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镇上还飘着淡淡的薄雾,周时就跟着爸爸推着空竹车往农资店走——今天要把摆摊的“大家伙”置办齐,小推车、煤气罐、铁锅,一样都不能少。竹车是爸爸年轻时用来拉化肥的,轮子上的花纹磨平了一半,推起来“吱呀”响,却结实得很,刚好能装下他们要买的东西。
“先去旧货市场看看小推车,新的太贵,旧货市场的结实还便宜。”爸爸熟门熟路往巷子里拐,周时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写好的清单:小推车、煤气罐(租)、大铁锅、不锈钢碗×30、一次性筷子。清单是昨晚熬夜列的,每个项目后面都标了预算,生怕买超了。
旧货市场里满是旧家具和农具,铁制的小推车摆了一排,有的轮子坏了,有的车架锈了。爸爸蹲在一辆蓝色小推车前,用手晃了晃车架:“这个好,车架是厚铁的,轮子是新换的,推着稳。”他又试了试车斗的容量,“能放下煤气罐、铁锅,还能腾个地方放碗具,刚好。”
老板走过来,笑着说:“这是前阵子餐馆倒闭收的,没怎么用,给你们算便宜点,一百五。”
周时赶紧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昨天妈妈刚给了三百块,够买。他跟爸爸对视一眼,点点头:“行,就这个!”付了钱,爸爸把小推车扛上竹车,周时在后面扶着,心里满是欢喜——这可是他摆摊的“主力装备”,以后就靠它拉着食材跑县城了。
接下来去租煤气罐。镇上的液化气站在街尾,老板是爸爸的老熟人,听说周时要摆摊,笑着说:“给你算便宜点,一个月五十,罐和减压阀都给你配齐,用完了来换就行。”爸爸付了押金,老板帮他们把煤气罐绑在竹车上,反复叮嘱:“用的时候别碰明火,检查好接口,别漏气。”
最后去五金店买铁锅和碗具。铁锅要选深底的,能一次煮十碗面,老板推荐了一口铸铁锅:“这个锅厚,煮面不容易糊,还保温。”周时试了试重量,虽然沉,却很稳,付了六十块。不锈钢碗选了中等大小的,刚好能装下一碗面,三十个碗堆在竹车里,闪着银亮的光;一次性筷子买了两捆,用干净的塑料袋装着,老板还送了一沓油纸,说“打包用着方便”。
往家走的时候,竹车上堆得满满当当,小推车、煤气罐、铁锅、碗具,推起来沉得很,周时和爸爸换着推,额头上的汗浸湿了衣领,却一点都不觉得累。“等摆摊赚了钱,给你换个新竹车。”爸爸擦了擦汗,笑着说。周时点点头,看着竹车上的工具,心里像揣了团火,热乎得很。
回到家,妈妈早就等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块打磨光滑的旧木板——是爸爸以前做衣柜剩下的,现在要改成招牌。“我昨天琢磨着,招牌得显眼,就写‘周记手工火鸡面’,再标上‘8元一碗,免费试吃’,路过的人肯定愿意尝尝。”妈妈说着,拿出红漆和毛笔,手腕轻轻一动,“周”字就写得苍劲有力,周时凑过去看,忍不住夸:“妈,您字写得真好!”
“以前跟你姥姥学过几天,早忘了,就这还练了半宿呢。”妈妈笑着摆手,却还是把字描得更红了,木板上的字慢慢变得鲜亮,红底黑字(木板是浅褐色,红漆更突出),老远就能看见。弟弟也凑过来,在招牌边角画了个小小的辣椒和面条,歪歪扭扭的,却添了几分活泼。
周时也没闲着,找了块旧木板,钉了个小桌子——桌面刚好能放下酱料瓶、青菜篮和花生碎罐,下面还钉了个小抽屉,用来放零钱和一次性筷子。他又把妈妈找出来的旧保温桶洗干净,试了试保温效果:早上煮的面,到中午还是热的,刚好能装提前煮好的面坯子,摆摊时不用现煮,省时间。
从这天起,每天晚上的院子都亮着灯,一家人各忙各的,却透着说不出的热闹。妈妈坐在灶台前做酱料,锅里的油“滋滋”响,香料和辣椒的香味飘满院子,她一边炒一边哼着老歌,手里的锅铲翻得又快又匀;周时在旁边煮面,一口大铁锅放在土灶上,水开后下面坯子,煮到浮起来就捞出来,沥干水分装进保温桶,每装一层就撒点干面粉,防止粘连,他还会特意留一碗,给弟弟当夜宵;爸爸则蹲在小推车旁检查工具,拧紧煤气罐的接口,擦干净铁锅的锅底,把不锈钢碗摆得整整齐齐,偶尔还会帮妈妈递个调料瓶。
弟弟也不闲着,写完作业就过来帮忙:帮妈妈剥蒜,帮周时擦碗,帮爸爸递扳手,虽然有时候会帮倒忙——把蒜剥得满地都是,把碗擦完忘了收,但没人怪他,反而觉得热闹。有一次,他帮周时装保温桶,不小心把面撒了一地,吓得眼圈都红了,周时赶紧说:“没事,哥再煮一碗,你下次小心点就行。”妈妈也笑着说:“没关系,咱们多煮点,不差这一碗。”
晚上十点多,院子里的灯还亮着。妈妈把做好的酱料装进玻璃瓶,周时把保温桶盖紧,爸爸把工具都收进小推车的抽屉里。一家人坐在石桌旁,喝着妈妈煮的菊花茶,看着院子里准备好的东西——亮红色的招牌靠在墙上,小推车上摆着铁锅和煤气罐,保温桶放在旁边,不锈钢碗在灯下闪着光,心里满是踏实。
“明天早点起,西点就出发,争取五点半到菜市场,占个好位置。”爸爸喝了口茶,叮嘱道。
“我己经把青菜洗好了,用湿纱布包着,明天首接装篮就行。”妈妈补充道。
周时点点头,看着弟弟己经趴在桌上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他画的辣椒图案。他轻轻把弟弟抱起来,心里满是温暖——这就是家的样子,虽然忙,却充满了笑声和期待,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种感觉,比在城里一个人打拼,好太多了。
回到房间,周时躺在床上,却一点都不困。他想起白天买工具时爸爸扛着煤气罐的背影,想起妈妈描招牌时认真的样子,想起弟弟帮忙时笨拙却可爱的动作,心里像被温水泡着,又暖又软。他知道,明天的摆摊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家人在一起,再难的事都能扛过去。
窗外的月光照进房间,落在他放在桌上的清单上,清单上的每一项都打了勾——工具都准备好了,食材也齐了,就差明天的“第一碗面”。周时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心里默默想着:明天,一定要让更多人尝到家里的味道,不辜负一家人的努力。
忙并快乐着,大概就是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摆烂后我靠种田和火鸡面火了(http://www.220book.com/book/MU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