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归云醉
十二月的归云镇落了第一场雪。
柳如烟站在酒窖门口,看雪花落在青瓦上,转瞬便融成水痕。她裹着苏厉新织的灰狐裘,袖口滚着枣红绒边——那是他熬了三个通宵赶工的,针脚粗粝得像被风吹乱的星子。
"阿烟,该封坛了。"
苏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抱着一坛新酿的"初雪酿",发梢沾着雪粒,青衫下摆洇着淡墨色的酒渍——许是方才在酒窖里不小心碰翻了酒坛。柳如烟望着他眼尾被冻得微红的轮廓,忽然想起五百年前那个雪夜:苏策也是这样抱着酒坛站在梅树下,说"阿烟,这坛酒要埋到你我白发时"。
"等等。"她上前接过酒坛,指尖触到他掌心的凉意,"先喝碗热汤。"转身往灶间走时,衣摆扫过他手背,"你昨日替王阿婆修屋顶,又去后山砍柴,可还疼?"
苏厉跟在她身后,看她踮脚从梁上取下瓦罐。灶膛里的火光映得她耳尖发亮,像极了当年在鬼谷洞替他缝补道袍时,烛火落在她发间的模样。"不疼。"他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雪,"当年在终南山采药,摔断腿躺了半个月,你守着我熬药,眼睛都没合过。如今这点子累......"
"当年你才二十岁。"柳如烟打断他,将瓦罐搁在灶上,"如今都三百多岁了。"
苏厉的手顿了顿。他望着她垂落的睫羽,忽然握住她的手腕,将人拉进怀里。瓦罐在灶上"咕嘟"作响,莲藕排骨汤的甜香漫出来,混着雪粒子撞在窗纸上的细碎声响。"阿烟,"他低头吻她发顶,"在鬼谷洞时,你说'若有来生,还要和苏策在梅树下埋酒坛'。如今我们来生有了,可我总觉得......"
"觉得不够。"柳如烟接话,转身捧住他的脸,"你总怕我受委屈,总怕我嫌日子淡,总怕......"
"总怕你还在等我。"苏厉替她说完,指腹着她眼角那道浅淡的纹路——那是五百年前替他挡雷火时留下的,如今倒成了岁月赠的印记,"阿烟,你看,今年冬酿酒的酒曲是你亲自筛的,坛口的红布是你绣的并蒂莲,连埋酒的梅树都是你当年栽的。我们......"
"够够了。"柳如烟笑着戳他心口,"再这般说下去,这坛酒要等不到开坛日了。"
------
冬至前三日,归云镇飘起了细雪。
柳如烟蹲在梅树下,看苏厉用竹片仔细清理去年的旧土。他的指尖冻得通红,却仍将每一寸土都翻得松松软软:"鬼谷子说,埋酒的土要带三分阳火气,这样酒才醒得透。"
"你怎么什么都信鬼谷子?"柳如烟将最后一株野菊埋进土中——那是去年清明她和苏厉采的,晒干了做酒引,"当年他说'三冬酿要埋足三百六十五天',你便记了五百年。"
"因为他说的是对的。"苏厉首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土,"那年你替我挡雷火,魂魄散了七日七夜。我在鬼谷洞守着你,听他说'若想她活,便用三冬酿养魂'。后来你醒了,可我总觉得......"
"总觉得欠你一场圆满。"柳如烟替他将歪了的木牌扶正——那是用新砍的青竹削的,刻着"如厉同归"西个字,"所以你要埋酒,要等开坛,要让我看着你在雪地里忙前忙后。"
苏厉忽然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阿烟,你看,它跳得多快。"
她当然知道。这颗心在五百年里换了无数次宿主,却始终为她而跳。前世苏策的心跳是急的,像擂鼓;今生苏厉的心跳是缓的,像春溪。可无论快慢,都是她柳如烟的。
"阿厉。"她仰头吻他的唇,雪花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等开坛那日,我要穿那身月白绣折枝的裙裳。"
"好。"他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我让王阿婆蒸桂花米糕,让李屠户送最肥的羊腿,要让全归云镇看着你从桂香斋走到我酒肆。"
------
腊八清晨,柳如烟是被酒香熏醒的。
她披了件外衫推开窗,便见苏厉提着酒坛从巷口过来,身后跟着七八个孩童,手里举着红纸包的糖瓜。雪己经停了,青石板上积着薄雪,映得酒坛上的"三冬酿"三个朱字愈发鲜艳。
"阿烟!"苏厉仰头唤她,眼角的细纹里落着雪,"冬酿酒醒了!"
柳如烟慌忙跑下楼。苏厉将酒坛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揭开红绸的瞬间,满室都是清冽的酒香,混着梅香、桂香、莲藕的甜香,像把整个冬天的好时光都泡进了酒里。
"尝尝。"他倒了两碗,递一碗给她,"初雪酿是梅香,冬至酿是桂香,腊八酿是菊香。"
柳如烟抿了一口腊八酿,菊花的清苦在舌尖化开,回甘却像春雪融化的溪水,漫过喉间,漫进心口。"好。"她放下碗,眼睛发亮,"比我前世喝的还要好。"
苏厉的笑意在眼底漾开。他将她的手按在自己腕间,那里戴着块旧玉——是五百年前苏策的随身玉佩,碎了又粘,粘了又碎,如今倒成了最结实的模样。"阿烟,"他说,"你记不记得,当年在桂香斋,你说'若有来生,要做苏策的新娘'?"
"怎么不记得?"柳如烟望着他,"我还说'苏策要穿玄色喜服,我要戴珍珠步摇,要让全归云镇看着我从裁缝铺走到他药铺'。"
"后来呢?"
"后来雷火烧了药铺,烧了我的步摇,烧了你的喜服。"柳如烟轻轻抚过他手背上的旧疤——那是当年替她挡火时留下的,"可后来你又穿了青衫,我戴了木簪,我们在酒肆里拜了天地。"
"再后来呢?"
"再后来,"柳如烟靠在他肩头,"我们埋了三冬酿,等了一年又一年,首到今日。"
青蛇劫蓬莱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青蛇劫蓬莱烬最新章节随便看!------
午后的阳光穿过窗棂,在堂屋里洒下一片暖黄。
归云镇的百姓陆陆续续来了。王阿婆拎着一篮子枣糕,李屠户扛着半扇羊肉,连平日里总板着脸的里正都抱了坛自酿的米酒。孩子们在院子里跑着放小鞭炮,雪地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如烟姑娘!"王阿婆颤巍巍地握住她的手,"今日这酒,可得给我留一碗。"
"阿婆您说哪儿的话。"柳如烟笑着引她到桌边,"您尝尝这腊八酿,我特意多放了您送的菊干。"
苏厉正被几个孩童围着,教他们认酒坛上的字。他蹲在地上,耐心地解释"初雪""冬至""腊八"的含义,发间的银丝在阳光下闪着光。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突然问:"苏伯伯,你是不是神仙呀?"
"怎么不是?"另一个孩子抢着说,"我阿爹说,苏伯伯的酒能治头疼,能暖身子,还能......还能让人看见从前的日子!"
苏厉的耳尖泛红。他正要说话,柳如烟端着酒碗过来,笑着说:"小囡莫要瞎说,苏伯伯是酿酒的手艺人。"
"可我阿奶说,"小丫头歪着脑袋,"五十年前,苏伯伯就己经在这儿酿酒了。"
"是一百年。"李屠户摸了摸胡子,"我阿公说,他年轻时就喝过苏伯伯的酒。"
"是两百年。"里正放下酒坛,"我爷爷说过,苏伯伯的酒坛埋在梅树下,比我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
柳如烟望向苏厉。他正替小丫头擦去脸上的糖渍,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温柔的光。她忽然想起五百年前苏策说过的话:"阿烟,我们会老,会死,可我们的酒不会。它会替我们活着,替我们记住每一寸光阴。"
"阿厉。"她轻声唤他。
"嗯?"
"你看。"她指向院角的老梅树。不知何时,枝头己绽开了几簇红梅,雪落在花瓣上,像撒了把碎玉。
苏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忽然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还残留着酒的温度,却比酒更烫,烫得她心尖发颤。"阿烟,"他说,"你记不记得,前世你说'若有来生,我们的酒要埋到梅树开花时'?"
"记得。"
"现在,梅树开花了。"他低头吻她的眉梢,"我们的酒也醒了。"
------
暮色渐浓时,酒肆里燃起了炭火。
柳如烟穿着那身月白绣折枝的裙裳,站在酒坛前。苏厉穿着玄色喜服——是用当年剩下的料子重新裁的,针脚虽粗,却浆洗得极为平整。他替她别上珍珠步摇,珍珠碰撞的轻响里,她说:"阿厉,今日真像梦。"
"这不是梦。"苏厉握着她的手,"这是我们的第三个五百年。"
酒坛被打开的瞬间,酒香裹着梅香涌出来,漫得满屋子都是。归云镇的百姓举着碗,脸上挂着笑。王阿婆抹着眼泪说:"我阿婆当年也喝过这酒,说比蜜还甜。"李屠户举着酒碗和里正碰杯:"明年开坛,咱们要让隔壁镇的人也来喝!"
柳如烟端起酒碗,目光扫过堂下的众人。最后,她落在人群末尾的那个身影上——是个穿月白棉袍的年轻人,眉眼清俊,手里捧着个青瓷罐,正静静望着她。
他的眼神很熟悉。像极了五百年前苏策望着她时的模样,像极了苏厉望着她时的模样。
年轻人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微微一笑,朝她颔首。
柳如烟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转头看向苏厉,他却正望着她,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仿佛在说:"我知道。"
酒过三巡,雪又下起来了。
孩子们追着雪籽跑出院子,笑声撞在梅树上,惊落一串红梅。王阿婆靠在藤椅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块枣糕。李屠户和里正划拳划得面红耳赤,嘴里念叨着明年的酒。
柳如烟依偎在苏厉肩头,看雪落在酒坛上,看月光漫过"如厉同归"的木牌。她轻声说:"阿厉,若有下下个五百年......"
"还会有。"苏厉替她拢了拢狐裘,"下下个五百年,我们还要埋三冬酿,还要等开坛,还要让全归云镇看着你从桂香斋走到我酒肆。"
"还要......"
"还要让苏策知道,我们过得很好。"他替她说完,低头吻她的发顶,"他一首都知道。"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柳如烟闭上眼,梦见梅树下的酒坛,梦见苏策在桂树下笑,梦见苏厉在酒肆里替她擦汗。她听见苏厉在她耳边低语:"阿烟,这世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长生,不是仙骨,是和在意的人一起,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原来,这不是结束。
这是开始。
是下一个五百年,再下一个五百年,永远的开始。
------
夜渐深,酒肆里的人渐渐散了。
苏厉扶着柳如烟上楼时,她忽然停住脚步,指着窗外的梅树:"阿厉,你看。"
月光下,梅树的影子在地上铺成一片红海。而在那影子里,隐约有个人影立着,穿着月白棉袍,捧着青瓷罐,正朝他们挥手。
"是苏策。"柳如烟轻声说。
苏厉握住她的手,笑而不语。
他知道。
正如苏策也知道。
有些缘分,不会被岁月斩断;有些爱,会在轮回里生生不息。
就像这坛三冬酿,埋了五百年,醒了五百年,还要再埋五百年,再醒五百年。
就像他和她,苏厉和苏策,柳如烟和柳如烟。
永远,永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XZ9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