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晨雾还没散,苏记鲁味馆的灶房就飘出了醇厚的香气。苏清沅系着蓝布围裙,正站在灶台前,盯着砂锅里翻腾的白汤,汤面上浮着层淡淡的油花,像撒了把碎银子,随着火苗的跳动轻轻晃悠。
砂锅里炖的是猪肚鸡汤,昨天特意留着的猪肚洗得雪白,用剪刀剪成菱形的块,和剁成大块的土鸡一起,在冷水里焯去了血沫,又用温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她往汤里加了几片生姜、几颗泡发的红枣,还有一小把枸杞,都是温补的食材,最适合给李氏补身体。
“火再小点,”李氏披着棉袄走进来,手里端着个空碗,“这汤得慢火炖,让滋味一点点渗进肉里,急不得。”她凑到砂锅边闻了闻,眉头舒展开来,“真香,比上次在你外婆家喝的还香,那回你舅妈忘了放红枣,总觉得少点啥。”
“您先坐着歇着,”苏清沅扶着李氏在灶边的小马扎上坐下,“汤还得炖一个时辰呢,等炖好了,先给您盛一碗,放温了再喝,免得烫着。”她转身从盆里捞出卤料包,里面是八角、桂皮、香叶、草果,还有些说不清名字的干草药,是去年从药铺老先生那讨来的方子,卤出来的肉带着股特别的药香,不冲,却格外提味。
昨天杀年猪剩下的下水,除了留着做杀猪菜的,其余的都被苏清沅收拾出来了:猪耳朵刮得干干净净,边缘的细毛用镊子拔得一根不剩;猪蹄剁成了小块,指甲都剪掉了;猪肺、猪肝、猪心用清水泡了一夜,泡得发白,血水泡得差不多了;还有条猪尾巴,短短的,毛茸茸的,苏晓说像条小鞭子,非要留着玩,被苏清沅笑着抢过来,说卤熟了给她当下酒菜。
“这些得分两锅卤,”苏清沅把猪耳朵、猪蹄、猪尾巴放进一个大铁锅里,“这几样耐煮,得先下锅。”她往锅里倒了足够的清水,又把卤料包扔进去,加了两大勺酱油、一勺冰糖,还有小半碗黄酒,“酱油要选老抽,上色;再加点生抽,提鲜;冰糖不能少,卤出来的肉带点回甜,不发苦。”
苏明扛着柴从外面进来,见锅里的卤汤己经冒泡了,凑过去看:“姐,我能先尝块猪尾巴不?去年卤的那个,我啃了半天,连骨头缝里的肉都唆干净了。”
“没熟呢,”苏清沅拍掉他伸过来的手,“等卤透了,让你啃个够。去把那盆猪肝、猪心、猪肺端过来,这些得后放,煮久了就老了,嚼不动。”
苏晓蹦蹦跳跳地跟在苏明身后,手里拿着根干净的竹签:“姐,卤好了能不能串成串?像镇上卤味摊那样,拿着啃着方便。”
“行啊,”苏清沅笑着往卤汤里撒了把盐,“等卤熟了捞出来,让你哥用竹签串上,挂在院里的绳子上,看着就像过年的幌子,红彤彤的,热闹。”
砂锅里的猪肚鸡汤渐渐炖出了浓白的颜色,土鸡的鲜香和猪肚的醇厚混在一起,钻进鼻腔里,暖得人心里发酥。苏清沅用勺子舀了点汤,吹凉了尝了尝,鲜得舌头都要化了,就是盐味淡了点,又捏了小半勺盐撒进去,搅了搅,汤面上的油花立刻聚成了小团。
“娘,您来尝尝汤?”她盛了小半碗,递到李氏面前,“温度刚好,不烫嘴。”
李氏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鸡汤滑过喉咙,暖得五脏六腑都舒展开来。她夹起块猪肚,放在嘴里嚼了嚼,软糯又带着点韧劲,一点腥味都没有,眼里的笑意像汤里的油花一样漾开来:“清沅的手艺越发好了,这猪肚洗得干净,炖得也到位,比药铺的补药还管用。”
“那您就多喝点,”苏清沅又给她盛了些,“这锅汤能炖到晌午,等会儿给您下面条,用这汤下,再卧个鸡蛋,营养着呢。”
灶台上的两个锅都冒着热气,一边是清润滋补的猪肚鸡汤,一边是浓油赤酱的卤味,两种香气在灶房里交织,像两只温柔的手,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头。苏明蹲在灶膛前添柴,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映得他脸上红堂堂的;苏晓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根筷子,时不时往卤锅里戳一下,盼着肉快点熟;李氏靠在门框上,看着孩子们忙活,嘴角的笑意就没断过,连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暖意。
“卤汤开了,”苏清沅掀开卤锅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酱香涌出来,首冲脑门,“把猪肝、猪心、猪肺放进去,再炖一刻钟就行。”她用筷子把食材拨匀,让每块肉都浸在卤汤里,“这些嫩,煮久了就柴了,得掐着时辰。”
砂锅里的猪肚鸡汤炖得差不多了,鸡肉炖得脱了骨,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猪肚也变得软烂,咬下去带着点弹牙的劲儿。苏清沅给李氏盛了满满一碗,里面有肉有汤,还特意挑了块鸡胸脯,撕成细丝,方便她咀嚼。
“慢点吃,”李氏接过碗,又往苏清沅碗里夹了块猪肚,“你也累了半天了,补补。”
苏清沅笑着应了,刚喝了口汤,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外婆的声音:“清沅!炖啥好东西呢?香得我在巷口就闻见了!”
苏晓像只小雀似的冲出去:“外婆!我姐炖了猪肚鸡汤,还卤了好多好吃的!”
外婆被苏晓拉着走进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好的糯米糕:“给你娘带的,配着汤吃,软糯。”她凑到砂锅边闻了闻,连连点头,“这汤炖得地道,你外公在世时最爱喝这个,说喝了冬天不咳嗽。”
“等会儿给您也盛一碗,”苏清沅笑着说,“卤味也快好了,您尝尝我的手艺,比镇上卤味摊的咋样。”
“肯定强,”外婆拍着她的手,“我家清沅的手艺,啥时候差过?”
说话间,卤锅的香气越来越浓,己经到了让人忍不住咽口水的地步。苏清沅看了看日头,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用漏勺把卤好的猪耳朵、猪蹄、猪尾巴先捞出来,放在铺着油纸的大盆里,油纸上立刻洇开一圈圈油痕,泛着酱红色的光。
猪耳朵卤得透亮,边缘的脆骨看得清清楚楚;猪蹄的皮皱巴巴的,却透着油光,用筷子一戳就能进去;猪尾巴卷成个小圈,酱色均匀,看着就入味。苏明拿起块猪尾巴,吹了吹就往嘴里塞,烫得首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香!比去年的还香!姐,你放了啥?咋这么好吃?”
“放了点草果,去腥味的,”苏清沅又把猪肝、猪心、猪肺捞出来,这些卤得颜色略浅些,却更显鲜嫩,“快别吃了,去把竹签拿来,串起来挂在院里的绳子上,晾晾,等会儿街坊来了能尝尝。”
苏明和苏晓手忙脚乱地串着卤味,猪耳朵切成长条,串在竹签上像串小旗子;猪蹄块大,得用两根竹签才串得住;猪尾巴短,串起来像个小灯笼。苏清沅把串好的卤味挂在院里的麻绳上,风一吹,卤味轻轻摇晃,酱红色的油珠顺着签子往下滴,落在地上,引得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过来,在旁边蹦蹦跳跳地啄食。
外婆扶着李氏坐在廊下,看着院里挂着的卤味,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这看着就喜庆,比贴春联还热闹。等会儿让你舅舅来,他最爱啃猪蹄,说啃着解乏。”
李氏喝着汤,看着孩子们在院里打闹,又看着廊下挂着的卤味,忽然叹了口气:“这样真好,比前几年热闹多了。”前几年家里光景紧,杀年猪都舍不得请人,更别说卤这么多下水了,今年不仅杀了猪,还能热热闹闹地炖汤、卤味,日子就像这汤一样,慢慢熬出了滋味。
苏清沅给砂锅里添了些热水,打算再炖一锅汤,留着晚上给大家喝。灶膛里的火还旺着,映得她脸上暖暖的。她知道,这锅猪肚鸡汤补的不仅是李氏的身体,更是一家人的心气,这满院的卤香飘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盼头。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砂锅里,汤面上的油花闪着金光。院外的卤味还在滴着油,香气随着风飘出老远,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笑着问:“苏家这是做啥好吃的呢?香得人走不动道咯!”
苏清沅站在灶前,听着外面的问话,心里甜丝丝的。她往汤里又加了颗红枣,想着等会儿给娘再盛一碗,让这暖乎乎的汤,把日子炖得更久、更甜。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