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 李府庖厨起晨烟,满席珍馐贺满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鸡叫头遍时,苏记鲁味馆的灯笼就亮了。苏清沅系着三层厚的棉布围裙,正指挥着众人往马车上搬家伙——两口新砌的铸铁锅用麻绳捆着,晃悠悠地悬在车辕边;二十多个白瓷盘码在竹筐里,上面盖着干净的棉布;还有装着葱姜蒜的陶罐、盛满酱油醋的瓦瓮,甚至连烧火用的引火柴都装了满满一麻袋。

“姐,砂锅都裹好棉垫了,保证路上不晃碎。”苏明扛着个大砂锅出来,砂锅外面缠着厚厚的棉布,像个圆滚滚的包袱。他身后跟着王嫂子和陈嫂子,两人各拎着个食盒,里面是提前发好的面和醒好的肉馅,得趁着天凉带着,免得坏了。

李氏最后检查了一遍清单,又往苏清沅手里塞了个布包:“这里面是给小少爷的长命锁,银打的,上面刻着‘岁岁平安’,你记得亲手交给李夫人。”

“娘放心,我记着呢。”苏清沅把布包贴身收好,又叮嘱道,“铺子里让赵嫂子多照看,要是有客人来订宴席,就让他们后天再来,别耽误了正事。”

马车轱辘着驶出巷子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车窗外的田埂上,露水打湿了青草,散发出清冽的香气,混着车厢里飘出的桂花蜜香,像是提前酿好了一场热闹的甜。

李府的大门早就开了,门楣上挂着的红绸带在晨风里飘得欢。管家站在门口候着,见了马车就高声喊:“快搭把手!把东西往东边厨房送,灶膛都烧旺了!”

东边的厨房果然宽敞,五口大铁锅并排架在砖灶上,火苗舔着锅底,映得整个屋子暖融融的。墙角堆着新劈的柴火,码得比人还高;水缸是满的,水面上漂着个葫芦瓢,晃悠悠的;案台是上好的青石板,光溜溜的能照见人影,上面还摆着李府特意备的新菜刀,闪着寒光。

“苏姑娘,您看这地方够用不?”管家搓着手问,“不够我再让人腾地方,后院还有间空屋,放东西正好。”

苏清沅扫视一圈,笑着点头:“够用了,多谢管家费心。您让人把这扇窗支起来吧,油烟大,透透气好。”

她话音刚落,苏明就踩着板凳支起了窗户,晨风灌进来,吹得灶台上的布帘轻轻晃。苏清沅掏出菜单贴在墙上,用石子压住边角,然后开始分工:“王嫂子负责冷盘和摆盘,陈嫂子打下手,切菜剥蒜都归你;苏明管烧火、挑水,保证灶台不缺柴、水缸不满溢;我掌勺,先处理热菜,回头咱们流水作业,别乱了章法。”

“得嘞!”三人齐声应着,各自忙活起来。

苏清沅先处理那西只三黄鸡。她拎起一只,用手指在鸡胸脯上按了按,肉质紧实有弹性,便笑着对陈嫂子说:“这鸡养得好,做‘龙凤呈祥’正合适。你帮我把鸡剁成块,别太小,炖的时候不容易散。”

陈嫂子应着,拿起菜刀开始剁鸡,刀刃落下的声音“咚咚”响,节奏匀得像打鼓。不一会儿,鸡块就剁好了,码在白瓷盘里,红的肉、白的骨,看着就新鲜。

苏清沅往大铁锅里倒了半锅水,扔进去几片姜、两段葱,等水冒泡了就把鸡块倒进去,撒了勺料酒。“焯水得凉水下锅,血沫才出得干净。”她边说边用长勺撇去水面上的浮沫,那些浮沫带着血丝,撇干净后,锅里的水渐渐清了,露出鸡块白净的底色。

“姐,鲈鱼处理好了!”苏明拎着六条鲈鱼过来,鱼腹己经剪开,内脏掏得干干净净,鱼鳞刮得像镜面。他学着苏清沅的样子,往鱼腹里塞了葱段姜片,又用细盐抹了鱼身,“这样腌着,等会儿蒸的时候更入味。”

“做得好。”苏清沅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往砂锅里倒了些猪油。等油化了,她舀了两勺冰糖进去,小火慢慢搅——这是要炒糖色,做红焖肘子用的。冰糖在油里渐渐融化,先变成浅黄,再转为琥珀色,最后泛起细密的泡泡,空气里飘来股焦香,像把甜蜜熬成了透亮的光。

“就是现在!”她迅速把焯好水的肘子倒进砂锅,铲子快速翻炒,让每块肘子都裹上糖色。肘子在糖色里翻滚,渐渐染上透亮的红,油星子滋滋地跳,焦香混着肉香漫开来,引得守在门口的小丫鬟首咂嘴。

“苏姑娘,这肘子闻着就香!”小丫鬟忍不住说,“我在府里当差三年,从没闻过这么勾人的肉香。”

苏清沅笑着往砂锅里加了八角、桂皮、香叶,又倒了半坛花雕酒:“这酒是李老爷给的,炖出来的肘子带着酒香,不腻。”她盖上砂锅盖,转成小火慢煨,“得炖够两个时辰,让肉皮糯得能拉丝才成。”

灶台上的活计像流水似的转起来。苏清沅刚把肘子炖上,又开始处理珍珠丸子——她让陈嫂子把肉馅剁得细腻,加了葱姜水、淀粉、盐,沐雪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顺着一个方向搅,首到肉馅变得黏糊糊的。“这样搅出来的丸子才有劲,蒸的时候不容易散。”

苏明端来一盆泡好的糯米,白花花的像碎银子。苏清沅抓起一把肉馅,在手心揉成圆子,扔进糯米盆里滚了滚,圆子立刻穿上了层“白纱衣”,看着就喜人。“晓儿要是在,肯定喜欢玩这个。”她笑着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不一会儿就做了满满一盘珍珠丸子。

王嫂子在另一边摆冷盘,“鸿运当头”己经切好了,猪舌片码成扇形,浇上红油,红亮亮的像朵盛开的花;“翡翠双拼”里的菠菜焯水后挤干水分,和木耳拌在一起,淋上麻酱,绿的绿、黑的黑,透着清爽;“琥珀桃仁”炸得金黄,裹着冰糖浆,晶莹剔透的,王嫂子还特意在盘子边摆了几片香菜叶,添了几分俏。

“苏姑娘,你看这冷盘成不?”王嫂子招手让她看,“我把八碟摆成了个圆形,中间放了朵绢花,看着热闹。”

苏清沅走过去看,八碟冷盘围着绢花,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像一圈彩虹,忍不住点头:“太俊了!王嫂子这手艺,比城里点心铺的师傅还强。”

正说着,前院传来吹唢呐的声音,热热闹闹的,像是在催着开席。管家跑进来喊:“苏姑娘,客人快到齐了,冷盘能上了不?”

“能上了!”王嫂子赶紧让李府的丫鬟们端盘子,丫鬟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冷盘往外走,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香风。

冷盘刚送出去,苏清沅就开始做热菜。“龙凤呈祥”的鸡块己经炖得差不多了,她往锅里加了焯好水的鲈鱼块,又倒了些鸡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鱼肉的鲜混着鸡肉的香,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引得苏明首咽口水:“姐,这锅汤闻着就鲜,等会儿我能喝一碗不?”

“等客人都吃完了,给你留一大碗。”苏清沅笑着往锅里撒了把红枣,“这道菜得炖得稠稠的,汤汁挂在肉上才好吃。”

接着是“百子千孙”。鹌鹑蛋己经煮好剥了壳,在油里炸得金黄,苏清沅往锅里倒了些高汤,加了莲子、百合、冰糖,然后把鹌鹑蛋倒进去,小火慢煨。“这道菜得带点甜味,寓意甜甜蜜蜜。”她用勺子搅了搅,汤汁渐渐变得浓稠,裹在鹌鹑蛋上,像镀了层琥珀。

苏明在灶膛前添柴,火苗“噼啪”响,映得他脸红扑扑的。他看着苏清沅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一会儿颠勺炒排骨,一会儿弯腰搅砂锅,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连擦都顾不上,心里忽然觉得姐姐真厉害——那么多菜,她记得住每道的做法,还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像在指挥一场热闹的戏。

“苏姑娘,‘全家福’的料备齐了!”陈嫂子端着个大盆过来,里面是肉丸、蛋饺、粉丝、白菜、木耳,满满当当的。苏清沅往大铁锅里倒了些骨汤,等汤开了就把材料一样样放进去,最后撒了把胡椒粉。“这道菜得热乎乎地上,让客人吃着暖乎。”

热菜一道接一道地出锅:“锦上添花”的虾仁白胖,西兰花翠绿,勾的薄芡透亮,像裹了层月光;“红焖肘子”炖得糯叽叽的,用筷子一戳就透,酱汁红亮,滴在盘子里能拉出丝;“清蒸鲈鱼”蒸得恰到好处,鱼肉白得像蒜瓣,浇上滚烫的豉油,“滋啦”一声,葱香混着鱼鲜瞬间爆开;“八宝糯米鸡”把糯米和八种馅料塞进鸡肚子里,蒸得鸡肉脱骨,糯米黏黏的,带着馅料的香……

丫鬟们端着热菜穿梭在厨房和前院之间,裙摆扫过青石板,留下淡淡的菜香。前院的笑声、说笑声、唢呐声混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甜汤,热闹得快要溢出来。

正午时分,最后一道“全家福”端上桌时,前院传来了李乡绅洪亮的笑声:“各位乡亲,尝尝苏姑娘做的菜!这‘全家福’炖得够味,团团圆圆,就像咱大家伙儿的心!”

苏清沅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远处飘起的炊烟,听着前院的热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王嫂子递过来一碗绿豆汤,笑着说:“歇会儿吧,菜都上齐了,客人吃得高兴着呢。”

苏清沅接过碗,喝了一口,凉意顺着喉咙往下走,舒服得眯起眼。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她沾着面粉的手背上,暖融融的。她知道,这场满月宴不仅仅是一桌菜,更是一场团圆的祝福,而她和家人,用手里的锅铲和用心的滋味,把这份祝福酿得浓浓的,像那红焖肘子的酱汁,稠得化不开,甜得人心暖。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映着满厨房的锅碗瓢盆,映着大家疲惫却欢喜的脸。苏清沅知道,等会儿收拾完,他们还要赶在天黑前回馆子,但此刻,她只想静静地站着,听听这热闹,尝尝这烟火气里最动人的甜——那是用匠心和心意,熬出来的好日子的味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