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0章 岁末将近年味起,豆腐丸子贺团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最新章节随便看!

腊月的风像刀子似的刮过巷口,卷起地上的残雪,打着旋儿往人脖领里钻。苏清沅正站在灶台前,用布擦着刚买的新铁锅,锅沿锃亮,映出她带着笑意的脸。墙上的日历撕得只剩下薄薄几页,再过几日就是小年,镇上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街坊们开始忙着扫尘、备年货,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甜丝丝的糖瓜香。

“清沅,赵嫂子送来些新磨的黄豆,”李氏端着个布袋子进来,袋子里的黄豆圆滚滚的,透着自然的黄,“说让你做些豆腐,年前吃正好。我想着,不如做些豆腐丸子,炸得金黄,撒上椒盐,既能当零嘴,又能炖菜,寓意团团圆圆,多好。”

“娘这主意好!”苏清沅眼睛一亮。她记得现代过年,家里总少不了炸丸子,有肉的、素的,金黄油亮,装在盘子里像座小山,看着就喜庆。这豆腐丸子用黄豆做的,素净却不失香,炸好后外酥里嫩,无论是空口吃还是烩菜,都带着股朴实的香,最合岁末的景。

“那我这就泡黄豆,”苏清沅把黄豆倒进大盆里,加满清水,“得泡上大半天,让豆子吸足水分,磨出来的豆浆才细腻。”

苏明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串鞭炮,是张屠户家小子送的,说让年三十晚上放。“姐,我刚路过王婆家,她正炸麻花呢,说让你去尝尝。我闻着那香味,比咱去年炸的还香。”

“等忙完这阵就去,”苏清沅笑着往盆里加了些温水,“你去把石磨刷干净,等会儿磨豆浆用。”

泡好的黄豆胀得鼓鼓的,掐开一个,里面是雪白的豆瓣。苏清沅把黄豆倒进石磨的漏斗里,苏明推着磨盘,吱呀作响的石磨转出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盘的纹路往下淌,带着股清新的豆香。

“磨豆浆得慢慢推,”苏清沅用勺子往漏斗里添着豆子和水,“太快了磨不细,做出来的豆腐会发渣。”

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锅里,苏清沅用小火慢慢煮,边煮边用长勺搅动,免得糊底。豆浆煮开后,泛起细密的泡沫,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引得苏晓在旁边首咽口水:“姐,能先喝一碗吗?我想加糖。”

“等点成豆腐,给你做甜豆花,”苏清沅笑着刮了点泡沫,吹凉了喂给她,“这个也甜。”

豆浆煮好后,苏清沅把它倒进铺着棉布的木框里,点上卤水——这卤水是王大爷给的,用盐卤熬的,点出来的豆腐紧实。她用长勺轻轻搅动,豆浆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盖上棉布,压上石块,挤出水分,不多时,的豆腐就成了。

“这豆腐真嫩,”李氏用手按了按,豆腐弹性十足,“比镇上豆腐坊的还白净,一点杂味没有。”

苏清沅把豆腐倒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小块,放进盆里,用手抓碎——不能太碎,得保留些颗粒感,吃着才有嚼头。她往盆里加了些切碎的葱姜、少许面粉、一勺淀粉,磕了两个鸡蛋,撒了盐、胡椒粉、少许五香粉,用手抓匀。

“面粉和淀粉不能多,”她边抓边说,“多了会硬,少了不成型,得刚好能把豆腐黏在一起。鸡蛋能让丸子更蓬松,吃着不柴。”

抓匀的豆腐馅捏在手里能成团,扔在案板上能轻轻弹起,才算正好。苏清沅拿起一小块馅料,在手心搓成圆滚滚的丸子,大小像核桃似的,整齐地摆在竹筛里。

“炸丸子得用温油,”苏明往大铁锅里倒了些菜籽油,用筷子试了试,油面泛起细泡,“这样炸出来的丸子外酥里嫩,不会外焦里生。”

苏清沅把丸子一个个放进油里,用长筷轻轻翻动,丸子在油里慢慢浮起,由白转黄,最后变成的金黄,像一颗颗小元宝。“火别太大,”她叮嘱道,“中火炸三分钟,捞出来控油,等会儿再复炸一遍,更酥。”

复炸后的丸子捞出来,放在铺着吸油纸的盘子里,油珠顺着纸面往下渗,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和椒盐香。苏明忍不住捏了一个,吹了吹就塞进嘴里,咔嚓一声咬开,外皮酥得掉渣,里面的豆腐嫩得流汁,咸香中带着葱姜的辛香,烫得他首哈气,却舍不得停:“香!太香了!比肉丸子还好吃!这素的竟能这么香,姐你真是神了!”

李氏也尝了一个,连连点头:“这豆腐丸子做得真地道,外酥里嫩,咸淡正好。空口吃当零嘴,炖菜时放几个,吸了汤汁更鲜,年前做些存着,待客正好。”

上午时分,炸好的豆腐丸子刚摆上柜台,就引得客人围了上来。第一个来买的是陈大爷,他手里拎着个竹篮,说是要备些年货:“清沅丫头,这丸子看着就喜庆,给我来两斤,回去给老婆子当下酒菜。”

“陈大爷,刚炸好的,热乎着呢。”苏清沅用油纸把丸子包好,又多放了几个,“您尝尝,不够再添。”

陈大爷接过纸包,掂量了掂量,笑着说:“你这丫头,总这么实在。去年你做的炸藕盒,我家老婆子念叨了一年,说比她年轻时吃的还香。”

他的话引来了更多客人,有备年货的妇人,一下子买了五斤,说要炸些存着;有带孩子的,买了一小袋,让孩子当零嘴;还有个教书先生,买了些回去,说要就着米酒吃,解腻。

周先生也来了,他手里拿着本旧书,笑着说:“清沅丫头,闻着香味就过来了,这豆腐丸子看着就喜人,给我来一斤,回去配着热茶吃。”

“周先生快请坐,”苏清沅给他装了丸子,又递了杯热豆浆,“您尝尝,这是早上新磨的,配着丸子吃正好。”

周先生拿起一个丸子,慢慢吃着,点头说:“这丸子做得好,外酥里嫩,豆香浓郁,没有多余的调料,却透着股本真的香。岁末吃这个,素净又吉祥,好寓意。”

下午,李府的管家来了,这次是来订年货的:“苏姑娘,我家老爷说,你做的豆腐丸子好,让你多做些,年三十那天送到府里,说团年饭上添这道菜,寓意团团圆圆。再要些炸好的,当零嘴待客。”

“您放心,一定准时送到,”苏清沅笑着应道,“我多做些,保证新鲜热乎。”

管家笑着说:“我家老夫人说了,就信得过你做的吃食,干净、实在、味正,年前的吃食就拜托你了。”

傍晚时分,天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亮起了灯笼,红光映着残雪,透着浓浓的年味。饭馆里的豆腐丸子卖得差不多了,苏明正忙着把新炸好的丸子装袋,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却笑得合不拢嘴:“姐,今天的豆腐丸子卖了二十多斤!好多客人说,明天还要来,让多炸些,说这年味就得吃这个。”

苏清沅坐在灶边,看着渐渐熄灭的炉火,手里捧着碗热豆浆,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这豆腐丸子,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却在这岁末的日子里,用最朴素的滋味,勾起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添了几分过年的喜庆。

就像这渐渐浓起来的年味,藏在每一份精心准备的吃食里,藏在街坊们的笑脸里,藏在这平凡却踏实的烟火气里。苏清沅望着窗外亮起的灯笼,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明天,她还要早起,再炸些豆腐丸子,让这金黄的丸子,带着团圆的寓意,走进家家户户,让这个年过得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灶膛里的余温还在,映着满厨房的锅碗瓢盆,映着大家疲惫却满足的脸。这平凡的烟火气,就是岁末里最动人的风景,简单,却足够温暖,足以让人们在寒冬里盼着新年,盼着团圆,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