种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奇妙融合的气质。他心中那堵坚冰筑成的墙,似乎又悄然融化了一角。
“那本《守城录》,”他忽然转移了话题,语气放缓了些,“后篇关于巷战与民力运用的部分,颇有见地。你若感兴趣,我那里还有几本类似札记。”
这是一种明确的、释放善意的信号。
沈疏影心中涌起一丝喜悦,从善如流地应下:“那便先谢过公子了。若有疑难,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在她发间停留一瞬,终是没再多言,转身离去。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花径尽头,沈疏影轻轻拂去肩头的花瓣,掌心却微微发热。她知道,今日这番“论兵”,不再是她单方面的“表演”,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流。
她正朝着那颗被坚冰包裹的心,又靠近了一步。而下一步,或许就该轮到那些潜伏在暗处的危机,来检验这初步建立的、脆弱的信任了。远处天际,隐隐有乌云汇聚,预示着风雨欲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Y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