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初五启市,馆门重开客似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正月初五的天刚蒙蒙亮,苏记鲁味馆的门板就“吱呀”作响起来。苏老爹踩着梯子,亲手揭下那张“正月初五启市”的红纸条,动作慢却稳,像是在揭开一整年的好兆头。苏清沅站在下面扶着梯子,仰头看时,晨光正顺着门板的缝隙淌进来,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带,像串没点燃的鞭炮。

“爹,慢着点,”她轻声说,手里攥着块干净的抹布,“我把门板擦一遍,去年的油垢得清干净,看着亮堂。”

苏老爹下来时,手里还捏着那片红纸条:“留着,等明年再用。”他把纸条折成小方块,塞进怀里,又接过苏清沅手里的抹布,“我来擦,你去把后厨的灶火点上,让蒸笼先热起来,客人来了就能闻到香味。”

灶房里,李氏己经生好了火,大铁锅上的蒸笼冒着白汽,里面是凌晨就开始发面的肉包,酱肉的香气混着酵母的甜,顺着窗户缝往外钻。“清沅,把那锅小米粥再熬稠点,”她往灶膛里添了根柴,“老主顾都爱喝咱这口稠粥,说能暖到心里。”

苏明扛着两捆新劈的柴火进来,码在灶边的角落里,整整齐齐像两堵小墙。“姐,我把前堂的桌椅都摆好了,”他拍了拍手上的灰,“王大叔昨儿说今早准来,还让留着那坛去年的米酒,说要就着包子喝两盅。”

苏晓穿着新做的粉花袄子,正踮着脚往门口的幌子上系红绸带。那幌子是苏清沅前儿新缝的,蓝布面绣着“苏记鲁味馆”五个字,红绸一系,风一吹就猎猎作响,老远就能看见。“哥!你看我系得首不?”她仰着脖子喊,辫子上的红头绳在风里跳得欢。

“再往左点,”苏明指挥着,忽然往巷口望了望,“来了来了!王大叔他们来了!”

巷口果然影影绰绰走来几个人,打头的正是王大叔,穿着件新做的青布棉袍,手里还拎着个油纸包,想必是给孩子们带的糖块。“苏家大哥,开门迎客啦!”他嗓门洪亮,震得檐下的冰棱都掉了一小块,“我可是第一个到的,得给我留着那笼刚出屉的肉包!”

苏老爹笑着迎上去:“就等你呢,米酒都温上了。”他接过王大叔手里的油纸包,递给凑上来的苏晓,“拿着,跟虎子分着吃。”

王大叔进了堂屋,眼睛先往灶房的方向瞟了瞟:“真香啊,这肉包的味儿,隔着两里地都能闻见。”他往桌边一坐,熟门熟路地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今年饭馆打算添些新菜不?我听说清沅琢磨着做酱肘子,啥时候能尝尝?”

“过两天就做,”苏清沅端着一碟腌萝卜过来,码得整整齐齐像朵花,“王大叔要是不嫌弃,做好了先给您送过去尝尝咸淡。”

正说着,门口又热闹起来,张屠户扛着半扇猪肉进来,往案板上一放:“给你家送开市肉来了!这扇肋排炖着吃,香得能把舌头吞下去。”他看见王大叔,咧嘴一笑,“老王头来得挺早,又来蹭酒喝?”

“你懂啥,”王大叔端起茶杯抿了口,“这叫沾沾苏家的喜气,来年生意兴隆,咱也能跟着多吃几顿好的。”

很快,堂屋里就坐满了人,有街坊邻居,也有镇上的老主顾,说说笑笑的,把不大的馆子填得满满当当。苏清沅在后厨和前堂间穿梭,端包子、盛粥、递咸菜,脚步轻快得像阵风。她给王大叔端去那笼刚出屉的肉包,热气腾腾的,包子褶上还沾着点酱色的油汁,引得王大叔首咽口水。

“慢点吃,”苏清沅笑着说,“锅里还蒸着呢,管够。”

“还是清沅这丫头懂事,”王大叔夹起个包子,咬了一大口,汤汁顺着嘴角往下淌,他也顾不上擦,“这酱肉调得比去年还香,是不是放了新磨的花椒?”

“您尝出来了?”苏清沅眼里闪着光,“前儿去镇上买的汉源花椒,磨成粉拌在肉馅里,果然更提味。”

李氏端着小米粥出来,给每位客人都添了半碗,看见大家吃得热乎,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张屠户,你那排骨我留着中午炖,”她笑着说,“炖好了给你送碗过去,让你家嫂子也尝尝。”

“那敢情好,”张屠户嘴里塞着包子,含糊不清地说,“我家那口子就爱喝你炖的排骨汤,说比我炖的香十倍。”

苏明在后厨帮忙烧火,听见前堂的笑声,忍不住探出头看,被苏清沅推了回去:“专心烧火,灶膛里的火不能弱,不然包子蒸不透。”他吐了吐舌头,赶紧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脸上红扑扑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苏晓则拿着个小本子,在旁边记着客人点的菜,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很认真。“王大叔要两个肉包,一碗粥,”她念着,忽然抬头问,“王大叔,您还要腌萝卜不?我姐说多吃点素的解腻。”

“要要要,”王大叔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咱晓儿都成小掌柜了,比你哥强。”

日头渐渐升高,照进堂屋的窗棂,把桌上的碗筷都镀上了层金边。苏清沅看着满屋子的烟火气,听着此起彼伏的笑闹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实实的。

初五启市,启的不只是一扇门板,更是一整年的生计,是一家人对日子的热忱。这馆子里的肉包有多香,米粥有多暖,客人的笑声有多响,日子就有多踏实。

她往灶房走,想着中午该炖那锅排骨了,再放点萝卜和玉米,炖得烂烂的,让每个来吃饭的客人,都能尝到这新年里第一口热乎的鲜。灶膛里的火还旺着,映得她眼里也亮闪闪的,像盛着两簇跳动的火苗。

日头爬到头顶时,馆子里的客人渐渐少了些,苏清沅刚想歇口气,就见张屠户的婆娘挎着个竹篮进来,篮子里装着些刚摘的青菜。“李氏妹子,我家那口子说你要炖排骨,我掐了把嫩菠菜来,炖在汤里鲜得很。”

李氏赶紧迎上去:“快坐快坐,刚蒸好的糖包,尝尝?”

“不了不了,”张屠户婆娘笑着摆手,“家里还炖着肉呢,我就是来送点菜。对了,清沅丫头,前儿你说要学做酱肘子,我把我娘家嫂子的方子带来了,她做的肘子,在镇上逢集就被抢光。”说着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配料。

苏清沅眼睛一亮,连忙接过来小心折好:“多谢张婶!等我做好了第一个给您送去。”

“这丫头,跟你娘一样实诚。”张屠户婆娘拍了拍她的手,又转头对李氏说,“昨儿听屠户说,你家明儿要去赶集?我也去,要不一道?”

李氏点头:“正好,我想买点新布给晓儿做件褂子,你帮我看看花色?”

“没问题!”

两人正说着,王大叔醉醺醺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还攥着酒坛:“我……我也去赶集!给我家老婆子买支银簪子,她念叨好几年了……”话没说完,就打了个酒嗝,差点晃倒。

苏明赶紧过去扶他:“王大叔,我送您回家歇着,赶集的事明儿再说。”

“不用不用,”王大叔甩开他的手,“我没醉……清沅丫头,你说……这酒是不是比去年的烈?”

苏清沅忍着笑:“是您今儿喝得急了点,慢着点喝才香呢。”

正闹着,门外又进来个挑货郎,担子里摆着些针头线脑、发卡绢花,看见馆子里有人,就放下担子吆喝:“新到的珠花!亮晶晶的,给姑娘们戴正好!”

苏晓立刻被吸引过去,扒着担子看个不停,手指在一支镶着小珍珠的发卡上蹭了蹭。苏清沅见她喜欢,就问:“多少钱?”

“姑娘好眼光,这是江南来的货,算您便宜点,二十文。”

苏清沅刚要掏钱,王大叔忽然凑过来,大手一挥:“我买!给晓儿的!”说着就往怀里摸钱袋,摸了半天掏出个铜板,自己还愣了下,惹得众人首笑。

“还是我来吧,”苏清沅付了钱,把发卡别在苏晓头上,“真好看。”

苏晓对着担子上的小镜子照了又照,小脸通红,拽着苏清沅的衣角小声说:“姐,等我攒够了钱,也给你买一支。”

“好啊,我等着。”苏清沅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挑货郎收了钱,又吆喝着往别处去了,担子晃悠着,铜铃声渐渐远了。李氏端出刚炖好的排骨汤,盛了满满一碗给张屠户婆娘:“尝尝?放了你的菠菜,鲜得很。”

张屠户婆娘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这汤绝了!比我炖的浓,又不腻,快教教我咋做的?”

“不难,就是得用砂锅慢慢煨,火不能急……”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汤碗里,泛着暖融融的光,排骨的香、青菜的鲜、客人的笑,混着窗外货郎远去的铃声,把这初五的午后填得满满当当。苏清沅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切,觉得心里像被那锅排骨汤熨过似的,又暖又软。

这日子啊,就该这么热热闹闹地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