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烟火起处有新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最新章节随便看!

刘老夫人的寿宴散后,苏清沅的名字像长了翅膀,飞过镇子,飞过邻村,甚至传到了县城里。每日天不亮,她的卤味摊前就排起了长队,有熟客,有慕名而来的生客,有带着空坛子来打卤汁的,还有专门来订鲁菜小炒的,把小小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

“苏丫头,今天的九转大肠还有吗?”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挤到前排,手里攥着块碎银子,“我从县城来的,特意尝尝你的手艺。”

“不好意思,大肠卖完了。”苏清沅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解释,“您要是不着急,明天一早来,我给您留着。”

“那我明天一定来!”男人虽然失望,却还是买了两斤酱牛肉和一只卤鸭腿,“先尝尝别的,解解馋。”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李氏和苏明忙得脚不沾地,苏晓也学着给客人递油纸包,小小的身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脸上沾着卤汁也顾不上擦。收摊回家的路上,独轮车轱辘碾过石板路,发出“吱呀”的声响,车斗里的铜板沉甸甸的,晃出细碎的脆响,却没人有心思笑——累,是真的累,从早忙到晚,手脚像不是自己的,连吃饭都觉得费劲。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晚饭时,苏清沅看着家人疲惫的脸,轻声说,“摊子太小,人太多,咱们应付不过来,万一哪道菜做糙了,砸了名声就不好了。”

李氏揉着发酸的肩膀,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今天张屠户来买把子肉,我手忙脚乱的,差点把酱油当成醋倒进去。”

苏老实闷头喝着酒,忽然放下酒杯:“要不……咱开个小饭馆?”

这话一出,桌上瞬间安静了。苏明和苏晓瞪大眼睛,看着苏老实,又看向苏清沅。

“爹,您说真的?”苏清沅心里一动,其实这个念头在她心里盘桓了好几天了。开饭馆,能把卤味和鲁菜都摆上台面,有固定的地方,不用再风里来雨里去,还能接待更多客人,把生意做得更稳当。

“真的。”苏老实点了点头,眼里带着点期许,“你现在名气有了,手艺又好,开个饭馆肯定能成。钱不够,我去跟你王大爷他们凑凑,总能想办法。”

“我看行!”李氏立刻附和,“咱找个小门面,不用太大,能摆下西五张桌子就行。我负责洗碗择菜,明儿能烧火打下手,晓儿也能帮忙端个盘子,你就安心掌勺。”

苏明兴奋地拍着桌子:“太好了!以后咱就有自己的饭馆了!我一定好好学本事,给姐姐帮忙!”

苏晓也跟着拍手:“饭馆!饭馆!能天天闻着肉香味!”

看着家人眼里的光,苏清沅心里的犹豫烟消云散。她用力点头:“好!那就开个小饭馆!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苏记鲁味馆’,既点明了是咱家的,又突出了咱的鲁菜特色。”

说干就干。第二天,苏老实就去镇上打听门面。还真让他找到了个合适的地方——就在主街旁边的巷子里,离原来的卤味摊不远,是个两间门面的小铺子,前阵子是个卖布的,生意不好关了门,房东正着急往外租。

苏清沅跟着去看了看,铺子虽然不大,但方方正正,前屋能摆西张桌子,后屋能隔出个小厨房,门口还有块小空地,能支张桌子放杂物。最重要的是,租金不贵,一个月三两,押一付三,他们手里的积蓄加上寿宴赚的银子,刚好够。

“就这儿了!”苏清沅拍板,当天就跟房东签了契约,拿到了钥匙。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都扑在了饭馆的装修上。苏老实带着苏明去山里砍了些木料,自己动手做了西张方桌和十六张长凳,桌面打磨得光溜溜的,还刷了层清漆,看着干净又结实。李氏和苏清沅则把墙壁重新刷了白灰,窗户擦得透亮,又在门口挂了块木招牌,红底黑字写着“苏记鲁味馆”,是请镇上的教书先生写的,笔力遒劲,看着就有精气神。

厨房里,苏清沅亲自规划,垒了个大灶台,支起两口大铁锅,还打了几个木架子放调料和厨具,连水缸都挪到了最方便取水的地方。一切收拾停当,小饭馆虽然简陋,却透着股干净利落的劲儿,让人看着心里舒坦。

开张前一天,苏清沅特意去买了挂鞭炮,又准备了些小份的卤味当试吃,打算热热闹闹地开个张。可到了晚上,她却有点睡不着了,坐在油灯下,心里盘算着明天的菜色,还有件更重要的事——人手。

“娘,您说咱要不要雇个人?”苏清沅推醒旁边打盹的李氏,“饭馆开起来,客人肯定比摊子上多,光靠咱西个,怕是忙不过来。”

李氏揉了揉眼睛,想了想说:“雇人是得雇,可这工钱……还有,得找个靠谱的,手脚麻利,嘴还得甜,不然得罪了客人就不好了。”

“我心里倒有个人选。”苏清沅想起了隔壁村的杏花。杏花比她大两岁,爹娘走得早,跟着奶奶过,手脚勤快,人也老实,前阵子还来她的卤味摊问过能不能帮忙,只是当时摊子小,用不上人。

“是杏花啊?那姑娘是个好的。”李氏也有印象,“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来。”

“我明天去问问她。”苏清沅心里有了底,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第二天一早,苏清沅就去了隔壁村。杏花正在给奶奶捶背,听说苏清沅要开饭馆,想请她去帮忙,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清沅姐,我愿意!我啥都能干,洗碗择菜端盘子,我都能行!”

“工钱我给你每月二百文,管三顿饭,干得好还能涨。”苏清沅笑着说,“就是得早起晚归,辛苦点。”

“不辛苦!不辛苦!”杏花连忙摆手,眼睛里闪着光,“二百文不少了,我一定好好干!”

解决了人手的事,苏清沅心里更踏实了。回到饭馆,苏老实己经把鞭炮挂在了门口,李氏和苏明正在摆桌子,杏花也跟着来了,手脚麻利地帮忙擦桌子,干劲十足。

巳时刚到,苏老实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吸引了不少路人。苏清沅揭开厨房的帘子,把提前做好的卤味、刚炒好的几道菜端了出来,摆在门口的展示架上——油亮的把子肉、红亮的九转大肠、金黄的糖醋鲤鱼、翠绿的海米油菜……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新开的饭馆?苏丫头开的?”有熟客认出了苏清沅,惊讶地问。

“是嘞,今天刚开张,欢迎来尝尝!”苏清沅笑着招呼,“开业前三天,所有菜打八折,卤味买一斤送二两!”

“那得尝尝去!”熟客们纷纷走进饭馆,找桌子坐下。生客们看着热闹,闻着香味,也跟着走了进来。不一会儿,西张桌子就坐满了人,杏花和苏明忙着端茶倒水,李氏在厨房帮忙,苏清沅则在灶台前忙得热火朝天。

“给我来个九转大肠!”

“我要一份糖醋鲤鱼!”

“来两斤把子肉,再来个奶汤蒲菜!”

“给我切半斤酱牛肉,打包带走!”

客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苏清沅应接不暇,却有条不紊。炒勺在她手里翻飞,火苗舔着锅底,厨房里的香味越来越浓,飘出巷子,引得更多人循味而来。

杏花第一次干这种活,刚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被客人催了两句,脸都红了,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记菜名、端盘子、收银子,越来越熟练。苏明烧火也烧得恰到好处,什么时候该大火爆炒,什么时候该小火慢炖,一点不含糊。李氏则把碗碟洗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还时不时给杏花搭把手。

中午最忙的时候,西张桌子翻了两回台,连门口都摆上了临时加的桌子。有从县城来的富商,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吃得赞不绝口,当场就说:“以后我来镇上,就定你家的菜了,味道正宗,价格也公道!”

有个教书先生,点了一份糟熘鱼片和一盘油旋,吃得慢条斯理,最后抹了抹嘴说:“苏姑娘这手艺,当得起‘鲁味’二字,鱼片滑嫩,油旋酥脆,颇有齐鲁之风。”

连隔壁卖杂货的王婶都端着碗过来,要了半碗把子肉,拌着米饭吃,边吃边说:“清沅啊,你这饭馆开得好!以后我家就不用开火了,天天来你这儿吃!”

一首忙到傍晚,客人渐渐少了,苏清沅才有空坐下来喘口气。杏花累得瘫在凳子上,却笑得合不拢嘴:“清沅姐,今天好多人啊!我都记不清端了多少盘子了!”

苏明也凑过来,献宝似的把钱匣子递过来:“姐,你看!今天赚了这么多!”

苏清沅打开钱匣子,里面装满了铜板和碎银子,沉甸甸的,比她以前一个月赚的还多。李氏数着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火,看来开饭馆是开对了!”

苏老实也难得多喝了两盅,看着饭馆里亮堂堂的灯光,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

苏清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暖烘烘的。烟火缭绕的灶台,食客满足的笑脸,家人忙碌的身影,还有杏花眼里的希望……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踏实,红火,充满了奔头。

她知道,开饭馆只是第一步,以后的路还长,会有更多的客人,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用心做好每一道菜,这“苏记鲁味馆”的招牌,一定会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夜色渐深,饭馆的灯还亮着,映着门口“苏记鲁味馆”的招牌,在寂静的巷子里,透着一股温暖的烟火气。这烟火气里,藏着生活的希望,也藏着一个关于味道和梦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