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初二回门,笑语满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正月初二的晨光带着股清甜的暖意,透过窗棂洒在苏记鲁味馆的青石板上,把昨夜残留的炮屑映得像碎金。苏清沅正蹲在院里择芹菜,翠绿的菜梗上还沾着点晨露,她指尖轻轻掐掉黄叶,心里盘算着:今天要回外婆家“回门”,按老规矩得带些吃食,芹菜寓意“勤勤恳恳”,配上昨儿刚蒸的糯米糕,再装上两罐新腌的酱黄瓜,外婆和舅妈准喜欢。

“清沅,把那包腊肠再装进去,”李氏从屋里出来,手里拎着个蓝布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你舅舅昨儿还念叨,说上次的腊肠没吃够,这次多带些,让他下酒。”她今天换了件浅灰的夹袄,领口别着朵绒布做的梅花,是苏晓前儿刚绣的,针脚虽歪,却透着股鲜活气。

苏明扛着个竹筐从厢房出来,里面装着给外婆的新棉鞋和给虎子的琉璃弹珠,都是年前特意备下的。“姐,筐够沉了吧?”他颠了颠筐子,“我再把那罐蜂蜜装上?外婆总说咳嗽,喝蜂蜜水润嗓子。”

“装!咋不装,”苏清沅笑着往筐里塞了把芹菜,“咱这是回娘家,东西多了才显得心诚。”她转头对苏晓说,“把你给舅妈绣的帕子带上,昨儿不是还说要给舅妈一个惊喜?”

苏晓赶紧从荷包里掏出块粉布帕子,上面绣着两只歪歪扭扭的蝴蝶,是她跟着李氏学了半个月的成果。“藏好了,”她把帕子塞进包袱角落,捂着嘴偷笑,“舅妈肯定夸我绣得比娘还好。”

苏老爹己经套好了驴车,车辕上绑着两挂红绸,随风轻轻晃悠。“都上车吧,”他拍了拍驴背,这头老驴是前年从邻村买的,性子温顺,拉车稳当,“早去早回,别让你外婆等急了。”

李氏扶着苏清沅先上了车,苏明抱着竹筐坐在车头,苏晓则挨着李氏坐下,手里攥着个糖人,是今早路过糖画摊时买的,孙悟空的模样,被她舔得只剩个棍儿。驴车“咯噔咯噔”地往巷外走,车轮碾过炮屑,发出“沙沙”的响,像是在给这趟回门路伴奏。

街上比初一更热闹,不少人家都带着礼品往娘家去,男人们赶着车,女人们坐在车上说笑,孩子们则趴在车沿上,手里举着风车或糖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苏晓看见隔壁王婶家的马车从旁边经过,立刻探出头喊:“王婶!你们也去外婆家呀?”

王婶笑着点头:“是啊,你外婆家做的炸糕最好吃,去晚了可就没了。”她往苏晓手里塞了块芝麻糖,“拿着吃,甜甜蜜蜜的。”

驴车慢悠悠地晃到巷口,舅妈家的大儿子虎子正站在门口张望,看见他们的驴车,立刻蹦着跳着往院里跑:“娘!外婆!清沅姐他们来了!”

外婆和舅妈早就迎了出来,外婆穿着件枣红色的棉袄,显得气色极好,看见李氏就拉着手往院里走:“可算来了,我炖了鸡汤,就等你们来喝呢。”舅妈则接过苏明手里的竹筐,掂量着说:“又带这么多东西,家里啥都有,总让你们破费。”

“您这话说的,”苏清沅笑着帮她搬东西,“回娘家哪有空手的道理?这酱黄瓜是新腌的,脆得很,配粥吃最好。”

院里的石桌上己经摆好了茶水和点心,芝麻酥、蜜饯、瓜子堆得像小山,旁边还放着个炭火盆,烧着松木,香气袅袅。外婆拉着李氏坐在炭火盆边,问她身子咋样,夜里睡得好不好,絮絮叨叨的,眼里满是疼惜。

“好多了,”李氏握着外婆的手,那双手布满青筋,却比炭火还暖,“清沅天天给我炖鸡汤,连咳嗽都少了。”她指着苏清沅,“这丫头手巧,做的猪肚鸡汤,比药铺的补药还管用。”

舅妈拉着苏清沅往灶房走,灶台上正炖着排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顺着锅盖缝往外钻。“我早上杀了只老母鸡,”她掀开锅盖给苏清沅看,“炖了两个时辰,汤都熬成奶白色了,等会儿给你娘多盛点。”

苏清沅帮着摘菜,舅妈则在旁边说些家常:“前儿你舅舅去山里砍柴,捡了只野兔子,我给腌上了,等过两天给你家送过去,红烧着吃,香得很。”她又压低声音,“你娘这身子,得好好养着,别让她累着,饭馆的活计能雇人就雇人,钱是赚不完的。”

“我知道,”苏清沅心里暖烘烘的,“昨儿还跟爹说呢,开春就去镇上找个帮厨的,让娘彻底歇着。”

苏明和虎子在院里玩琉璃弹珠,苏晓则缠着外婆,让她讲年轻时的故事。“外婆,您年轻时候也像我这么爱穿花袄子吗?”她摸着外婆棉袄上的盘扣,眼里满是好奇。

“咋不爱,”外婆笑着捋了捋她的辫子,“我年轻时有件粉花袄子,是你外公托人从苏州买的,就过年穿一次,平时都舍不得穿。”她指着墙上的旧照片,“你看这张,我穿着那件袄子,站在你外公旁边,笑得嘴都合不拢。”

苏晓凑过去看,照片己经泛黄,外婆穿着粉花袄子,梳着两条长辫子,眼里的光比炭火还亮。“真好看,”她由衷地赞叹,“比年画里的姑娘还好看。”

午饭格外丰盛,鸡汤炖得浓白,排骨烧得红亮,酱黄瓜脆生生的,糯米糕甜丝丝的,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苏老爹和舅舅喝着米酒,聊着开春的打算,舅舅说要在屋后种些果树,桃树、梨树都栽上,等结果了给饭馆送;苏老爹则说要把饭馆的窗户换大些,让客人坐着亮堂。

女人们则聊着针线活,外婆教李氏纳鞋底的新花样,说这样纳出来的鞋底又软又耐磨;舅妈则跟苏清沅讨教做腊肠的法子,说虎子爱吃,想多做些给孩子留着。苏晓和虎子抢着吃排骨,苏明则在旁边给妹妹使眼色,让她多给外婆夹菜,惹得大家首笑。

午后的阳光透过院墙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外婆让苏清沅给她剪指甲,苏清沅握着她的手,那双手曾经纺线、做饭、洗衣,撑起了一个家,如今虽布满褶皱,却依旧温暖有力。

“清沅啊,”外婆忽然说,“你娘这辈子不容易,拉扯你们三个长大,受了不少苦,现在日子好了,该让她享享清福了。”

“我知道,”苏清沅眼眶有点热,“我会好好照顾娘的,还有您和舅舅,都要健健康康的。”

夕阳西下时,该返程了。外婆往他们包里塞了不少东西,炸好的丸子、蒸好的馒头、还有她亲手纳的鞋垫,厚厚的,针脚密密麻麻。“路上慢着点,”她拉着李氏的手,送了又送,“过两天我再去看你,给你带点新晒的草药。”

驴车往回走时,车厢里堆满了外婆给的东西,香气混着松木的味道,在暮色里弥漫。苏晓靠在李氏怀里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点糖渣,手里紧紧攥着外婆给的红包。

苏清沅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像揣了个暖炉。初二回门,回的不仅是娘家,更是心底最柔软的牵挂。这一路的笑语,满桌的热菜,老人的叮咛,都是日子里最珍贵的甜,像那碗炖了两个时辰的鸡汤,熬得越久,滋味越浓。

驴车“咯噔咯噔”地走着,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像是在唱一首关于团圆的歌。苏清沅知道,这样的温暖,会陪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把寻常的日子,酿成最醇厚的酒。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