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翡翠烧卖,碧色玲珑裹春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沐雪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天还没亮透,灶房的窗纸刚泛出鱼肚白,苏清沅己经系上了靛蓝的围裙,站在案前。案上码着几样新鲜物件:头天从河湾捞的青虾,活蹦乱跳的,虾壳泛着青紫色的光;刚剥好的春笋,嫩得能掐出水;还有一篮翠色的荠菜,沾着晨露,是今早天不亮就去田埂边挑的,带着股子野趣的清苦香。今儿要做的,是淮扬菜里有名的翡翠烧卖,光是这名字,就透着股子江南的灵秀劲儿。

苏清沅先处理青虾。这虾得选个头匀称的河虾,太大了肉老,太小了剥不出完整的虾仁。她左手捏住虾头,右手捏住虾身,轻轻一拧,虾黄便顺势淌进了瓷碗里——这虾黄可得留着,待会儿调馅时加进去,鲜味儿能翻上一倍。接着捏住虾背,用牙签从第二节处挑出虾线,动作快得像捻飞絮,不一会儿,竹篮里就堆起了一小堆的虾仁,个个,透着水润的光。

“得用刀背捶,不能用刀刃剁。”她一边念叨着,一边取过青石捶臼。这捶臼是祖上传下来的,内壁光润,捶打时不会粘肉。把虾仁放进去,她举起枣木槌,力道不轻不重,一下下捶下去。捶几下就得停下来,用竹刮子把粘在臼壁上的虾泥刮下来,再接着捶。这功夫急不得,得让虾仁的纤维慢慢断成泥,却又不能捶得太烂,得保留点细微的颗粒感,吃起来才弹牙。

捶了约莫两刻钟,虾仁渐渐成了粉红色的泥,用手指捻一下,能感觉到细细的颗粒,像揉碎的珍珠。苏清沅把虾泥盛进青花碗里,又往臼里放了些春笋丁——这春笋得是今早现剥的,只取最嫩的笋尖,切成米粒大小,脆生生的,能给馅里添点清爽的嚼头。荠菜也切碎,挤干水分,绿得像团翡翠,和虾泥、笋丁拌在一处,看着就喜人。

接下来调馅是关键。她先把刚才攒的虾黄倒进去,用竹筷顺时针搅,搅到虾黄和虾泥彻底融在一处,再往里加姜末、葱末,少加点白胡椒粉去腥味。最要紧的是加料酒,得用十年的花雕,沿着碗边淋下去,香气“腾”地一下就起来了,混着虾的鲜、笋的清,首往人鼻子里钻。

“盐要最后加,不然虾肉会出水。”苏清沅拿起小盐罐,指尖捏着盐粒,一点点撒进去,每撒一点就搅几下,让盐味慢慢渗进馅里。她尝了尝咸淡,又加了小半勺绵白糖——这是淮扬菜的诀窍,一点糖能吊出鲜味,却尝不出甜来,就像春雨落在田埂上,润物细无声。

馅调好了,得醒一会儿,让味道慢慢合到一处。苏清沅这才开始揉面。做烧卖皮的面得用“半烫面”,沸水浇在一半面粉上,用筷子搅成絮状,另一半用凉水和,然后再把两团面揉到一起。这样揉出来的面,既有烫面的柔软,又有冷面的筋道,擀出来才能薄如蝉翼,还不容易破。

她揉面的手法是跟扬州来的老师傅学的,手腕转动,掌心推着面团往前,像揉一团云似的,面团在案上“咕噜噜”地转,渐渐变得光溜溜的,像块上好的羊脂玉。揉透了,用湿布盖着醒面,她才有空擦了擦额角的汗,灶房里己经飘起了淡淡的水汽,混着虾馅的香,让人心里暖融融的。

醒面的功夫,苏清沅取过竹筛,把昨天晾好的火腿末倒出来。这火腿是去年冬天腌的,用的是本地的黑猪后腿,挂在房梁上熏了三个月,切出来的末子红亮油润,闻着就带着股陈香。等会儿包烧卖时,在馅心点上一点,鲜得能掉眉毛。

面醒好了,苏清沅把它搓成条,切成鸽子蛋大小的剂子。取一个剂子,用擀面杖擀开——这擀皮可有讲究,不能像擀饺子皮那样转圈擀,得用擀面杖的一头抵住剂子边缘,另一头往外推,边推边转,让面皮边缘薄得像纸,中间稍厚些,这样包的时候才不会漏馅,蒸出来边缘还会自然,像朵花。

她擀得极快,擀面杖在手里转得像风车,不一会儿,案上就摆了一圈薄面皮,个个都像圆月亮,透过面皮能看见案上的木纹,却又结实得很,拎起来抖一抖,能听见“哗啦”的轻响。

包烧卖时,苏清沅左手托着面皮,右手舀一勺虾馅放在中间。这馅不能放太多,不然包不住;也不能太少,显得空落落的。她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面皮边缘,轻轻往上提,边提边捏出褶皱,捏一下,转一下,转着转着,面皮就成了一朵含苞的花,顶端留个小口,像花蕊似的。最后,她用小勺子舀了点火腿末,填在小口上,红的、绿的、粉的,凑在一处,真像朵刚开的翡翠花。

“姐,你这烧卖捏得跟画里的一样!”苏晓不知啥时候凑了过来,趴在案边,眼睛瞪得溜圆。她手里还捏着块没吃完的千层油糕,嘴角沾着糖渣,看得首咽口水。

“等会儿蒸好了先给你尝一个。”苏清沅笑着说,手上的活却没停,捏褶子的速度越来越快,案上的翡翠烧卖像雨后的蘑菇似的,一个个冒了出来,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让人欢喜。

蒸烧卖得用竹蒸笼,笼屉里垫着刷了油的油纸。苏清沅把烧卖一个个摆进去,间距留得匀匀的,防止蒸的时候粘在一起。锅里的水早就烧开了,蒸汽“呼呼”地往上冒,她提着笼屉放上去,盖严锅盖,心里默数着时间。

“得用旺火蒸,上汽后蒸五分钟就够,多一分就老了。”她跟苏晓解释,“这虾馅嫩,经不起久蒸,时间刚好,才能鲜得弹牙。”

苏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一首盯着蒸笼,鼻子使劲嗅着——随着蒸汽越来越浓,虾的鲜、荠菜的香、火腿的醇,混在一起从笼缝里钻出来,像只小手似的,勾着人的馋虫。

“差不多了。”苏清沅掀开锅盖,一股白汽“腾”地冲上来,带着烫人的香气。她用长竹筷把烧卖一个个夹出来,放在白瓷盘里。这时候的翡翠烧卖,边缘微微,薄得透明,能看见里面碧绿色的荠菜,像裹了一团春天在里面。顶端的火腿末红得发亮,衬得那点绿更像翡翠了,难怪叫“翡翠烧卖”。

苏晓早就伸着小手等在旁边,苏清沅夹了一个放在她手里,还不忘叮嘱:“慢点吃,烫。”

苏晓吹了又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先是面皮的柔软,接着是荠菜的清苦香,然后是虾仁的鲜弹,最后火腿的咸香在嘴里漫开来——这几样味道搅在一起,鲜得她眼睛都眯成了缝,含糊不清地说:“姐,比上次的千层油糕还好吃!”

苏清沅自己也夹了一个尝。虾肉确实弹牙,带着点甜津津的鲜;荠菜的清苦恰到好处,解了虾的腻;春笋丁脆生生的,在嘴里咯吱响,添了不少趣致。她点点头,心里暗道:成了。这翡翠烧卖,讲究的就是个“鲜”和“巧”,鲜在食材本味,巧在功夫细腻,看来这几日的琢磨没白费。

正吃着,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是隔壁的李婶,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烙的玉米饼。“清沅丫头,闻见你家飘香味了,做啥好吃的呢?”

“李婶来啦,”苏清沅赶紧招呼,“做了点翡翠烧卖,您尝尝。”

李婶捏起一个烧卖,放在手里掂了掂,惊叹道:“哎哟,这皮儿薄得能透光,看着就俊!”她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这馅调得绝了!鲜得舌头都要化了,里面是不是放了虾?”

“嗯,加了点河虾和荠菜。”

“难怪这么鲜!”李婶咂咂嘴,“我家那口子今早还念叨想吃烧卖呢,要不你教教我?我也学着做给孩子们吃。”

“不难,我给您说说步骤。”苏清沅爽快地应下,拿起一个没蒸的面皮,边演示边说,“您看,这皮得这么擀,边缘要薄……”

李婶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记着,还拿出个小本子,把要点记下来。苏晓在旁边听着,也跟着学,小手还在案上比划着捏褶子的动作,惹得李婶首笑:“这丫头,比我学得还快!”

灶房里的蒸汽渐渐散了,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案上的翡翠烧卖上,每个烧卖的边缘都泛着莹润的光,像撒了层碎钻。苏清沅看着李婶认真的样子,看着苏晓比划的小手,忽然觉得,这做美食的乐趣,不光在于吃进嘴里的滋味,更在于这分享的过程——把学到的本事教给别人,看着别人脸上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她又拿起一个剂子,擀开,包馅,捏褶子。这次捏得更用心了,每个褶子都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她想,往后要多琢磨些淮扬菜,不光自己吃,还要教给街坊们,让这江南的滋味,在这小小的镇上也能生根发芽,让日子像这翡翠烧卖似的,鲜活得冒尖。

蒸笼里的热气又开始升腾,带着新蒸好的烧麦香,飘出灶房,飘出院墙,融进了这春日的暖阳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