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话说】李秀兰的旧书委托,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知识搭建的桥梁悄然延伸,却让秦淮茹在灶台边感到前所未有的距离。当精神世界开始共鸣,柴米油盐的陪伴该如何安放?看两个女人无声的较量,如何在破烂堆与习题集之间缓缓展开。)
自那日巷口偶遇,李秀兰平静却有力的话语,如同在林向东心湖投下的一颗石子,涟漪至今未平。那本泛黄的《代数习题集》被他带回来后,没有像其他废纸一样被归拢到待卖的角落,而是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西屋那张充当书桌的旧木板箱上,与李秀兰之前给的那些崭新资料放在了一起。
这本旧书混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林向东每次看向它,都会想起李秀兰那双清澈而理性的眼睛,和她说的“知识本身没有高低贵贱”。这句话奇异地安抚了他内心深处因捡破烂而产生的部分屈辱感,却也带来了一种更复杂、更难以言喻的躁动。他开始觉得,自己拾起的,或许不仅仅是废品。
这天是学习小组活动的日子。林向东出门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本《代数习题集》塞进了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秦淮茹在院子里晾衣服,看见他的动作,眼神暗了暗,手下用力,将一件半旧的工装抻得哗哗作响。
小组活动的地点依旧弥漫着严肃认真的气息。李秀兰站在前面讲解着函数图像,声音清晰,逻辑分明。林向东坐在下面,努力集中精神,但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讲台上那个沉静专注的身影。
休息时间,李秀兰照例走下讲台,查看大家的学习情况。她走到林向东身边时,目光在他桌面上扫过,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那本显眼的旧书上。
“这本书,你看了吗?”她轻声问道,语气里没有惊讶,仿佛早就预料到它会出现在这里。
林向东有些局促地点点头:“翻……翻了一下。有些例题,确实挺难的。”
“哪一部分觉得困难?”李秀兰很自然地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拿起那本习题集,随手翻动着。她的手指纤细白皙,点在泛黄的书页和那些陈旧的钢笔字迹上,形成一种奇特的对比。
林向东指了几个他反复琢磨也不太明白的题型。李秀兰微微侧身,靠近了些,开始低声为他讲解。她的发丝偶尔会随着动作轻轻拂动,带来一丝极淡的、不同于皂角清香的,像是某种雪花膏的干净气味。
“这里,关键是要理解这个变量的转换关系……”她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条理极其清晰,将复杂的数学逻辑拆解得明明白白。
林向东屏住呼吸,努力跟上她的思路。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靠近时带来的微弱的体温和那干净的气息,这让他心跳有些失序,注意力反而更难集中了。他不敢侧头,只能用眼角余光瞥见她专注的侧脸和轻轻颤动的睫毛。
“明白了吗?”讲解告一段落,李秀兰抬起头,看向他。
林向东猛地回过神,脸上有些发热,连忙点头:“明……明白了!谢谢李同志!”
“不客气。”李秀兰合上书,递还给他,目光在他略显慌乱的脸上一扫而过,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这本习题集虽然旧,但基础打得很扎实。坚持下去,对你有好处。”
她站起身,准备走向下一个同学,却又像是想起什么,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林向东,语气依旧平淡自然:“对了,林向东同志。如果你以后再去……收旧书,可以帮我留意一下有没有类似的老版本理科教材或者参考书吗?我觉得这些旧教材的编写思路,有时候比现在的更有启发性。”
林向东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李秀兰……让他帮忙留意旧书?这并非施舍,也并非单纯的鼓励,更像是一种……平等的委托?一种基于共同“需求”的交流?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混杂着受宠若惊和一种被认可的微醺感。他几乎是立刻点头:“好!好的,李同志!俺一定帮你留意!”
李秀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开了。
然而,这短暂的交流,这看似平常的“委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新的石子,在林向东心里激起了更大的波澜。也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他和李秀兰,在那个“捡破烂”的、他一度深感自卑的世界里,微妙地联结了起来。
活动结束,林向东推着车,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几分。他脑子里不再是捡破烂的难堪,而是盘旋着函数图像和李秀兰清晰的讲解声,以及她那句“帮我留意一下旧书”。
回到小院时,秦淮茹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听到动静,她探出头来,目光先是习惯性地扫过他车把上空空如也的麻袋(今天他去学习,并未收获),然后落在他脸上,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眉宇间那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与往日不同的光彩。
这种光彩,秦淮茹很陌生。那不是捡到值钱破烂的喜悦,也不是吃饱饭后的满足,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振奋?她心里那根敏感的弦又被拨动了。
“今天学习……挺顺利?”她一边炒着菜,一边状似随意地问道,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掩盖了她语气里的一丝不自然。
“啊?嗯,挺顺利的。”林向东还沉浸在那种微妙的情绪里,回答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放下书包,看着秦淮茹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忽然想起李秀兰那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书写公式的手,再看看秦淮茹这双因常年劳作而显得有些粗糙、沾着油渍的手,心里没来由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明晰的情绪。
他甩甩头,试图驱散这莫名的气氛,走过去想帮忙烧火。
“不用,马上好了。”秦淮茹拒绝了,声音有些硬邦邦的。她将炒好的青菜盛进盘子,动作幅度有些大,几滴油溅了出来,烫在手背上,她也只是皱了皱眉,没吭声。
晚饭时,气氛再次变得有些沉闷。林向东还想着李秀兰提到的旧书的事,盘算着明天该去哪些以前不太关注的废品店或者旧书摊转转,有些食不知味。
秦淮茹看着他出神的样子,心里那股酸涩和不安越发浓重。她忍不住又开口,这次带着更明显的试探:“那个李同志……今天又给你们讲啥新知识了?”
林向东“嗯”了一声,顺口答道:“讲了函数。她还看了俺带去的旧习题集,给俺讲了几道题。”他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类似于“汇报”或者说“分享”的意味。
秦淮茹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旧习题集?他什么时候带的?她怎么没看见?是那天他藏起来的那本吗?那个李秀兰,不仅不嫌弃他捡破烂,还看他的旧书,给他讲题?
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向她袭来。她不懂函数,不懂习题集,她只知道,那个叫李秀兰的女人,正在以一种她完全无法介入、也无法理解的方式,一步步地靠近林向东的世界。而她能做的,似乎只有日复一日地守着这个院子,洗衣、做饭、带孩子。
这种认知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自卑。她低下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连平日里觉得喷香的炒青菜,此刻也味同嚼蜡。
夜里,林向东在灯下翻看那本《代数习题集》,李秀兰讲解过的那些题目,似乎真的变得清晰了许多。他感到一种久违的、汲取知识的充实感。而这种感觉,是和李秀兰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此同时,秦淮茹在里屋,听着外间偶尔传来的翻书声,看着身边熟睡的小当,心里一片冰凉。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和林向东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流言蜚语,还有一条更深、更宽的鸿沟。而那个叫李秀兰的女人,正轻盈地站在鸿沟的对岸。
李秀兰种下的那颗名为“共同兴趣”与“精神共鸣”的种子,开始悄无声息地发芽,它带来的养分滋养着林向东,却也像藤蔓一样,开始悄然缠绕、拉扯着原本维系着小院平衡的那根脆弱的情感纽带。秦淮茹的危机感,在这一夜,变得无比具体而尖锐。
---
(http://www.220book.com/book/XZ7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