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余温还没散尽,堂屋的八仙桌上己换上了新的吃食——一盘糖瓜粘得能拉出丝,一碗柿饼晒得蜜色透亮,还有些瓜子、花生堆在青花碟里,像座小小的山。苏老爹点亮了两盏黄铜烛台,烛火在微风里轻轻摇晃,把每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像幅流动的画。
“守岁守岁,就得熬到天明,”外婆盘腿坐在炕头,手里转着串核桃,核桃被盘得油光锃亮,“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守岁得纺线,你外公在旁边劈柴,你娘就趴在桌上打盹,烛火一夜不灭,说是能照走晦气。”
李氏给她添了杯温热的米酒:“娘,您喝点暖暖,这酒不烈,喝着舒坦。”她自己也抿了口,酒液滑过喉咙,带着点米香的甜,“现在不用纺线了,就坐着说说话,也挺好。”
苏清沅正往炭盆里添新炭,红炭“噼啪”地爆开火星,把她的侧脸映得通红。“哥,把那副新牌拿出来,”她扬声对苏明说,“咱玩会儿牌,不然坐着犯困。”
苏明从柜里翻出副新扑克牌,牌面印着“福禄寿喜”的图案,是年前特意买的。“来玩‘抽乌龟’!”他洗牌的手法还生涩,牌在手里滑来滑去,总也洗不匀,惹得苏晓首笑:“哥,你这牌洗得,比和面还费劲。”
“一边去,”苏明故作正经地发牌,“等会儿输了可别哭鼻子。”
虎子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我也要玩!我娘教过我,我会!”他把牌按大小排好,手指在牌上点来点去,像模像样。
舅妈和舅舅坐在另一边,正说着来年的打算。“开春我想在屋后种点黄瓜、豆角,”舅妈剥着花生,“到时候给饭馆送,新鲜还便宜。”
苏大勇抽着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我打算去山里采点草药,前儿听药铺老掌柜说,开春的柴胡最值钱,采回来晾晒干了,能换不少钱。”
苏老爹磕了磕烟袋锅,接口道:“要是采着好药材,给你姐留着,她这身子还得慢慢补。”他看了眼李氏,眼里满是疼惜。
李氏笑着摆手:“我好多了,不用总惦记。倒是清沅,开春饭馆忙起来,别太累着,该雇个人就雇个,钱是赚不完的。”
苏清沅正和苏晓抢一张牌,闻言抬头笑道:“娘放心,我心里有数。等过了年,先把后厨的案子修修,再添口新锅,用着顺手。”
烛火渐渐沉了些,苏清沅换了两根新蜡烛,烛芯“啪”地爆出个灯花,照得满室亮堂。外婆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几枚锃亮的铜钱,用红绳串着。
“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她把铜钱分给苏明、苏清沅和苏晓,又给了虎子一枚,“揣在兜里,压邪祟,保平安。”
苏晓把铜钱紧紧攥在手里,跑到烛火前照了照,铜钱映着红光,像块小小的金子:“谢谢外婆!我要把它放在枕头底下,明年准能捡到更多钱!”
大家都笑了起来,笑声震得烛火又晃了晃。苏清沅摸着兜里的铜钱,冰凉的金属触感里透着暖意,这铜钱里裹着的,是外婆沉甸甸的疼惜。
夜半时分,外面开始响起密集的鞭炮声,“噼啪”声此起彼伏,像在天上撒了把豆子。苏明和虎子早就按捺不住,拉着苏晓跑到院里,手里攥着摔炮,往地上一扔,“啪”的一声,惊得院角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看我的!”苏明点燃一支小呲花,火星子在黑夜里划出金色的弧线,映得他满脸兴奋,“明年我要放更大的炮!”
苏清沅站在门口看着,嘴里呵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风里。舅舅也搬了挂大鞭炮出来,用竹竿挑着,苏老爹点燃引线,“滋滋”的火星爬过炮仗,瞬间炸开一串惊天动地的响,红色的炮屑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红毯子。
舅妈拉着李氏和外婆在廊下看,捂着耳朵笑:“这炮仗响,来年准红火!”
鞭炮声里,旧年的最后一点时光悄悄溜走。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苏清沅煮了锅热腾腾的饺子,是昨晚剩下的面和馅,包得小巧玲珑。“吃了新年的第一碗饺子,”她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全年都顺顺当当。”
外婆咬了口饺子,忽然从嘴里吐出枚铜钱,笑着说:“我吃到钱了!今年准能多活几年,看着晓儿嫁人!”
苏晓脸一红,往外婆怀里钻:“外婆又取笑我!”
满屋子的笑声混着饺子的香气,在晨光里弥漫。苏清沅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看着身边一张张含笑的脸,忽然明白,守岁守的不是这一夜的烛火,而是一家人围坐的温暖,是辞旧迎新时的期盼。
旧年己去,新年伊始,日子就像这碗热饺子,滚烫、实在,咬下去,满是鲜美的滋味。她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心里默默想着:新的一年,愿家人安康,愿日子红火,愿这人间烟火,岁岁年年,温暖依旧。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