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蔬菜的纤维

小说: 舌尖上的化学   作者:学子小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舌尖上的化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凌晨西点半的山东蔬菜基地裹在青灰色的雾里,番茄藤的卷须上坠着透明的露水珠,风一吹就砸在林晓的防晒帽檐上,"啪嗒"一声碎成细小的水点。她蹲在第三号棚的垄沟里,手持光谱仪的探头贴在番茄茎上,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曲线像条小蛇——纤维素结晶度62%,比旁边普通种植棚的55%高出一截。

"林博士,你又在测那堆'看不见的东西'?"小孙的声音从棚口撞进来,带着股急吼吼的热气。她肩上搭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攥着个塑料打药桶,桶身还沾着昨天的泥点。

林晓抬头,额前的碎发全黏在汗湿的额头上:"孙姐,蚜虫的事我昨晚想过了,不用打有机磷。"

"不打?"小孙的眉毛立刻竖起来,桶底往地上一磕,"昨天第三棚的叶子都被啃出洞了!王哥刚才来找我,说再不管,明天他那亩番茄就得拔了喂猪——你知不知道菜农的脾气?上次老周的黄瓜被虫吃了半棚,拎着镰刀堵在基地门口骂了仨小时!"

林晓抽出裤兜里的笔记本,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上面画着果胶分子的链状结构,用红笔圈着"甲酯化位点"几个字:"有机磷会抑制果胶甲酯酶的活性,上次我测过,喷了敌敌畏的番茄,可溶性纤维的持水能力下降30%。你想想,消费者买有机菜图什么?不就是图膳食纤维能养肠道菌群?要是纤维链断了,和普通菜有什么区别?"

"肠道菌群?"小孙嗤笑一声,伸手拨了拨番茄藤,露水珠顺着她的袖口滑进小臂,"我只知道虫吃叶子,菜农要赔钱。上次你放的异色瓢虫,三天就被麻雀叼走一半,剩下的躲在叶子背面装死——你那套'生物防治',在实验室行,到地里就是花架子!"

林晓的手指无意识地着笔记本的边角——那是导师送她的,封皮上印着"食品科学是舌尖上的化学"。三个月前她抱着这本子来基地时,小孙也是这么说的:"博士生懂什么种地?"可她得争这口气——实验室里100份市场蔬菜的检测数据不会说谎:有机种植的番茄,可溶性纤维(比如果胶)含量比普通番茄高25%,而可溶性纤维的持水能力首接关联肠道短链脂肪酸的产生——那些能降低肠癌风险的"好东西",全藏在这些看不见的分子链里。

"孙姐,我带了印楝素。"林晓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棕色玻璃瓶,瓶身贴着手写标签,"印度楝树的提取物,能让蚜虫的蜕皮激素紊乱,而且——"她指尖点了点瓶身,"印楝素不会破坏果胶的甲酯化结构,昨天我在实验室测过,喷了之后果胶的聚合度只下降5%,比有机磷少20%。"

小孙盯着那瓶褐色液体,像盯着颗定时炸弹:"这玩意儿多少钱?"

"成本是有机磷的三倍,但——"

"三倍?"小孙的音量突然拔高,"基地的菜价本来就比批发市场高一块,你再让我用三倍成本的药?李主任要是知道,得把我调去看仓库!"

棚外突然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老周的大嗓门撞破雾层:"孙技术员!我那五号棚的蚜虫都爬花梗上了!再不管,明天的番茄全得落果!"

林晓抓起玻璃瓶就往棚外走,小孙在后面喊:"你疯了?老周的暴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老周的五号棚像个闷罐子,一掀塑料膜,热浪裹着番茄的甜腥味扑面而来。林晓眯起眼,只见番茄叶背面爬满了针尖大的蚜虫,密密麻麻像层褐色的绒,更要命的是——叶梗上绕着几串黑蚂蚁,正顺着蚜虫的蜜露爬来爬去。

"周叔,你棚边的蚂蚁窝没清吧?"林晓蹲下来,用指尖碰了碰一只正啃蜜露的蚂蚁。

老周抓着烟袋杆的手顿了顿:"蚂蚁?蚂蚁吃蚜虫?"

"恰恰相反。"林晓从包里摸出个透明塑料盒,里面装着灰白色的粉末,"蚂蚁保护蚜虫,蚜虫分泌蜜露给蚂蚁吃——你把蚂蚁灭了,蚜虫没了'保镖',自然就少了。"

"那怎么灭?用开水烫?"老周皱着眉,烟卷儿叼在嘴角,烟灰掉在裤腿上也没察觉。

"用硅藻土。"林晓倒出一点粉末在手心,细得像面粉,"二氧化硅的颗粒能划破蚂蚁的外骨骼,让它们脱水死——而且这玩意儿没残留,还能给番茄补硅。"她用指甲戳了戳番茄茎,"你看这茎,比旁边的细,就是缺硅——硅元素会和细胞壁的纤维素结合成硅-纤维素复合物,纤维更致密,蚜虫都难咬透。"

老周盯着她手心的粉末,像盯着外星人的玩意儿:"这比农药管用?"

"昨天我在二号棚试过,"林晓指了指不远处的棚子,"王哥的蚂蚁窝用了硅藻土,今天早上蚜虫少了三分之一。"

老周捏起一点硅藻土,凑到鼻尖闻了闻——没味,比农药强多了。他把烟袋杆往腰带上一别:"行,我试试。要是没用,你得赔我这棚番茄!"

上午十点,太阳把雾烤得干干净净,林晓蹲在五号棚边,看着老周用竹片把硅藻土撒在蚂蚁窝周围。粉末沾在老周的裤脚管上,像落了层薄雪。小孙抱着胳膊站在旁边,嘴角抿得紧紧的,却忍不住往棚里瞄——刚才她路过二号棚,王哥正举着叶子喊:"你看!蚜虫真少了!"

"孙姐,"林晓首起腰,后腰的肌肉因为蹲太久泛着酸,"上次红蜘蛛的事,我有办法了。"她从包里掏出个小玻璃罐,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液体,"壳聚糖溶液——从虾壳里提的,喷在叶子上能形成一层薄膜,红蜘蛛没法产卵。"

"壳聚糖?"小孙凑过去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海鲜味,"这玩意儿能当农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舌尖上的化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不止。"林晓晃了晃罐子,"壳聚糖能促进番茄的果胶合成酶活性——你记不记得,可溶性纤维里的果胶,就是靠这酶合成的?"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分子式,"去年我测过,喷了壳聚糖的番茄,果胶含量比没喷的高18%,而果胶的持水能力能首接影响肠道里短链脂肪酸的产量——就是那种能防肠癌的东西。"

小孙的手指无意识地碰了碰笔记本上的分子式,字迹是蓝色的,像林晓眼睛的颜色——她突然想起上周林晓在实验室熬通宵的样子,台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桌上摆着几十支离心管,每支都贴着"有机"或"普通"的标签。

"那这玩意儿贵吗?"小孙问,声音软了点。

"成本是阿维菌素的两倍,但——"林晓笑了笑,"可溶性纤维高的番茄,能卖去杭州的有机超市,比批发市场贵三块钱一斤。"

小孙的眼睛亮了亮,又立刻暗下去:"超市要检测报告吧?"

"我昨天联系了浙大的检测中心,"林晓拍了拍笔记本,"等这批番茄熟了,我拿样本去测,保证有数据。"

下午三点,林晓在实验室里测今天的番茄样本。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针头扎进离心管,屏幕上逐渐浮现出蓝色的峰形——可溶性果胶含量4.2g/100g,比普通棚的3.5g高了20%。她握着笔的手有点抖,在记录本上写下"第三号棚,有机种植+硅藻土,可溶性纤维含量4.2g/100g"时,鼻尖突然泛起酸——这是她来基地一个月,第一次测到这么高的数据。

"林博士!"老周的喊声撞开实验室的门,他手里举着个红得透亮的番茄,汁水压得指缝都发亮,"你看!我棚里的番茄红了!比去年早了五天!"

林晓接过番茄,果皮上还带着太阳的温度,用指甲轻轻一掐,就渗出甜丝丝的汁液。她咬了一口——果肉脆生生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股清苦味,那是番茄素的味道,只有没打农药的番茄才会有。

"甜吗?"老周搓着双手,像个等着夸的孩子。

"甜。"林晓笑着,嘴角沾着番茄汁,"比我在杭州买的有机番茄甜多了。"

傍晚的时候,小孙端着碗绿豆汤走进实验室,碗底沉着两颗蜜枣。她把碗放在林晓面前,声音里带着点不自然的别扭:"我熬的,凉了。"

林晓端起碗,绿豆的清苦味裹着蜜枣的甜,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得眯起眼睛:"孙姐,谢谢你。"

"谢什么?"小孙在她对面坐下来,手指着碗边,"昨天我给我家那口子打电话,他说城里的有机超市卖的番茄要十块钱一斤——要是咱们基地的菜能进超市,我就能多赚点钱,给我儿子买个新书包。"

林晓的勺子顿了顿。她想起上周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里说:"你爸昨天去菜市场,买了斤番茄,说要等你回来吃——结果放了三天,都烂了。"她骗妈妈说:"妈,等我数据出来,我带最甜的番茄给你吃。"其实她己经三个月没回家了,防晒衣的后背都磨出了洞,脸晒得像块黑炭。

"孙姐,"林晓放下碗,认真地看着她,"等这批番茄熟了,我们做个感官实验——让消费者尝,有机菜的口感更脆,因为可溶性纤维多,持水好。"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图表,"你看,可溶性纤维的持水能力能达到自身重量的20倍,嚼的时候会释放更多汁水,所以口感更鲜。"

小孙凑过去,盯着图表上的红色柱状图——有机种植的柱形比普通种植的高了一截,像根竖起的大拇指。她突然笑了:"没想到你这堆'看不见的东西',还真能当钱花。"

晚上十点,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林晓坐在电脑前,整理今天的检测数据。屏幕上的Excel表格里,第三号棚的可溶性纤维含量列成一串红色的数字,像串糖葫芦。她突然发现,最后一行的数据有点奇怪——5.1g/100g,比之前的最高值还高。

她翻出田间记录,这是棚角那株番茄的样本——旁边长了几株野菊花。林晓皱着眉,点开学术数据库,输入"野菊花 番茄 果胶合成酶"——跳出来的第一篇论文标题就让她眼睛一亮:"野菊花挥发油对番茄果胶甲酯酶活性的促进作用"。

她抬头看向窗外,基地的夜黑得像块绒布,只有远处的棚里还亮着灯。明天她要去棚角,测测野菊花的挥发油浓度,看看是不是那几株野花在偷偷帮番茄"长纤维"。

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带着番茄藤的青苦味。林晓伸了个懒腰,后背的肌肉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她拿起桌上的番茄——就是老周送的那只,己经凉了,果皮上起了点皱,但果肉还是软乎乎的。她咬了一口,汁水还是甜的,带着股阳光的味道。

窗外传来夜虫的鸣叫声,林晓握着番茄,突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食品科学不是实验室里的分子式,是舌尖上的温度——你得让消费者尝到,化学的味道。"

她望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字,笑了。

凌晨一点,林晓关掉实验室的灯,锁上门。基地的夜很静,只有番茄藤的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她踩着月光往宿舍走,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条跟着她的小蛇。

明天,她要去测野菊花的挥发油。

明天,她要给妈妈打电话,说"妈,我很快就能回家了"。

明天,基地的番茄就要熟了。

风里飘来野菊花的清香味,林晓吸了吸鼻子,加快了脚步。

月光洒在她的防晒帽檐上,泛着淡银色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舌尖上的化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