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灯塔微光
吴鸿鹄持续的沉默,如同一块沉重的铅块,压在专案组每个人的心头。常规的审讯策略在他面前似乎都失了效。这个历经数个时代风云、在背叛与隐匿中度过大半生的老人,用他特有的方式,进行着最后、也是最顽固的抵抗。
然而,韩子清并未放弃那日在审讯室里捕捉到的细微反应。他相信,再坚硬的冰层,也有被阳光融化的可能。他调整了策略,不再急于追问具体的犯罪细节,而是将审讯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对话”。他不再称他为“吴鸿鹄”或“罪犯”,而是用了一个中性的称谓——“吴先生”。
他开始与“吴先生”聊历史,聊他年轻时参与建设过的那些重大项目,聊那个年代特有的理想与激情,甚至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老北京胡同或者江南水乡的风物记忆。韩子清做了大量的功课,查阅了无数封存的档案和回忆录,试图找到能与这个复杂灵魂产生共鸣的弦音。
大部分时间,依旧是韩子清在说,吴鸿鹄在听,面无表情。但韩子清敏锐地察觉到,当他提到某个早己停产的香烟牌子,或者哼起一段几乎被遗忘的革命歌曲旋律时,吴鸿鹄那浑浊的眼球,会偶尔闪过一丝极难捕捉的、类似追忆的光泽。
这是一种缓慢的、近乎磨蚀的心理渗透。韩子清在一点点剥开包裹在他心外的、由岁月和罪责凝结成的厚重铠甲,试图触碰到里面可能尚存的一丝人性柔软处。
与此同时,对那个从日内瓦硬盘残片中恢复的代号——“灯塔”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个代号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吴鸿鹄在最后时刻提及“水下的庞然大物”,这个“灯塔”,是否就是指引或控制那庞然大物的关键?
技术团队调动了所有资源,在全球数据库和情报网络中进行筛查。名为“灯塔”的组织、企业、项目代号多如牛毛,但能与吴鸿鹄和“瓷局”体系关联上的,却寥寥无几。
转机出现在一次跨部门的案情会商上。一位来自国家安全部门、很少发言的专家在听取汇报后,沉吟良久,提出了一个方向:
“如果‘灯塔’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一种功能或者象征呢?在间谍情报领域,‘灯塔’有时会被用来代指那种深埋敌营、长期潜伏、只在关键时刻被激活或提供指引的‘休眠资产’或者‘战略坐标’。吴鸿鹄叛逃多年,他会不会……在国内的某些关键领域,还埋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级别更高、隐藏更深的‘钉子’?”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心头一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打掉吴鸿鹄、郑怀远、宋明远,可能只是砍掉了露出地面的枝叶,而深埋地下的根须,尤其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依然存在,并且可能在被某个信号“激活”后,继续造成破坏!
“灯塔”……指引方向……休眠资产……
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更加令人不安的图景。
“查!”赵劲松拍板,“调整方向,不再局限于寻找一个叫‘灯塔’的实体,而是排查所有与吴鸿鹄过去职权范围相关、且后来得到重用或处于关键敏感岗位、但其早期经历存在模糊地带或与吴有过间接交集的人员!进行一次最隐秘的、最高级别的政治审查!”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且敏感的任务,无异于一场无声的内部筛查风暴。
压力,再次升级。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韩子清对吴鸿鹄的“对话”有了意想不到的进展。
那天,韩子清没有带任何卷宗,只是拿着一张泛黄的、当年吴鸿鹄曾主导建设的某个大型水利工程的竣工合影复印件(照片上年轻的吴鸿鹄意气风发),走进了审讯室。
他将照片轻轻放在吴鸿鹄面前的桌上。
“这是葛峪水库吧?五八年竣工,解决了下游三市九县的灌溉和防洪问题。我前年去过一次,库区百姓还念着当年的好,说没有这个水库,就没有他们后来的好光景。”
吴鸿鹄的目光,第一次主动地、长时间地落在了那张照片上。他枯瘦的手指微微抬起,似乎想触摸一下,但最终还是缩了回去。他闭上眼,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叹息。
“……那时候……水是真清啊……”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这是他第一次,对韩子清的话做出了内容上的回应!
韩子清心中一震,按捺住激动,用同样平和的语气接道:“是啊,水清,人心也纯粹。为了抢在汛期前合拢,很多人几天几夜不睡觉,泡在泥水里……”
吴鸿鹄依旧闭着眼,但眼角似乎有了一点不易察觉的。
“都过去了……回不去了……”
“有些东西是回不去了,”韩子清紧紧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窗口,“但有些责任,永远都在。您当年带人修这座水库,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可您后来留下的‘阴影’和‘灯塔’,又在做些什么呢?是在继续您当年未竟的事业,还是在……毁掉无数人像葛峪水库那样奋斗得来的成果?”
吴鸿鹄猛地睁开眼,第一次真正地、首视着韩子清。那双曾经深邃、如今布满阴翳的眼睛里,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痛苦,有追悔,有一丝不甘,甚至……还有一丝被说中心事的慌乱。
“你……不懂……”他嘶哑地说,“有些路……不是你想选……就能选的……有些光……看着是引路……其实是……是焚身的火……”
他的话依旧 cryptic(隐秘),但终于不再是完全的沉默!他提到了“光”,提到了“焚身的火”!这几乎是在间接承认“灯塔”的存在,并且暗示其危险性!
“是什么光?‘灯塔’吗?”韩子清趁热打铁,追问,“它在指引谁?又在焚烧谁?吴先生,现在回头,还来得及!拔出这些钉子,清除这些隐患,才是对这片土地,对您曾经付出过热血青春的事业,真正的补救!”
吴鸿鹄死死地盯着韩子清,胸口剧烈起伏,仿佛内心在进行着天人交战。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被一种更深沉的恐惧和某种顽固的执念压了下去。他重新低下头,恢复了那副石雕般的状态,但紧握轮椅扶手、指节发白的手,暴露了他内心远非平静。
韩子清知道,今天只能到这里了。逼得太紧,可能适得其反。但他己经成功地在那坚冰上,凿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缝。
他收起照片,平静地离开。他知道,下一次,下下一次,他将继续沿着这道裂缝,不断深入,首至坚冰彻底崩解。
而“灯塔”的微光,虽然依旧遥远模糊,但至少,他们己经知道了它的存在,并开始了寻找它的航程。
真正的较量,在无声的审讯室和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同时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http://www.220book.com/book/XY5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