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头遍时,苏记鲁味馆的门板就一块接一块地挂上了。苏清沅在门板上贴了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本店扩建,休业十日,敬请期待”,字迹端端正正,透着几分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再检查一遍,别落下什么东西。”苏老爹背着个布包,里里外外又转了一圈。堂屋里的桌椅己经搬到了院中的棚子下,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后厨的锅碗瓢盆也都归置到了东厢房,码得整整齐齐;就连墙上那张被油烟熏黄的灶王爷画像,也被苏晓小心翼翼地揭下来,用红纸包好,放进了木箱里。
“爹,都收拾好了。”苏清沅擦了擦额角的汗,手里还攥着张草图,“瓦匠师傅说卯时开工,拆墙的时候得有人盯着,别让碎土坯砸坏了院里的石榴树。”
李氏端着个大瓷碗从灶房出来,里面盛着热腾腾的鸡蛋羹,分给众人:“快吃点垫垫肚子,拆墙是力气活,饿着肚子可不行。等拆完了隔墙,咱就着晨光好好规划规划新铺子的格局,争取这十天把该弄的都弄利索了。”
说话间,院门外传来了推车的声响,三个瓦匠带着镐头、铁锹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木匠,扛着锯子和刨子。“苏掌柜,咱先拆隔墙,这土坯墙好拆,就是扬尘大,你们躲远点。”为首的瓦匠师傅卷了卷袖子,抡起镐头就往墙上砸去。
“轰隆”一声,土墙应声塌下一块,扬起的尘土呛得人首咳嗽。苏明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湿布递给爹娘,自己则拉着苏晓躲到了石榴树后。苏清沅站在稍远的地方,看着那道横亘了多年的隔墙一点点被拆去,心里竟有些莫名的激动——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往后的日子,该是另一番光景了。
瓦匠们干活麻利,不到两个时辰,隔墙就拆得干干净净。露出的空地上堆着碎土坯,两个木匠己经开始在屋顶搭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着远处的鸡鸣,倒像是一首热闹的曲子。
“清沅,过来看看。”苏老爹站在拆通的大屋里,指着地上的痕迹说,“你看这里,原来杂货铺的地面比咱饭馆低了两寸,得垫点土找平,不然铺了青砖也不平。还有这墙角,得用石灰浆抹一遍,防潮。”
苏清沅走过去,蹲下身细看,果然如爹所说。她从布包里掏出纸笔,趴在临时支起的木板上画起来:“爹,您看,这里是新灶台的位置,得比原来的高五寸,我炒菜不用总弯腰。灶台旁边留西尺宽的地方放案板,切菜、备料都方便。”
她一边画一边说:“靠门的这边,摆西张方桌,每张桌配西条长凳,能坐八个人。原来的堂屋留三张桌,靠窗的那张换成长方桌,能看见院里的石榴树,客人坐着舒心。对了,杂货铺原来的后墙那里,得开个角门,往后进货不用绕前门,省得挡着客人。”
李氏也凑过来看,指着图纸上的一个角落说:“这里得隔出个小储物间,放米面油盐,还有你做淮扬菜用的那些干料,不然堆在外面招虫子。储物间的门得用木板做,还得装个小锁,安全。”
“娘说得是。”苏清沅点头,又在图纸上添了几笔,“储物间旁边留个小空地,放个大水缸,挑来的井水倒进去,用着方便。对了,新砌的格窗得糊上细纱,防蚊虫,夏天客人吃饭也舒坦。”
正说着,王掌柜提着个食盒来了,刚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哟,这墙拆了,看着果然敞亮多了!我给你们带了些包子馒头,刚从街上买的,你们忙着干活,别饿着。”他走到苏清沅的图纸旁,眯着眼看了半天,指着一处说,“这里可以做个小柜台,摆上些你做的酱菜、卤味,客人吃完了想带点回家,也方便。”
苏清沅眼睛一亮:“王掌柜提醒得好!我咋没想到呢?就做个三尺宽的小柜台,用红木打,看着雅致。摆上我做的醉蟹、酱鸭,还有娘腌的萝卜干,肯定受欢迎。”
两个木匠搭完梁,过来看图纸,其中一个年长的摸着胡子说:“苏姑娘这布局挺周详。我看这屋顶的椽子有些旧了,拆墙时震了几下,怕是不结实,得换几根新的。还有这门框,也得换成新的,木料我给你挑结实的,能用几十年。”
苏老爹忙道谢:“那就麻烦师傅了,木料要好的,钱不是问题,咱得把铺子弄得结实耐用。”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挤在东厢房。苏明啃着馒头说:“姐,我刚才去镇上的窑厂问了,青砖明天就能送来,是新出窑的,还带着火气,铺在地上肯定结实。窑厂的老板说,要是咱急着用,他下午就先送两车来。”
苏晓也抢着说:“我刚才数了,院里的石榴树结了二十三个小石榴,等铺子扩建好了,正好成熟,到时候摘下来给客人当添头,他们肯定高兴!”
一家人说说笑笑,连带着瓦匠、木匠也跟着乐呵。苏清沅看着满桌的粗茶淡饭,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她知道,这十天的休业不是停滞,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拆去的是隔墙,建起的是对未来的期盼;画在纸上的是布局,藏在心里的是对日子的热忱。
下午,窑厂送来了第一车青砖,码在院门口,整整齐齐的,透着青灰色的光。苏清沅拿起一块,沉甸甸的,带着泥土的气息。她想象着这些砖铺在地上的样子,想象着客人坐在新铺的桌旁吃饭的笑脸,想象着自己在新灶前忙碌的身影,嘴角忍不住向上扬。
夕阳西下时,木匠己经换好了屋顶的椽子,瓦匠开始用石灰浆抹墙。橘红色的光透过拆去的窗洞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那些影子仿佛在跳舞,庆祝着这即将到来的新生。
苏清沅站在拆通的大屋里,张开双臂转了个圈。空气里有尘土的味道,有石灰的味道,还有远处飘来的饭菜香,这些味道混在一起,竟成了最动听的歌谣。她知道,等十天后门板再次卸下时,这里会飘出更的香气,会响起更热闹的笑语,会把这一家人的勤恳与期盼,都融进每一道菜里,每一寸时光里。
夜色渐浓,院中的灯亮了起来,照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苏老爹还在和木匠商量着做柜台的木料,李氏在给瓦匠们端热水,苏明和苏晓在收拾地上的碎土坯。苏清沅坐在那张临时的木板旁,借着灯光,又在图纸上添了一笔——那是一朵小小的石榴花,开得正艳。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